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原则,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现今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存在的游戏内容陈旧,没有重视培养幼儿心理等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方法来解决。

【关键词】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推陈出新 作用

引 言

体育游戏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和群体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许多幼儿园将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体育游戏的组织原则,探究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现今幼儿体育游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可行的方法。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依着书本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好动的特点,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认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收集过程,然后是对收集在大脑皮层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接收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幼儿收集信息量的多少,在于幼儿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幼儿才愿意去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幼儿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体育之所以加入游戏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锻炼幼儿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给幼儿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让幼儿去思考与创造。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阶段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游戏中的矛盾也常以攻击行为和向老师告状为终。所以我们对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及感受进行评价,对不配合的现象和行为予以提醒,鼓励和赞扬幼儿间友好合作的行为,同时,引导幼儿总结合作中的失败与成功,使幼儿更好得体回到合作的愉快。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素质,通过体育合作游戏,幼儿正逐步掌握着与人协商合作的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学会了也要从别人的立场去观察思考问题,体会到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分享快乐、收获成功。这样从小在愉快合作的氛围中成长,我们的幼儿才会长成为被社会接纳与欢迎的公民。

4.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能和他人保持正常关系,乐于与人嬉戏,友好相处,与多数幼儿建立良好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一般都通过集体形式进行活动,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会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体育游戏一般都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能够促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协调,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处理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充当不同角色,在愉快的体育游戏中,渐渐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养成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的行为习惯。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全面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不能合理的进行组织与指导,常常会忽略了体育游戏前活动准备工作,对材料的合理运用没有很好地规划,导致材料使用率较低,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每次开展的体育游戏发展的动作功能及要点不够深入了解,活动后也不能及时进行反思。

2.游戏内容不够新颖

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经常会按照书本上指导的内容照搬开展体育游戏,但没有考虑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对于游戏内容的选择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游戏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帮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而局限了体育游戏内容的更新,继而阻碍了幼儿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3.教师忽略了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心理感受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身体的发展而忽略了幼儿心理感受,在游戏中幼儿情绪的变化,不能得到关注,一味追求肢体动作的发展,最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使幼儿对某一体育活动产生惧怕。

4.教师在体育游戏中不能合理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

教师是幼儿的指引者,但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常常不能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心理障碍。事实上幼儿习得性无能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它是幼儿在困难和挫折后产生的一种消极行为。由于他们不善于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往往对挫折或是失面子的小事,带有很大的情绪性,结果影响了对日后困难和问题的处理,产生习得性无能行为的消极效应。也就是说习得性无能是由个人的情感体验与信念、自尊等心理交互影响而构成的动机过程的内循环状态。这对心灵还很脆弱的儿童就更为明显。幼儿产生习得性无能的原因是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又将在面临问题时导致习得性无能,从而导致幼儿的学习、交往等失败。

三、针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的游戏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好体育游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今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加强组织与指导,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第一,应全面了解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合理选择游戏材料,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第三,精心设计游戏活动,灵活掌握幼儿的活动量;第四,提高幼儿认知,形成规则意识;第五,积极探索游戏指导方法、提高活动的积极性;第六,重视游戏的评价工作,培养幼儿的探索、竞争意识。此外,我园还开展“一课三研”体育游戏观摩活动,观摩活动结束后每位课题组成员以及园内教师一同进行讨论,一般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找出游戏的利弊得失,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2.不断创新游戏内容,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为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开展“一课三研”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将一物一玩改为一物多玩,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一物多玩的活动,让幼儿充分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如玩“羊角球”可以骑羊角球、踢羊角球、背着羊角球走等等;玩“圈”时,引导孩子用各种方法玩圈,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可滚、钻、套、跳等;在“玩绳”活动中,绳子除有多种跳法以外,还可以用绳子当小河,玩过河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的结果,既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

3.教育幼儿不要惧怕困难而是去敢于面对困难

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往往会出现胆怯心理。他们在困难面前甚至会说“我不敢”“我怕”,这是幼儿惧怕困难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身先士卒,轻松愉快地演示给他看,或者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演示,帮助个别幼儿逐步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儿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能勇于面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在平衡木走活动中,面对又窄又长的平衡木,幼儿会有恐惧心理,不敢面对,甚至执拗不肯走过去。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除了要改进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幼儿,对其进行耐心诱导。

4.让幼儿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活动中,幼儿害怕、恐惧等心理往往会养成儿童的惰性。如上面所举的“平衡木走”一例,幼儿因害怕单独在又窄又长的平衡木上走,就绕着走,或者干脆不走,这时教师不必强求他过去,而是鼓励他可以慢慢地爬过去,然后轻扶他的手慢慢走过去,最后陪着他,由他自己慢慢走过去。这样,当幼儿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后,他们就会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之情,从而有信心、有毅力去战胜以后遇到的其他困难。

体育游戏确实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著的《北京市3-6 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体育学刊, 2010。

[2] 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