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低碳”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低碳”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件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只要分别点击这些动物,就会相应地发出“嗡嗡”、“啾啾”、“汪汪”、“呼噜”、“咩咩”、“呱呱”等多种不同的声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海底奇妙的声音吧!(点击课件,海底动物发出了各种声音。)

师: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生交流)

师:感受到海底世界声音的奇妙了吧?现在能读好这句话吗?你来读一读。

制作这样的生动新奇、美轮美奂的课件,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索素材,花较多的精力进行剪辑、合成、调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定量的“碳消耗”。但这费时费力消耗的“碳”有没有实现其价值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这其中有四个问题值得考虑:

1.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的这样大吗?为了让学生能听清楚,课件上的声音制作得清晰响亮。但课文中明确地写着“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需要用“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2.海底动物的叫声是这样的吗?点击一种动物图片,就相应发出一种叫声。课件上动物的形象清楚明白,叫声也明确可辨,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原文是“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点击一种动物图片后,就在孩子心中明确了该种动物的形象,问题是这种动物发出的叫声确是“嗡嗡”吗?可不可能是“啾啾”呢?

3.所播放的叫声真实吗?听了这些声音,就会明显发现它们的出处——“嗡嗡”取自于蜜蜂的声音,“啾啾”取自于小鸟的叫声,“汪汪”取自于小狗的叫声,“呼噜”取自于人打呼噜的声音……且看课文上的“像”字,只是表明了海底动物叫声与自然界其他声音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不是等同。课件这样展示,便会使学生产生误会——哦,海底的声音就是这样的!这岂不是发生了科学错误?

4.给学生听的目的是什么?教者的这一设计是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事实上,对于“嗡嗡”、“啾啾”、“汪汪”、“呼噜”等几种声音,学生早有生活体验。学生此时确实感到有趣,但兴奋点不是来自于声音本身,而是对课堂上点击课件就能听到声音这种操作方式感到新奇,这完全悖于教学目标,对于文本的理解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请看另一个没有利用课件播放叫声的教学片段:

师: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我们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生: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生:我觉得还可能有其他的声音,因为这里有个省略号。

师:你真聪明!大家看看,还可能会有哪些声音呢?

……

师:大家的想象力丰富极了!如果你就是海底的一种动物,你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每个人准备一下,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稍等)开始!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学叫,声音较响亮。)

师:海底的动物真是这样大喊大叫吗?再来,开始!

(学生兴趣盎然地低声学叫。)

师:对呀,这样发出低低的声音就是前面说的一个词语——

生:(齐)窃窃私语。

师:现在大家能读好这句话吗?

这一教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海底动物的叫声,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意义之间构建联系。学生兴奋于自己的发现与创造,文本的意象之美在学生的脑海中丰满起来。

提倡教学要“低碳”,不是复古守旧,不是排斥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考虑教学付出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避免“高耗低效”,走实实在在的课堂提效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