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生关注问题的调查对德育教育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当下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涉及层面愈发宽广的时代,中职学生将从更多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各类资讯。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大众主流媒体各类信息的关注情况,以此判断当下下媒体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媒体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为当下德育教育所提出新的要求的探讨。
以本人所带班级为例,本班50学生皆有QQ、微博、微信等网络账号,且每人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并大部分将关注点放在电影、明星、游戏、网络等娱乐项目上,对时事政治、社会焦点、各界新闻的关注度普遍较低。这将涉及社会新兴媒体信息对学生心理发展,以及德育教育将如何完善该方面引导的探索。
1、根据《发展心理学》论述,及皮亚杰(Piaget,1896-1980)的形式运算(for2maloperation)。皮亚杰认为,到了11-15岁,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表现出能进行抽象的形式推理,这就进入了形式运算思维阶段(formaloperationstage)。
所谓形式运算,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且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体现出多样。但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一般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
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高度的发展。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构成了思维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
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2、二十年前,托夫勒预言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信息化的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日益加快。从BBS到博客,从网络游戏到网络恶搞,凡是网络能延伸到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畅、王元勇,有关《论网络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中提出,中职学生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社会认同感较差,自卑、挫折、忧伤、沮丧是他们大多表现出来的情感。作为青少年中的边缘群体,网络对中职学生的影响颇大。中职学生过渡使用网络或不当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才能使中职学生有效的利用好网络提供的良好服务,不致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使其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已成为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从1997年起,我国网络上网的人数平均每半年就翻一番,而大、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竟占全国网民的70%左右,中职学生网民在中学生网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然而网络在为中职学生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之处。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之间,大部分是在中考升入高中或是其它专业学校无望后选择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中考失败的阴影和家庭、社会的不重视使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整体学习气氛较差,自身生理、心理特征使得中职学生对于网络这一媒体好奇、向往和参与其中。
网络形形的思潮、观念,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于尚未形成较为稳定价值观的中职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也是继承传统的文化的挑战。有的中职学生处理不好这种冲突,盲目的模仿和不加选择的学习,使其离我国教育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涉世未深、政治鉴别力免疫力较低的中职学生中意志力较弱的就可能成为受害者,这对其个人和国家都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收集学生网络关注热点,了解学生在大众媒体中关注的焦点,即可从中分析当下社会信息对中职学生的影响;通过对中职生最为关注的媒体信息进行分析,能从侧面反映其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并且在日常德育教育中更多的结合时下社会热点,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减少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并逐步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