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点化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化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上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一直是令众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少教多学;思维培养;课堂实效

现在高中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唯教师的教是从,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现行教育方式已经暴露出许多弊端,而新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向被教育者提供必要的智能训练和思维工具,提高思维水平。现在教师的教学已完全没有必要将教师自己的思路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只需要在学生原有思路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修修补补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正在推行的“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很切合新教育理念的观点。“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科任教师加以点化、指导。可以在学生思维的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少教多学”背景下培养学生思维的三点建议。

一、尊重学生思维,顺应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

1.类似讲竖直平面内的管轨道

解决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应首先分清是“绳类”

问题还是“杆类”问题,避免出现张冠李戴、只记结论的现象,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对于“绳类”问题结合上课演示的“水流星”实验,学生比较清楚在最高点绳子只能产生向下的拉力,根据拉力和重力两个力的合力共向心力就可以解决问题。

由于在“杆类”问题中,轻杆即可以产生指向圆心的拉力又可以产生背离圆心的支持力,这样对受力分析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就比较迷惑,搞不清楚杆的作用力方向到底是怎么样的。在这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上,学生的思维就凸现出来了。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两种临界情况应用――杆模型应用的例题

【例题】一根长l=0.625 m的细杆,一端拴一质量m=0.4 kg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g取10 m/s2。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小球以速度v1=3.0 m/s通过圆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多大?方向如何?

学生的解答:(1)杆既可以产生支持力,又可以产生拉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

二、点化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课前预习中备课组设计了如下导学案(节选部分内容):

自主学习:

【情景设置】同学们,你听说过比萨斜塔吗?你见过比萨斜塔的图片吗?你能讲出有关比萨斜塔的故事吗?从故事中你能收获哪些知识?你想更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吗?如果想就学起来吧!

【课前预习】(1)生活中,你观察过下列物体的运动吗?小段粉笔下落;纸片下落;纸片揉成小纸团下落;它们下落的快慢相同吗?为什么?

(2)你对“自由”的理解是: 。

(3)如果让小粉笔段、纸片、纸片揉成的纸团也“自由”下落,它们下落的快慢会怎样?

(4)结合你的研究请给“自由落体运动”下个定义:

(5)请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

(6)思考:自由释放物体的瞬间,瞬时速度为多少?此时物体有加速度吗?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虽然,在预习指导的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上问题,但是学生在课上小组展示的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学生觉得重的物体下落得更快,也难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能影响人们那么长时间。为了消除学生的错误想法我又强调了,之所以我们觉得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因为阻力的影响。如果没有阻力的影响,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必定是同时落地的。我们所学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这种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的较理想运动,告诉学生这是伽利略利用实践加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我并且趁热打铁,利用牛顿管实验说服了那些受经验事实影响较大的“顽固学生”,指导学生学会抽象出物理模型,解决物理问题。

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涉及自由落体运动的题目没有一个学生再去考虑阻力了,这不得不归功于点化学生错误思维,指导正确认识的思维培养方法。

三、扩展学生思维,交换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少教多学”的课堂结构中,一般都设有学生的课堂展示过程,甚至整节课就是课堂展示课。我觉得课堂展示是“少教多学”课堂的核心。教师首先验收各小组和每个学生的学习报告,让各小组成员充分展示、讨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学生见解,积极引导学生思路,对学生的思路做恰当的点评。课堂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学生思维和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学生思维和教师思维的交换。在这种思维撞击作用下,学生的困意没有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少教多学”的这种课堂展示过程与1946年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不谋而合。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课堂展示过程是符合学习理论的科学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总之,“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仅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这种理念的实践使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是一种胆量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锻炼。符合理论的课堂一定可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夏艳琼.关于“少教多学”的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