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PLC技术与教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PLC技术与教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plc技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传统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相比都具有独到之处,研究plc技术的意义重大,在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毕业设计的选择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关键字】PLC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类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识码: A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控制机器动作顺序”的“程控型”控制器。它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主要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工作,程序控制易于编制、有通用性和专用性、体积小、经济适用。自1969年发明后,大到自动生产线,小到仓库自动开关门,应用广泛。PLC继承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良好性能,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为一体,而且“用途可随时改变”――用户只要“修改PLC的设置参数”或者“更换PLC的控制程序”就可以改变PLC的用途,是实现“工厂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床数控化”的支柱技术。工厂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Robot(机器人)、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PLC是首当其冲。

1.PLC与各类控制系统的比较

1.1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采用硬接线方式安装而成,只能进行开关量的控制,一旦改变生产工艺过程,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重新配线,因而适应性很差,安装、维修也不方便。PLC应用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各种控制功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改变程序,就可适应生产工艺改变的要求,适应性强。

1.2PLC与单片机控制系统比较

单片机控制系统适用于简单的自动化项目。硬件上受CPU、内存容量及IO接口等限制;软件上受限于编程语言。单片机主要用汇编语言开发,语言复杂易出错,开发周期长,PLC用专用的指令系统编程,简便易学,现场就可以开发调试。PLC的输入输出端更接近现场设备,不需添加太多的中间部件,节省了用户时间和总投资。一般说来单片机或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只是为某个特定的产品服务的,与PLC相比,单片机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兼容性和扩展性都不足。

1.3PLC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

PLC是专为工业控制所设计的。而微型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等而设计的,尽管两者在技术上都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但由于使用对象和环境的不同,PLC在面向工业控制、抗干扰能力、适应工程现场的温度、湿度环境、编程及修改方便、监控功能上有优势。人们在应用PLC时,不用必进行计算机方面的专门培训,就能进行编程操作。

1.4PLC与传统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由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侧重于模拟量处理,回路调节等。PLC在功能、速度、智能模块以及联网通信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小型计算机联成网络,构成了以PLC为重要部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网络通信功能的增强,PLC与PLC及计算机的互联,可以形成大规模的控制系统。

2.PLC控制系统的类型

2.1PLC构成的单机系统

单机系统的被控对象是单一生产机器或生产流水线,其控制器是由单台PLC构成,一般不需要与其它PLC或计算机进行通信。如果还要考虑将来是否联网的需要,应当选用具有通信功能的PLC。

2.2PLC构成的集中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的被控对象通常是数台机器或数条流水线构成,控制单元由单台PLC构成,每个被控对象与PLC指定的I/O相连。由于采用一台PLC控制,被控对象间数据、状态不需要另外的通信线路。但是一旦PLC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停止工作,通常采用冗余技术克服上述缺点。

2.3PLC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被控对象比较多就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区域大,距离远,数据和信息交换频繁。这种系统的控制器采用具有通信功能的PLC构成.系统的上位机可以采用PLC,也可以采用工控机,进行复杂运算,显示各种实时图形和保存大量历史数据,显示汉字和打印汉字报表等。

3.PLC的发展趋势

3.1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发展

PLC的响应速度和存储容量能提高PLC的处理能力,有的PLC的扫描速度可达0.1ms/k步左右,有的PLC可达几十兆字节。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可以使用磁泡存储器或硬盘。

3.2向小型化和大型化发展

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配置更加灵活,简易、经济的超小型微型PLC,最小配置的I/O点数为8~16点。大型化是向大容量、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使之能与计算机组成集成控制系统,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自动控制。现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储器。

3.3向智能化发展,加强联网与通信能力

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等许多功能模块增强了智能性,为了加强联网与和通信能力,PLC生产厂家也协商制订了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

3.4增强外部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能力

由于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输入设备占45%,输出设备占30%,线路占5%,CPU占5%,I/O接口占15%。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20%属于PLC的内部故障,厂家多致力于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5编程语言多样化

在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大多数PLC使用的梯形图、语句表语言外,出现了面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等。

4 教学方法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论文,历年来PLC技术类的题目占的比例很大,PLC的控制能力特别强,几乎所有的控制要求都可以通过PLC编程实现,在今后的工业及其他领域是不可忽略的主导技术,所以PLC技术这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这门重要的课程进行教学,结合现代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主要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

重点抓住课堂环节,对于基础的要素周全且重点突出,应用多媒体教室,展示优质的PPT课件详细授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地操作,让学生在PLC实验室能正确的使用相关设备,以模拟仿真和实线连接操作,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若要以完成一个项目并设计相应的程序,首先让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自主连接硬件电路,做好I/O口及相关寄存器的分配,按钮和外部负载的互锁及连锁的问题要充分注意!对任务进行按相应关系步骤的分解,画出顺序流程图,在step-micro/win 编程软件的环境下对任务进行梯形图的程序设计,然后进行模拟仿真运行,观察结果是否符合任务的要求,如果出现异常,请根据提示检查相关错误,直到正常运行为止,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技术器件的应用,如光电类、电感类传感器的应用连接,电机拖动技术方面的继电器使用等在控制中的涉及。

还有讲授法,传授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对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知识点的说明分析。小组讨论法,学生六七人为一组,讨论分析,协商解决,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都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李建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2.《PLC原理及应用技术》,曾令琴,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3月

3.《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冯宁,吴灏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5月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论文,课题项目编号JG20120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