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帮互助 共进双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常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往往存在走过场的情形,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首先,教师就要摈弃以往目标不明确、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完善的合作方式。其次,要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合作策略,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就从组员分配、合作时机、评价机制等方面谈谈一点想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策略;课堂效率
古语有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早在三国时期,合作的有效性就已经被人们发现,逐渐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沿用至今。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W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些年教育实践后的几点思考。
一、认清小组合作现状,改变合作学习理念
(一)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
在新课程的倡导之下,教师把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法当成每节课必须要呈现的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教研课。还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
案例一:我第一年参加工作时上“圆的周长”这一课,在备课时,想到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再而发现圆周率,得到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想法是完美的,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不断。上课时,当我把讨论的要求一传达下去,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生之间的讨论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课堂难以控制,我就停止了讨论,找了几个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反馈了结论。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这样的讨论完全就是走过场,有“形”无“质”。
(二)参与不均衡,时机不恰当
小组合作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合作互动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倾听他人的观点。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学生之间成绩、性格等的差异,各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不一样。相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变成了陪衬,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收益甚少。
二、找准小组合作策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改变观念,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师讲授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取长补短,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有效的小组合作,组内成员的搭配是关键。首先,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灵活分组。其次为确保小组成员参加互助学习,小组内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立小组长、记录员、操作员、发言员等角色。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小组交流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别人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把握时机,重视参与
合作学习不是课堂组织形式的点缀,而是要共同通过合作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时机,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如学生独立完成出现困难时,遇到复杂问题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伙伴的思考中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既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合作学习要进行及时调控。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讨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
(三)目标明确,留足时间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小组合作有效的开始是有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恰当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因此,在制定小组学习目标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时间,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
案例二:六年级上册“圆”的复习,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要求:
①讨论过程中要分工明确,完成相应的表格;
②请每个小组搜索出3条信息;
③将搜索到的信息出成问题记录在表格中;
④小组内展示的问题组内成员要先掌握;
⑤小组合作时间6分钟。
观察学生记录的表格,发现各个小组目标明确,填写内容也与要求相吻合。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坚持不懈的训练;需要在教师科学指导、适时点拨下逐渐形成;需要在教师精湛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引导下得以发展;更需要教师不断探寻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高伟峰.数学生本课堂中合作学习浅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5(10).
[2]陈文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