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游记》在泰国民众中广泛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游记》在泰国民众中广泛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古典小说的域外传播是个典型的文化交流现象。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西游记》,它在泰国的传播将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及中泰文化教育的交流进一步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基于对天津师范大学的泰籍交流生、北京大学的泰籍学生以及随机采访的泰国民众中开展的“《西游记》在泰国的传播情况”的调查问卷所收回的数据及说明从泰国大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喜欢程度、泰国大众了解《西游记》的渠道、《西游记》受到广大泰国民众喜爱的原因、了解《西游记》的人群这四个方面对《西游记》在泰国的传播概况做了剖析。

【关键词】泰国;《西游记》;传播;调查问卷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泰国大众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笔者于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师范大学的泰籍交流生、北京大学的泰籍学生以及随机采访的泰国民众中开展了“《西游记》在泰国的传播情况”的调查问卷活动,同时也对部分泰籍朋友(包括老师、学生、官员、普通百姓)进行了访谈问卷,共收回132份问卷(天津师范大学交流生21份,北京大学学生10份左右,其余来自在泰国的网络调查问卷。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为:女生占69.70%,男生占20.45%;10-30岁的受访者占90.91%。

(一)泰国大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喜欢程度

在所调查的132位泰籍人士中,94.45%的受调查者都了解并喜欢《西游记》。除此之外,对其它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喜欢情况为:《红楼梦》36位,占27.27%;《三国演义》80位,占60.61%;《白蛇传》13位,占10%;《水浒》9位,占6.82%。这足以说明《西游记》在泰国是部老少皆知妇孺皆爱的中国古典小说。另一方面,数据还表明尽管《三国演义》在泰国也较受欢迎,但是与《西游记》相比,普通群众更加喜欢《西游记》。这次问卷调查对象女生占多数,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对《红楼梦》的认知程度仅次于《三国演义》,尤其是《白蛇传》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笔者的预料,这也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在泰国的传播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其它在泰国受到一定欢迎的中国古典小说或故事还有《水浒传》、《花木兰》、《聊斋》、《包青天》、《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观音》等。其中《花木兰》、《包青天》、《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观音》不属于小说,被调查者因受到在泰国播出的有相关内容的电视剧的影响,对此类作品印象较深。

(二)泰国大众了解《西游记》的渠道

调查表明:按照人数递减的次序,有81.06%的人(107位)是通过电视剧了解《西游记》的,44.7%(59位)通过动画片了解,27.27%(36位)通过漫画了解,26.52%人通过电影了解。家庭成员讲述,教师讲述,阅读泰语版、中文版《西游记》,欣赏壁画,观看舞台剧等传统的方式在《西游记》的传播中并不占有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泰国大众了解《西游记》的方式也渐渐过度到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电视、电影、动漫、游戏这些新型的视觉样式在泰国发展迅猛。

在印刷物中值得一提的是漫画这种相对较新的传播方式。在泰国比较流行的漫画大多数是进口的,其中以从日本进口为主。早期的日本流行漫画,如《哆啦A梦》(Doraemon)、《阿拉蕾》(Dr.Slump)、《圣斗士星矢》(Saint Seiya)、《七龙珠》(Dragon Ball)等等都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到泰国的,泰国读者也多通是过购买盗版漫画等途径来阅读日本漫画。直到90年代,泰国才有四家出版社购买了日本漫画的版权并开始在泰国正式出版泰文的日本漫画。2000年,另外两家漫画出版商Burapat Comics和Tomorrow Comix也加入到泰国漫画的出版行业中,其中Burapat Comics的业务主要着眼于出版香港漫画,后来也开始引进日本和韩国漫画,而Tomorrow Comix则出版了很多泰国当地的漫画产品。

泰国的漫画读者主要是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受欢迎的漫画多为冒险、爱情、运动以及友情类题材,漫画绝大多数都来自日本、香港、韩国、台湾以及本土,而日本漫画的受欢迎程度及销售情况直接影响着泰国的漫画市场,在这一点上泰国和日本似乎没有国界之分。

到了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泰国人均读书量这个数据与近邻相比(马来西亚:40本/人,越南:60本/人,新加坡40-60:本/人,越南:60本/人)是相当落后的,当局者也在2010年承诺到2012年提高泰国人的读书至每人10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泰国并不是一个阅读大国。所以,无论是《西游记》还是《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在泰国以传统的方式――文本阅读传播都不会是大范围的。“暹罗文化教育是同佛寺密切联系着的。人们习惯将子弟送入寺院当僧人的差使或者短期出家,以便在寺院习文识字,接收佛学知识和修身养性,这被人们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受教育的历程”。在泰国,大量的寺院都附带图书馆,馆藏大量的佛经,而泰国男子正是在寺院中学习阅读与写作的。由此可以看出,泰国是个有着广泛而深厚的阅读基础的国家。同时,泰国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所以与佛教相关的题材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因此《西游记》在泰国的传播相对于其它中国古典小说更具优势。更好地顺应泰国振兴“读书文化”的潮流,依循《西游记》在青少年与工薪阶层传播的途径,中国的古典文学《西游记》应适时多推出一些富有中国色彩的、不同版本的书籍,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可以为泰国振兴民族文化的行动助力。

(三)《西游记》受到广大泰国民众喜爱的原因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泰国民众喜欢《西游记》的原因中,共收回80份有答案问卷。其中有意思占53.7%,道德因素占7.5%,佛教与印度情感占12.5%,启示性作用占到11.2%,与孙悟空相关占5%,其它原因包括《西游记》的语言幽默,吸引人的特技,造型奇特、可爱,富有想象力等零星回答。作为一部妇孺皆喜欢的一部作品来讲,这里本文姑且不讨论它的“娱乐性”。在异域泰国的传播中,大多数泰人关注《西游记》除了作品本身的娱乐本性外,调研表明更多的是因为这部作品与佛教有关。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的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主要由斯里兰卡传入,与近邻柬埔寨、老挝具有相同的佛教仪式以及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泰国的国家家庭以及社会生活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泰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和宗教的护持着,宗教和君主政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泰国国旗旁边还飘着一面小乘佛教的黄旗。每个泰国男性一般一生会有一次短暂的出家修行的经历,修行一般始于七月份的斋戒期间,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泰国籍朋友有每日诵经祈福的习惯。据泰国内务部统计,泰国佛教徒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94.57%(2000年)。而在佛教相对于其它宗教占绝对优势的泰国,一部在佛教取经故事基础上改编的、有着异国风情的长篇魔幻小说更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与阅读欲望。再加上《西游记》各种版本都秉承了原著语言幽默滑稽搞笑且通俗易懂的风格,内容又富含哲理,所以在泰国的流传过程中表现出了流传广泛(调查问卷中,95.45%泰国人都表示喜欢此部作品)、老少皆宜的特点。

中国的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中国人更乐于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解读佛教经典,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古典巨著《西游记》了。作为佛教文化的宣传工具, 这部极具异域情调的佛教文学作品更能唤起虔诚的泰国佛教信徒的“期待视野”,从而更容易引起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另外,《西游记》故事本身来源于佛教中所谓的取经经历,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哲学思想,其中因果轮回报应、积德行善等教条,所宣扬的正能量等佛教问题、佛教思想等都体现了佛教的教义、教规和佛教情感,这些一定程度上与泰国的佛教徒在心灵上形成了一种契合。

从历史上来看,泰国不是个完全的印度化国家,但是印度化的傣族人在今天的泰国仍然显现着印度对泰国的影响。泰国部分民众对《西游记》的期待视野反映出泰国民众对佛教与印度教的交叠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与探索意识,因为《西游记》中的西天极乐世界就在今天的印度。早在1250年到1350年素可泰就奠定了暹罗的文化,而在此之前吴哥帝国边远地区的人口构成主要为傣族人,居住在湄公河中游的老挝地区和泰国中部的暹罗地区。在这两个地区,尽管目前的当地宗教仪式和信仰的受到了上座部佛教(或者小乘佛教)的影响,但是仍然留有早期大成佛教的一些印记(例如,保留有一些梵文的佛教术语,而不是小乘佛教的巴利文),是对婆罗门教的一种综合。而且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直到最近对湿婆林伽像――湿婆神的崇拜,在许多的村子和很多的乡镇里面依然得到尊重。总之,无论是早于阿瑜陀耶帝国的吴哥统治下的傣族人,还是后来华富里1中丰富的印度元素,都说明了泰国自古就受到印度持续而深厚的影响。从宗教上来看,泰国的印度教徒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1%。在泰国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泰国人说不清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多数人认为印度教跟佛教差不多。从四面佛、宋干节、水灯节、大城等与泰国人民密切相关的佛像、节日、地名等来看,泰国从来都没有脱离过印度教的影响。尽管《西游记》中没有印度教的内容,泰国的读者或者观众却抱着通过《西游记》去更多地了解印度的愿望去接触《西游记》,并进而与泰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在接受美学中,读者和观众的情感走向或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经历、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修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越是伟大优秀的艺术作品,越是经典迷人的人物形象,越是受到的争议最多,受到的褒贬不一。一部《西游记》,有的泰国人看到的是热闹,有的泰国人看到的是道德,商人看出了商道,更有人看到的是佛道,是印度,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读者的期待视野问题。泰国的读者或者观众能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和接受《西游记》的主角和故事内容,突出反映了《西游记》中所宣扬的价值观与泰国文化宗教道德的高度契合。

(四)了解《西游记》的人群

在所调查的泰国人中,有62%以上的读者或者观众是在7-12岁,也就是所谓的小学这个年龄阶段了解《西游记》的,另有近30%的读者或观众是在1-7岁,也就是所谓的学龄前阶段了解《西游记》的。由此可以看出,《西游记》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在泰国传播,主要的受众依然是儿童。《西游记》作品本身就很容易满足那些与泰国传统思想差距较小的读者或者观众的欣赏趣味,加之《西游记》本身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幻色彩和瑰丽的想像,而相关的衍生作品又都具有儿童娱乐的成分,因此,学龄前及处于受教育的初期阶段的男童更愿意把自己化身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从来而显示自己的忠义、勇敢、英雄气概等品质,女童则表现出对《西游记》浪漫主义的追随。对于尚处在懵懂世界中的孩子们来讲,《西游记》对天宫水府、异国风情、神仙鬼怪的描述都有一种无穷的魅力,能任其主观想象随意驰骋。这种引人入胜而又能传播正能量的作品给儿童及青少年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得到了家长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孙悟空这这种叛逆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泰国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儿童的心理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儿童叛逆行动的出现。

《西游记》中本以为通过修道可以与天齐寿的猴王突然“被寿终”,十分不悦,不仅销毁了有自己名字的生死簿,还把与自己同族的猴类一并勾销,这种叛逆行为正符合了处于成长期的儿童不受约束又能帮助伙伴摆脱困境的心理。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越轨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通过模仿而获得越轨行为价值。在泰国最流行的电视剧中,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西游记》(1996年)、《齐天大圣孙悟空》(2002年)皆沿用了小说《西游记》的线索,但在人物性格、故事编排方面变动较大,对其中一些故事,如悟空学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并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原小说中的妖精变成了感天动地的痴情女,唐僧多了几分人情味,孙悟空也人性化了,而猪八戒千次情劫的遭际更是让人内心深受触动。可以说香港的这几部取材于《西游记》的电视剧把一部“以理制情”的取经故事演变成了“爱情至上”的现代版戏剧,这里有时代背景的影响,也有大众文化发展的推动。而其后日本漫画版本的后现代式样的演义更是把经典的情节以搞笑的娱乐方式制作成了噱头,以满足泰国以及其它国家厌弃了正统姿态和传统话语的年轻一代的口味。

此外,通过调卷问卷,我们也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者是能区分开哈努曼与孙悟空的,这与谢玉冰老师所做出的泰国人多数分不清哈努曼与孙悟空的调查结论有所区别。而在黄汉坤老师做的“泰国民众对《西游记》壁画的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3.74%的受访者曾注意过《西游记》壁画,在有阐述的7人中,1人在北京颐和园见过,1人在北揽坡府的本头公见过,1人在曼谷的唐人街寺庙见过,1人在南部勿洞的观音寺见过,其它三人都记不清具体寺庙了。有意思的是,这7名阐述者都有华人背景。这一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泰国民众对壁画《西游记》在意的人并不多。泰国对寺庙中《西游记》壁画的研究尤以黄汉坤老师的研究最为著名,泰国寺庙中《西游记》壁画与中国《西游记》壁画的对比将在笔者的壁画专题中详细叙述。

此调查问卷的受访对象多为年轻人(10-20岁占24%,20-30岁占64%),所以调查范围有不充分之嫌。更准确地说,这份调研代表了泰国年轻人对《西游记》传播的看法与情况。

【参考文献】

[1](法)G.赛戴斯.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M].商务印书馆,2008:372.

[2]Patsara Jikkham BMA embraces Unesco book capital title Libraries, comic book museum planned Published: 22 Apr 2013 曼谷邮报。

[3]Rop Ponchamni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Comics in Thailand, Aisan/Pacific Book Development (ABD)ABDVol.34 No.1 2003

[4]Thailand: Thais Read Less, Watch More TV.曼谷邮报(Bangkok Post)2009.3.31

[5]Yokfar Phungphol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Approach A PARADIGM SHIFT IN THAI EDUCATION ABAC Journal Vol. 25, No. 2 (May - August, 2005, pp. 5 - 16)

[6]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9:1,23.

[7]李丰春.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及其矫正――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5).

[8]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9.

[9]谢玉冰.印度神猴“哈努曼”和中国神猴“孙悟空”故事在泰国的流传[D].北京师范大学,2004.

[10]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

[11]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泰国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