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千世界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千世界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谚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倘用这句话来概括张大千居士的一生,真是绝妙极了,简直有度身定做之奇。

“画帝”张大千,徐悲鸿誉他“五百年来第一人”。他面壁敦煌三载,誉毁参半;与毕加索论画拍照,为世人津津乐道;他曾献“荷花”,亦为绘“松下高士”;他当土匪,却乐做“雅贼”;他做和尚,却不肯受戒;他造伪画,又自曝家丑;他执教鞭,又拂袖而去。他潇洒,一场豪赌,输掉国宝《曹娥碑》,无颜面对病中老母;他风流,红袖添香至日韩,妻妾成群一大帮;他富可敌国,又贫无立锥之地;他浪迹天涯,印度、日本、阿根廷、巴西、美国,最终归骨台湾岛……

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又名季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生于一个早已衰落的官宦之家。张大千6岁,随姐、兄识字、读书。18岁的张大千在外读书,暑假返家途中,被土匪“拉了肥猪”(绑票)。土匪逼他给家里写信赎人时,发现他的字写得十分漂亮。土匪头子突然变卦,撕了信,逼张大千入伙做“师爷”。张大千无奈应允。一次土匪下山抢劫一前清进士的家,兄弟们抢钱财,张大千拿了本线装书《诗学涵英》,同行者警告“书”、“输”同音,犯忌。他便又摘了张“百忍图”裹着书回寨,闲时便研读《诗学涵英》,人称“雅贼 ”。张大千在匪窝“韬晦”了三个月,后终觅得一机归来。

归家不久,在日本留学的二哥张善子来信,让他也到日本留学。张大千进京都艺专学习染织。1918年学成归来,在上海基督公学教绘画。后经人介绍拜曾农髯(熙)为师学字画。老师为他取学名“爰”。爰者,猿也。名出有典,传大千母亲生他前日,梦见一长髯拂胸老翁,手捧一铜锣向她走来,对她说:“这是给你的。”其母见铜锣上一堆黑乎乎的东西,问:“这是何物?”答曰:“此乃黑猿。”并叮嘱要细心照顾它。语毕,那老者飘然而去。据传这是“嘉善”的黑猿托世。故此, 张大千一生爱猿、养猿、画猿。许多画作上总要签一个变形的“爰”字。

张大千先后师从曾熙、李瑞清,由于二师皆特别爱好石涛、山人,受二师影响,大千开始学山人画墨荷,效法石涛绘山水。潜心临摹石涛,让他悟出石涛的精髓是“无法之法,乃是石涛之法”。潜心的研磨,奠定了他在画坛的地位。

1925年,大千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内,举办了他平生第一次画展,展出的作品以山水为主,共有100幅作品,每幅作品的售价一律定为大洋20元,展出没几天,他的100幅作品全部卖完。从此,张大千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道路。在以后的卖画展中,他的画少则每幅以两(黄金)计,多则每幅以条(黄金)计。尽管价格昂贵,但作品每每告罄,销路极好,成为典藏家竞相寻觅的珍品。

徐悲鸿赞张氏荷花“前无古人”,大千爱荷、养荷、观荷、画荷。他十分赞赏画的荷花,有大荷花的景象,不是搞几支花叶的拼凑。大千深得用笔章法气势,并常临塘观察、写生,取法自然。画荷多用湿笔,大千兼用渴笔。湿笔墨活、浓郁、深厚、凝敛而不滞,渴笔飞白、苍劲、流畅、华滋而不枯。大千兼工带写,采用淡彩、水墨、泼墨、泼色等方法,能够画出荷花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所画荷叶泼墨与渴笔兼用,卷舒自若,层次深厚;荷干亭亭玉立,气势挺拔。大千的墨荷尤其与众不同,他常常用草书笔法为之,行笔奔放,一气呵成。特别是画荷梗子,以圆笔中锋,一泻数尺。有时画案较窄,他则叫人将纸向前方牵去,—笔由上往下,然后—笔由下往上。唰的一声两笔相交,毫无接痕,可谓神来之笔,令观者咋舌。

关于学习绘画,大千讲道:“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总括来讲,着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其次才是写意。不论画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物、情、态三事。先要着手临摹,观审名作。不论古今,眼现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切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摄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画一种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要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间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艺术。正是古人所谓遗貌取神,又等于说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是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我看到真美的就画下来,不美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不单指物的形态,而是要悟到物的神韵。这可引注王摩诘的两句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就是说要意在笔先,心灵一触,就能跟着笔墨表露在纸上。所以说‘形成于未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他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大千的日常生活,过去是如此,借居网狮园后更是这样。朝夕诵读,手不释卷。在外出旅途的车中、船上,大千也都潜心阅读。一次,大千从成都到重庆,友人托他带一本费密的《荒书》。到家后,大千即把路上看完的《荒书》内容、作者的见解、生平以及这位明末清初的四川学者和石涛的关系,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实在令人惊讶。因为这是一本艺术之外的学术著作。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大千到晚年。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大千读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并不只限于画谱、画论一类的书。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从石涛、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从黄山、华山、金刚、雁荡、泰山、罗浮、阳朔、剑阁、峨眉等名山胜水一路走来,这锦绣万千的湖光山色汇集胸中,激荡着他的艺术创作灵感。60岁后以心为师,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遭人非议

张大千一生遭人非议的一是“作伪”,再就是“破坏敦煌”。

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 历史上许多人临摹的画一般只能临其貌,并未能深入其境;而张大千的伪古直达神似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