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46例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46例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242-02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46例川崎病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护理与观察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6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可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及减轻其损害程度。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速度是护理的关键,同时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重视远期随访,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其中最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婴幼儿。我科2004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46例川崎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及1年随访,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6例均为2004年1月~2007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男36例,女10例,年龄6个月~5岁,40例小于3岁。平均住院天数13.5d,均以急性发热起病,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43例,口唇干裂、手足皮肤硬性肿胀24例,双眼结膜充血伴杨梅舌23例,有心血管系统表现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单侧冠状动脉扩张)。

1.2 方法:本组病例入院确诊后即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23例采用2g/(kg・d)×1疗法;23例采用1g/(kg・d)×2疗法。结合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疗效判断:本组患儿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5~3d后体温全部正常,其中1.5d后体温正常18例,2d后体温正常25例,3d后体温正常3例;3~7d后皮肤和黏膜损害恢复正常,各项免疫指标恢复正常;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无扩张(3例入院时已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患儿,经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较入院时无加重,无发生冠状动脉瘤)。

2 结果

本组患儿全部痊愈出院。其中3例入院时已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患儿出院后经随访证实冠状动脉扩张于8个月~1年后消失。

3 护理

3.1 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护理: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在准备和输注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因丙种球蛋白价格昂贵,排气过程中应避免浪费,输注前先用生理盐水排除管中空气,滴完用生理盐水冲管。滴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应根据年龄选择滴速,开始时滴速宜慢,10~15滴/min,15min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加快滴速,但最快不超过60滴/min,如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调整至患儿能耐受的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最严重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常在10min内发生。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告知家属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9个月内不宜做麻腮风等预防接种。

3.2 发热护理: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高热时应注意患儿神志变化及神经系统表现,防止发生高热惊厥,每2~4h监测患儿体温1次,必要时随时监测,体温超过38.5℃时采用冰枕、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评估患儿的体液状态,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3 皮肤护理:观察皮肤黏膜的改变,评估皮肤黏膜受损程度。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当出现膜状脱皮时,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要人为撕拉,以免损伤皮肤的完整性,造成出血或继发感染。

3.4 口腔及眼部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指导患儿餐前餐后漱口,口唇皲裂用消毒石蜡油涂抹,护理时动作轻柔;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予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预防继发感染。

3.5 心血管系统护理:川崎病患儿约30%可有心脏损害,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瘤等。急性期患儿卧床休息,每2h监测患儿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心音低钝或收缩期杂音或心率增快,应疑有心脏损害,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3.6 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重视远期随访:向家属及年长儿讲解本病的特点及病程、治疗效果及预后,使家属和患儿消除焦虑情绪,配合治疗。重视患儿的感受与需求,及时安慰患儿,给予情感支持。告知家属患儿出院后坚持服药与随访的重要性,患儿出院后应每3~6个月作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导患儿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本病患儿须随访6个月~1年,有冠状动脉扩张者需长期随访,至少每半年做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直至冠状动脉扩张消失。

4 小结

川崎病是小儿时期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其病变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或狭窄、动脉瘤、血栓栓塞导致心肌梗死而死亡。如果发病后未经有效治疗,约有15%~25%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据推测可能因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和体内游离致病原的特殊成分超抗原,减轻了血管壁的进一步损伤而防止冠状动脉损害,减轻免疫复合物的反应而起降温作用的。本组资料提示: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或减轻其损害程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收稿 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