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乡村金融机制缺陷与完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农村金融体制介绍概况
(1)农村金融性质辨析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金融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不断深化合乎逻辑的结果,遵循的是一条内生金融成长的道路,市场机制是缓慢形成的。在农村地区,由于居民储蓄能力低下,而且长期以来资金在农村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村没有形成市场化意义上的金融,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的发展很迅速,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关注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
①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回顾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折射出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而较少反映微观金融主体的诱致性制度需求。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变迁模式使得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并不能总是满足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主体出现脱农、隐蔽脱农和潜在脱农的现象。②变迁过程的渐进性。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在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后,纷纷开展以市场经济为目的的体制改革,即转轨改革。这种改革模式是渐进增量式,即出于帕累托改进的良好愿望,一般都是在不损害原有制度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同时,逐步引入制度增量,待新制度取得成长并为旧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后,在推动旧制度的改革,从而使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最小。渐进式改革的结果是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出现了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也遵循着这种模式,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所谓的“二元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1)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农村金融的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而愈发迫切。从 2006 年的中央一号红头文件起,各级政府便把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作为首要经济工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对农村进行有效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正规的农村金融市场,突破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的现实约束,同时规范化农村信贷和农业金融服务,避免因正规农业金融资源的缺乏而变相增加农村经济融资的困难。
(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信贷资金严重不足。第一,农业银行专制后,出于自身盈利需要,逐渐淡出了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收到限制,只是一个供应和管理粮食收购资金的银行,用于农村信贷的资金相对较小。第二,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流出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资金总量缺乏,可用贷款总额减少。第三,缺乏资金回流机制,农村地区资金大量外流后,却没有吸引资金流入农村的机制,农村金融市场日益萎缩,资金缺口严重。
<2>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体系,市场竞争主体缺乏,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还不能构成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金融产品的回报率较低,金融机构和信贷公司对农村金融市场投资较少,大部分投资机构和信贷公司选择在城市投资,没有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领域。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1)信贷利率较低,吸引资金能力不足。农村金融受到“粮食重要、农业落后、农民收入低”等传统思维的影响,认为金融应该给“三农”以较大的利率优惠和政策性信贷资金,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利率普遍低于政府信贷利率,农村金融产品的收益较低,商业资本缺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动力,流入农村的资金极少。
(2)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过多年的银行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分工负责、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但农村金融市场具有特殊性,受信息成本高、农业生产风险大等因素,监管的难度要高于城市金融市场,现有的监管体系还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市场。
四、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适度放开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2)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引导和保护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民间金融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改进服务质量,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