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十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意识也不断提升。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存力量,是竞争力量和发展创造力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求异创新”是在“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过程中触发学生的灵感,撞击新旧知识的切合点,是新旧经验融为一体后的反馈及应用,它以整个知识活动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善于想象,敢于猜测,学会选择,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探究·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上采取循序渐进课堂教学程序:提高教师素质,传授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应用,求异创新;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1 提高教师素质,传授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方法

正如固体物理学研究饮誉学界的闵胙本教授所言,要造就创新人才,除改变教育观念、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文环境外,更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自己寻找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通过授课引导、讲座报告、身体诱引、典型开导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认识,激励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意识。

课堂是最好的培养基地。课堂上运用创造思维教学,将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融为一体,对准学生思维脉搏,注意各种反馈,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畅所欲言,谈尽观点,甚至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一颗随时支持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之心,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对他们不经意的创意,有意识地加以强化;面对他们不合常规的尝试,有合理的成分,就给予必要的支持,不要轻易泯灭学生的创新之火。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开阔视野。其中,鼓励学生多尝试一点“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哪怕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只要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有利于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就应该受到赏识和鼓励。

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到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基础性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绩,也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更有创新。第二,品格性原则。强烈的兴趣,顽强的意志、对问题的钻研意志力和敏锐洞察力、勤奋努力、主动自觉、务实求真等优良的品格(人格特征)是创新的内在因素,是能否取得知识的关键。第三,示范与尝试原则。教师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更新方法,不断做出创新示范,来影响学生;同时不断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不断鼓励学生经常性的尝试和创新努力。第四,发挥各学科的作用,挖掘其内在美,从多层面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想象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情境,通过具体生活实例、自然现象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探究欲望。例如《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数怎么不够用了”中负数的引入。教师可以利用第一章的知识出一些练习题,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搞一个小组竞赛,记分采用正确加10分,错误的减10分的办法。这样一来在最后核分时就会出现有的小组因得分少于失分而计算不出结果来,这样的问题就出来了:比零分还低的分应当怎样记?数怎么不够用了?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负数”,同样地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到怎样探究负数的问题上来。再比如《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概率中“游戏公平吗?”的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如:在电视上看到的为什么输的多赢的少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再通过书本创举的转盘游戏的例子,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游戏是否公平,使学生从好奇到产生兴趣,最后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设情境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②创设情境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目的。③启发、引导要适度,不可以暗示。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究、研究知识,深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合作交流必须是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设合作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参与合作交流中寻求发展,达到优势互补。例如前面的例子“游戏公平吗?”这一节,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游戏公平性的欲望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两个转盘的设计对于同一个规则的公平性,分析不公平的原因,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探索结果,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分组展示讨论结果,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转变角色,创设和谐的合作氛围。②要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急于得到结果。④合作中要学生学会倾听别人意见,避免出现“一言堂”使交流流于形式。⑤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4 巩固应用,求异创新

巩固应用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中理解知识,在运用中掌握知识。求异创新就是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扩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例如《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树状图”一节,在学生学习树状图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画树状图,然后把人体染色体配对问题交给学生讨论。问题是:男染色体为(XY),女染色体为(XX),通过树状图讨论生男、生女的概率,从而达到科学地认识生男、生女的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人为束缚学生的思维。②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运用知识,大胆质疑猜想。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5 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总结,同时,也让学生思考一下真实的掌握情况,通过总结、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一节,在学习全部内容后,教师可以想学生提出一些总结的问题,如:①这节课中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什么?②还有哪些困惑?③你对这节课内容还有哪些发现?④在生活中你用到本节知识了吗?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要由学生来整理知识的体会,总结知识规律与方法。②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③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与发展。

总之,每一节数学课只要教师在创新意识下精心设计,都会充满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这样45分钟的创新数学课堂模式,就能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思考,积极的发言,踊跃的参与。这样数学课堂自然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