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工程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因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低、对规范及技术不熟悉等因素造成的质量通病大量存在,对此,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建筑电气工程中典型的质量通病,以便更好的对质量问题做出预控。

关键词:建筑;电气;通病;后果;防治

对于一栋建筑物来说,建筑结构好比人体的骨架,其质量好坏对于建筑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观感、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且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安装工程越发的承担起建筑内的经络、血脉,甚至心脏的功能,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顺理成章的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1.材料、设备选用

1.1通病现象

屋面、泵房、室外等潮湿场所使用明敷薄壁镀锌管或者喷塑钢制桥架、冷镀锌桥架。

1.2产生后果

因所处环境湿度大,在此环境下,冷镀漆膜耐腐蚀性很差,导致管壁、桥架本体等极易锈蚀。

1.3防治及规定

(1)使用壁厚2mm以上的镀锌钢管;(2)采用热镀锌或者不锈钢桥架(包括连接螺丝),且保证镀锌层表面无损伤,镀锌层厚度不低于65um。

2.接地工程

2.1通病现象

焊接部位防腐不到位;搭接长度不足、单面焊接;支架固定不符合要求;屋面金属构件接地遗漏;接地保护线串联连接;

2.2产生后果

避雷带锈蚀严重导致导电性能下降;钢筋搭接有效面积不足致使接地电阻增加;固定不牢,不美观易变形;接地设备不全,遗留安全隐患;串接保护线如断路,致使后续接地悬浮,隐患极大;

2.3防治及规定

(1)严格控制焊渣清除及锌黄漆防腐或者采用非焊接方式;(2)严格技术交底并加强现场管理,搭接长度必须符合GB50169-2006规定;(3)支架固定间距水平直线部分控制在0.5~1.5m,垂直部分控制在1.5~3.0m,转弯部分0.3~0.5m,并在伸缩缝及沉降缝处设置补偿;(4)屋面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金属线槽、电缆金属外皮、电缆支架、金属栏杆等均就近与共用接地干线单独可靠连接;(5)接地(PE)或接零(PEN)均采用并联方式,即将导电管用接地线单独与接地干线连接;

3.电气配管

3.1通病现象

导管对口焊接、镀锌钢管采用焊接;柔性导管过长或固定不牢;屋面明配管防水弯过小;明配管支吊架间距不符;JDG管管帽未脱落;采用给水配件,弯曲半径过小;电缆保护管无喇叭口。

3.2产生后果

对口焊使得管内壁形成焊瘤破坏电线绝缘层,镀锌钢管焊接时破坏镀锌层,内壁无法刷漆防腐;柔性导管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为0.8m,照明工程中为1.2m,如长度过大,或者接头固定不牢而脱落,均会使阻燃保护功能降低,尤其是报警或者应急照明线路;屋面导管无防水弯会使雨水沿管壁进入导管,造成绝缘降低或者短路;管道支架大于国家标准,导致管道弯曲变形,不美观;JDG管紧定不到位即影响管路连接的牢固性,又使得接地连接失去连续性;使用给水配件,因弯头的弯曲度小,穿线很困难;管口无喇叭口,穿电缆时管口锐边易使电缆造成机械损伤,且阻碍较大。

3.3防治及规定

后壁焊管采用套管熔焊、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时采用接地卡跨接;柔性导管与设备器具连接时采用专用接头,绑扎牢固,避免自重拖拽脱落;屋外配管需热煨弯或使用专用防水接头;管道支架间距不大于如下标准:厚壁钢管φ15~100:1.5~3.5m;PVC管φ15~20:1m;JDG管施工时需按CECS120-2007规定,使用专用工具将紧定螺钉旋落,不应敲打、折断;管道弯曲应采用煨弯或者专用接头,弯曲半径不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穿铠装电缆及埋地、混凝土时为10倍;电缆保护管口应采用扩管机或者用乙炔气烤红后敲打制成;

4.桥架、母线安装

4.1通病现象

喷塑钢制桥架无跨接或接地线小于4平方;母线槽穿越楼层无防水措施;桥架安装间距不符合要求;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无防电化腐蚀措施;

4.2产生后果

电气连通不可靠,供电线路使用不安全;楼层不封堵,母线槽若进水绝缘会降低,有短路、烧毁风险;桥架间距超标,接头处会塌腰,水平度也会很差;不同金属材质因电势能差异,产生电化学反应会将导致金属表面的局部腐蚀;

4.3防治及规定

非镀锌电缆桥架连接板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线径不小于4平方;母线槽穿越楼层时应设防水围堰;桥架水平支架间距一般1.5~2米,垂直方向宜小于2米,在转弯、接头端头等部位单独设支吊架;不同材质金属相接时用橡胶绝缘皮隔垫,也可在U形卡外套塑料管。

5.电气照明器具

5.1通病现象

吊顶上各专业设备协调差;低于2.4米的灯具外壳无接地;配电屏及母线上方安装灯具;同区域开关插座标高不统一或间隙过大;接线不按规定使用压接帽。

5.2产生后果

设备布置凌乱,观感差;灯具外壳漏电时有触电隐患;灯具安装位置不当,维修不便且存在触电可能;设备标高偏差过大,会影响观感效果;接头接触不良会导致线缆发热引起火灾。

5.3防治及规定

施工前图纸深化到位,施工时紧密配合;2.4米以下灯具必须接地可靠,满足强制性规范;配电室裸导体上方安装灯具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米,且不得采用吊链及软线吊装;同一室内相同型号开关高差不应超过5mm,并列面板高差不大于1mm;多股线接入端子应搪锡或压接线端子。

6.配电、电气设备

6.1通病现象

进入落地配电箱的管口距地高度不合理、管口不封堵;电气井道或者过墙的孔洞没有防火材料封堵;可开启的柜门、屏等与框架无连接,基础型钢无接地;配电箱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6.2产生后果

管口高度过低会有异物、水等进入,管口太高也会影响引线;封堵不到位,发生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导致火灾蔓延;当电气绝缘损坏时,接地不规范将危及运行人员安全;配电箱体随意开孔、布线凌乱,导致箱体涂层破坏、易划伤电缆,线路检修不便,容易误操作;

6.3防治及规定

落地配电箱底无封板的,管口高出基础面50~80mm,并做密封处理;防火封堵需根据孔洞情况采用有机、无机防火堵料或者防火隔板等封堵到位;盘柜接地应直接接自盘箱的接地母排上和基础框架螺丝上,不应从接地干线引自基础框架后再接入箱内母排;箱体敲落孔需与进线管匹配,布线整齐、绑扎固定,且有标识;

7.电缆敷设

7.1通病现象

强弱电不分线槽;电缆敷设杂乱、整理不到位,无统一挂牌;垂直电缆不绑扎;金属线槽或桥架内填充率不符合要求。

7.2产生后果

弱电信号易受干扰,产生误动作;混乱的电缆将对日后维修造成极大不便;缺少绑扎电缆在垂直侧的转角处受力过大,电缆易损伤,绝缘降低,发生漏电等事故;电缆填充率过大,导致散热条件差,可能损坏绝缘,且维护不便。

7.3防治及规定

不同电压等级、同一负荷供电的两回路电源、应急照明和普通照明不等混放在同一线槽内;电缆应在首位、分支处、夹层内、竖井两端、手井等处挂防腐防潮牌;垂直电缆敷设时应边安装边绑扎,间距不宜大于2米;线槽内线缆的总截面不超过槽内截面的20%,载流导体不超过30根。控制、信号等线路可增至50%。电缆托盘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填充率需不大于:电力电缆:40%,控制电缆50%。

8.盘柜配线

8.1通病现象

线缆号码管高度不统一、方向错误;二次配线的强弱电、控制、动力等没有区分;二次接线不符合要求。

8.2产生后果

号码标识不清,对检查维修造成不便;线路间会产生干扰,影响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导致误动作等事故;不规范的接线导致接触不良、发热并引发事故。

8.3防治及规定

号码要求清晰、准确、方向一致;各种性能的电缆严格区分,分别绑扎,保持一定间距;多股软线应搪锡或使用压线端子,每个端子不允许超过3跟连接,并在2根线间加平垫片,导线接入端子后不能有导体,严格区分色标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