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栏目剧热播后的冷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栏目剧热播后的冷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重庆卫视偏居一隅的《雾都夜话》,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同类型节目,诸如山东电视台的《绝对故事》、江苏电视台的《百姓聊斋》、湖南经视的《经视故事会》、青岛电视台的《岛城故事》、苏州电视台的《故事会》以及四川电视台的《麻辣烫》等栏目剧迅速走红全国,且收视率高居不下,深受观众的喜爱。在电视节目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下,这样一种完全本土化的节目形态的出现,无疑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也为目前国内文化产品短缺的现状打破了瓶颈,有学者甚至认为电视栏目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已经从90年代的对国外的全面克隆发展到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的新的历史阶段。”[1]

然而,究竟什么是栏目剧?面对仍处在发展过程中的节目样式,学界和业界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界定。对栏目剧自身的特点做出阶段性总结,认清其发展现状中的弊端,找准定位,为栏目剧的长久生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一、各类型栏目剧的共同特点及优势

栏目剧,顾名思义,由“栏目”和“剧”构成。栏目剧就是要把电视栏目与影视剧结合起来,在栏目中演戏,在戏中做栏目,同时兼具电视与电影的双重本体特性,在夹缝中破土而出,却也在夹缝中吸收营养,顽强生长。

就目前全国各电视台播放的栏目剧来看,可谓形态多样。有的是用情景再现或剧情表演的方式讲述新闻,使民生新闻更具故事性,也更体现平民视角、民本取向,如湖南经视的《新闻故事会》;有的则借鉴了传统艺术形式,如南京电视台的《新三言二拍》,主持人手握纸扇,向观众讲解或点评短剧中的人和事;还有的承担起了文以载道的历史使命,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为人们展示一个个精彩案例,最终达到教化大众的目的,如四川的《经济麻辣烫》,用短剧的形式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经济故事,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经济困惑做出了相应的解答。

然而,个体差异的存在掩盖不了同一种属的本质。尽管栏目剧形态不一,但它们有着区别于电影、电视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共同特征,而这些特征的综合也正是栏目剧自身的天然优势。

首先,戏剧性。这是栏目剧的最突出特征,“栏目”只是一个外在形式,“剧”才是核心内容。虽然有的短剧只有短短十几分钟,长的也不超过一个钟头,可戏剧的基本特征全部浓缩于其中,情节的跌宕、悬念的设置、细节的刻画、心理的描写、矛盾冲突、音乐音效、美指灯光,一个都不会少。而且,由于时间上的限制,栏目剧克服了影视剧的冗长拖沓,独立成故事单元,叙事结构更加紧凑,矛盾冲突也更为集中,通过不断构设的兴趣元素及快节奏的叙事转换,使人物故事更具传奇性,人物动作也更性格化,与当下快餐文化的基本消费要求十分契合。栏目剧以其独立、紧凑的特质,展现出与普通舞台剧和经过编排表演的电视连续剧之间的截然不同的观赏效果。

其次,本土化。栏目剧起源于地方电视台,关注的是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从世态人情到伦理道德,从婚姻家庭到经济纠纷,所有有关民生的社会问题都是栏目剧的重要题材。再现当地人的生活原貌,展现当地人的生活场景,揭示当地人的生活问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是栏目剧生存所依托的强大动力。有调查显示,许多省市频道推出的栏目剧在其所有收视节目中收视率均名列前茅。栏目剧真实地反映生活,常常会涉及一些伦理边缘地带的人性矛盾,这些题材敢于直面现代情感生活的真实面相,并最终给出某种合理的结局或劝谕,在表象的情感故事下,蕴涵着深层次的道德含义。栏目剧的叙事“既是真实的虚构,也是虚构的真实,它们按照美学原则对生活作了演绎和再创作”,[2]不刻意追求艺术化,力求为普通观众所接受,既还原了生活的质感,也表现出了生活的本质。

最后,互动性。观众的参与互动是栏目剧发展的最有力支撑,也是栏目剧播出火爆的最重要因素。栏目剧不仅取材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而且剧中的主角由老百姓自己来担任,演绎自己的故事,演绎周围人的故事。很多电视台长期招聘栏目剧演员,大都条件不限,惟一的要求是“热爱表演”,无论是金领白领还是工人农民,无论是幼稚孩童还是耄耋老人,只要对表演感兴趣,就有可能获得“触电”的机会,上电视、做明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普通人也可以体验做明星的感觉,在电视里看到家人或邻居成为电视里的男/女主角,这种新鲜感及由此带来的辐射效应,无形中拉近了电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栏目剧也进而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贴近性的文化生产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扩大了老百姓的参与空间,也提高了其参与价值,大大增加了栏目与老百姓的互动性。

二、栏目剧的本体局限性

当然,提到栏目剧时,也有些人会脱口而出“烂剧”。不得不承认,栏目剧在表演上确实不如电视电影演员专业,在制作上更没有影视剧的精致,时至今日,各种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制约着栏目剧自身的发展。

1.创作资源的匮乏

自从2006年各地电视台将栏目剧改成日播节目之后,栏目剧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创作资源的匮乏,每天一个不同的题材,强大的播出量造成素材供应的紧张,更给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压力,尤其是剧本创作,有些编导不得不杜撰剧情,栏目剧便由此失去了真实性,变成了小型电视剧,而观众要看的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并不是一个浓缩版本的电视剧,若长此以往,必会将栏目剧导入歧途。有些电视台为了应对青黄不接的局面,采取自制加外购的运作模式,表面上似乎缓解了燃眉之急,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从长远看,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剧情创作的平淡

即便有了适合的创作素材,“如何编好剧情”也是给电视台的总监编导们出的又一难题。编剧是整档节目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更是首等重要的环节。然而,因日播需要而产生的海量成批创作,造成了故事情节的平淡乏味和叙事结构的模式化。因低成本投入而遭遇的拍摄局限,导致编导们原始的创作意图得不到实现,只得委曲求全,凡是遇到有可能耗费大量资金的动作或情节,均需绕道而行,另改剧情,而此举往往就将原本出彩的情节点改编得平淡无奇、面目全非。没有了连台好戏,又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抓住观众的心呢?

3.生产制作的粗糙

只要有些观影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电视里播放的是否是栏目剧。不成熟的表演,略感生硬的对白,只在单一机位表现某一个场景,画面的表现力不足,信息含量单薄,几乎成了栏目剧的“招牌”,当然更不可能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剪辑。如果说演员演技不佳是由于没受过专业训练的话,观众尚可理解,因为大多数受众关注的并不是演员的演技,而是画面所讲述的故事,只有故事本身感人才能够打动观众。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粗糙的“烂剧”,却仍能获得老百姓的青睐,收视率节节攀升,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即便故事再感人,如果没有专业的制作水准,也会让人觉得平淡乏味,专业的制作团队包括导演、编剧、摄像、剪辑等,当然,演员除外,对非专业演员的采用恰恰就是栏目剧的最大卖点。现在的电视台,只要一出马,大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再加上年轻人普遍存在的心浮气躁的心态,做出来的成品也往往会略显肤浅单薄。而在“日播”的强大播出量的压力之下,为了节约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制作团队根本不可能把每部短片都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呕心沥血地去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是最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呈现在广大受众眼前的作品大多是匆匆赶制完成,不免有急功近利的嫌疑,更谈不上制作的精细。利益的恶性驱动会使栏目剧走向死胡同,这值得广大媒介人士提高警惕。

栏目剧以其制作成本低、地缘性强等特点,仍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潜力,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占领当地市场乃是不可怠慢的战役。

也正是由于栏目剧的本土化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栏目剧很可能成为地面频道的核心竞争力。而与地面频道共存的另一大播出平台,卫星电视,对栏目剧的研发并不十分迫切,因为卫星电视的覆盖面较广,不仅要考虑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还要兼顾不同地域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定位的节目需要弱化其地域色彩,而这恰恰与栏目剧的本土化特点相悖。

但就目前来看,栏目剧自身仍有着很大的横向发展空间――细分题材,做出品牌。有不少电视台已经将栏目剧的内容题材分割开来,有单独反映老百姓经济问题的,如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也有专门反映情感生活的,如湖南娱乐频道的《欲望都市》,但大多数电视台还是把所有题材混在一起,没有进行细致的区分。题材的划分有助于栏目剧打出品牌,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人专事,编导可以透彻了解并准确把握某一类题材,并将这一类题材做细,做精,做出品牌,而这也正符合电视文化产品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要求。

注释:

[1] 张步中、丁玲华:《电视栏目剧研究价值探析》,载《传媒观察》2007年第7期。

[2] 项仲平、钟丽茜:《论电视栏目剧的界定与特征》,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