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六大经验彰显“北京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大经验彰显“北京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北京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到2015年实现16个区县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4年后的这个春天,北京市兑现承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前不久,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检查组深入北京16个区县的247所学校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16个区县全部达到评估验收的标准,公众满意度达到85分,一次性通过验收。北京坚持“创首善,建一流”,以“公平、优质、创新、开放”为目标,以教育民生观为指针的教育综合改革“北京理念”,赢得了教育部、教育督导团专家组的好评。

政府履职 保障义务教育优先发展

义务教育法律责任、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是北京市、区政府依法履职的立足点。北京市坚持科学规划和标准引领,一方面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系列标准,引领全市各区县及中小学校达标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加强组织保障、确保经费投入,是北京市推动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逐年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从2010年的202亿元增长为2013年的364亿元,3次上调定额标准;2013年小学、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达到2.17万元、3.25万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0.99万元、1.37万元。

为了进一步落实责任,北京市还从市级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不断完善教育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区县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16个区县相应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机制、相关各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优先到位的保障机制、向农村倾斜的机制,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建设好每一所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办学达标 标准化建设供给优质资源

为应对近年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口剧增的趋势,北京市进行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学校基本建设,使义务教育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办学差别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是服务办学条件标准化,重点工程持续推进。高标准实施初中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系列工程,完善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办法。自2012年起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仅以城乡中小学建设工程为例,全市共确定220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16.2亿元。

二是服务优质资源扩大和薄弱学校改造,建设项目重点倾斜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市级每年投入超过30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2014年,投资近3亿元实施“扩大优质资源、改善校园环境”暑期改造工程,惠及162所体制改革校。

三是服务办学条件提档升级,重点加强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建设1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全市多媒体教室全面覆盖,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分别达到14台、22.7台。

人才强教 打造高素质专业师资

教师是改革推进的第一资源,北京市持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从制度建设上,整体优化教师结构和探索实施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待遇水平。多措并举有力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

首先是优化教师结构,北京市统一了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师资配备并向农村学校和短缺学科倾斜。如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中,专项招聘1000名教师用以解决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不足问题。而为了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2011年北京市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制度,采取全职交流、骨干教师兼职支教、送教下乡、名师讲学团、校际联盟和学区内交流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交流常态化。

其次保障培训经费,按专任教师每人每年不低于一千元标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缩小城乡差距,市级每年投入近1亿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其中3千多万元向农村倾斜。

此外,各远郊区县着力改善教师待遇。在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中设立农村专项指标或岗位,保障每一所学校至少有一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设立专门的针对远郊区县专项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建立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综合改革 打出优质均衡组合拳

北京市将改革作为均衡发展的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坚持问题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和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为“双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打出了独具北京特色的组合拳。

首先,纵横联合扩大优质资源,从根本上破解择校难题。一方面横向联手增加优质资源,通过对外引进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的学区制、教育集团与集群、协作区、联盟组团等方式,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另一方面则是纵向贯通培育优质资源,通过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等方式,打通学段、校际优质资源融通,一大批普通校快速成长为新型优质校。

其次,完善公平规则,落实免试就近入学。面对择校痼疾,2014年北京市坚决取消“共建”、力推“十五条择校禁令”,规范特长生、推优等入学工作,首次启用了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全程记录每一个孩子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公开透明保障免试就近入学。2014年,小学就近入学比例92.26%,初中77.64%(不含特长生、民办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入学),城六区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

第三,着力推进中考中招改革,促进入学机会均等。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从2014年的30%,增至2015年的40%,总体按3:7的比例分配到优质初中校和普通初中校;同时强化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市级统筹,中招新增三类优质校名额分配,重点向远郊区县和普通初中学校倾斜……一系列政策明显增加了普通初中校和郊区县初中的毕业生升入市区示范高中的机会。

此外,通过创建在线教育服务新模式,拓展优质公共教育服务。如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利用网络、电视以及微信平台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21个学科15000多节数字化名师同步课程;面向初中校学生开展名师在线学业辅导、作文辅导、学业水平诊断测试和语数外学科信息推送等。系列举措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双提升。

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聚焦立德树人,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加强市级统筹引领,有效运用全社会资源,引导学校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全链条”。

一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制定落实中小学语文、英语以及初中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实施“中小学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计划”和“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等新举措,扩大学校课程自,改进课程结构,丰富配套资源。

二是不断加强社会大课堂建设。通过优化整合全市576家单位的教育资源,每年实现120余万人次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以2014年为例,北京市将“博物馆之春”、《学生教育计划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等作为抓手,充分实现社会大课堂可持续发展和常态化应用。

三是着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依托艺术院校推进音乐、舞蹈等课程体系建设,组织高校和艺术院团支持140多所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实施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逐年提高;深化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探索增加过程性考核和运动技能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课外活动计划,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四是建立起减负增效的长效机制。回归基础、弱化选拔功能是北京市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的重点。深化中考命题改革,取消偏难繁怪考题;出台减负“八项严格规定”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二十条规定”;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综合举措,保障减负增效机制的有效建立。

教育公平 为各类群体提供均等机会

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北京市依法保障包括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在内的各类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的权益,共享优质教育。

一是切实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益。不断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和综合协调机制,按实际在校学生数和定额标准划拨所有接收学校生均经费、核定公办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并给予学校专项扶持。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总数47万人,83.6%在公办学校就读。在公办学校不断挖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政府委托办学、购买服务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入学。

二是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定实施“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着力建设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现代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市级每年投入特教专项经费1亿元,加强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在评职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三免两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教科书由政府免费提供;低保低收入家庭寄宿生、工读学校学生、特教学校住宿生、10个郊区县农村户籍寄宿学生免交寄宿费,每人每月发放240元伙食补助,每人每年提供300元助学补助。政策倾斜保障各类群体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综观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六大经验,充分彰显北京市立足民情诉求、保障民生利益、关注民众的“教育民生观”的价值引领,形成了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北京理念”。

尽管“国检”圆满画上了句号,但向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更高目标前行的脚步不能停歇。全面服务学生,让学生、让人民群众实际获得更多优质教育服务,将成为北京义务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它在呼唤教育改革者们坚定信念,凝聚智慧,聚力攻坚,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