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戏剧创作中对“表演节奏”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戏剧创作中对“表演节奏”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节奏贯串于人的整个生活,也贯串于演员的创作,不论是进行基础的表演训练,还是最后的剧目排演,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在《斯塔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有这样的话语:“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总而言之,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我们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种速度节奏。”节奏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作一个重要的表演元素。

关键词:节奏;创作;演员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44-02

一、什么是节奏

“节奏”一词来源于音乐。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称为节奏。用此种现象来广义地看自然与社会,则是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的运动过程都包含有自己的节奏,社会生活与人群活动也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理解节奏的含义,即节奏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事物(包括人与某种现象)均匀地、有规律的正常的过程。当外界的某种刺激或某种内在的变化发生时,可能会使这种正常运动受到干扰或者破坏,但它们会以新的、均匀的规律现象继续运动。

在表演创作中的节奏,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1)节奏是一种创作技巧;(2)对于创作者而言,节奏能在情感上引起欣赏者共鸣的艺术手段;(3)对于作品而言,节奏是创作作品情势流动的紧张程度;(4)对于演员而言,节奏是人物此时此地的动作,它体现在角色行动的秩序和行动的紧张或舒缓的程度。一般而言,节奏和速度有直接的联系,但节奏不是速度。在表演创作中,节奏自始至终贯穿在表演里,尤其是在剧目的连排时,演员在表演中对节奏的把握和调整就凸显出来,把握表演节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戏整体感把握的优劣,同时节奏能够直接的暗示相应的情感和激起演员创作时的体验,能够很好的帮助演员创造人物形象。

二、表演节奏有别于生活节奏

节奏存在于任何有生命的运动之中,节奏实际上是一种“律动”,它是由生命的运动产生的,这是节奏产生的根据。节奏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事物均匀地、有规律地正常运动的过程,如同自然现象中,白昼和黑夜的更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海潮的起落,天气的阴晴,月亮的圆缺等等。节奏的运动和变化是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表演的节奏包含着对生活中的节奏的再现及有目的的再加工。仅仅是生活的节奏会缺少艺术魅力;在艺术目的的再加工,又必须符合生活自然节奏的变化规律。生活节奏是自然形成的内外统一的氛围。艺术节奏是靠创作者想象、假定,运用技巧营造出的一种酷似生活节奏的氛围,让观众和剧中人物同时获得同样的感受。艺术节奏如果完全等同于生活的节奏,本身就失去了艺术的美,也不符合表演艺术是视听艺术的特征。演员作为创作者既要能调动自身的情感,又要控制情感在艺术美的轨迹上发展。演员对规定情境的准确感受,对剧中事件的准确判断,对人物心态的准确揭示,对人物动作的准确把握以及要给予观众审美效果的准确估计,都是构成了表演节奏的内容。场面的调度变化的形成,语言速度的快慢停顿,也都会形成无所不在的节奏。鲜明、准确、松弛有度的节奏是艺术的灵魂,切不可仅用外部速度变化代替节奏。

掌握好表演的节奏,一是要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二是恰如其分地掌握表现生活的表演技巧。表演节奏的产生是节奏变化的内外因结合,同时也是演员内外部素质和舞台技巧的结合。表演节奏离不开生活人们的行为节奏,生活中的节奏是表演节奏的基础,在进入完整人物创作时,除了要明确生活自然节奏与表演艺术节奏的不同,还要及时的调整演员自身的生活节奏和所创人物此时此地的节奏的关系。一个人生活自然节奏的形成,是由于他的性格、情感、心态、身体的感应能力与外界环境刺激反映,演员要获得角色此时此地(剧本给予的时空)应有的节奏感,除了要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心态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还要准确感受与判断外部规定情境。动作是情感的捕捉器,能够准确、纯熟地把握语言和形体的外部节奏,也就能相应获得某种内部的节奏,同时也就能帮助动作唤起真实的情感。

三、人物的节奏

人物在行动中的节奏又可以分为心理节奏(或者称为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在《雷雨》一剧中,当鲁侍萍与周朴园30年后重逢,当两人互相认出对方之后,他们的心里应该是感慨万分,情感涌动的幅度巨大,应该说节奏强烈,但是在外部节奏上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方式。这恰恰体现除了两个人物的性格和两人之间的人物关系。人物的节奏,常常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为戏剧性的节奏变化,常事艺术作品出“戏”、引人注目并产生审美效果之处,让欣赏者共同去思索生活的“卡口”或者“悬念”的产生等等。如果创作者没有对自己的表演节奏进行技巧处理,则那些应该达到的艺术效果就会很平淡,引不起观众的思索。因此,掌握人物的节奏变化,能够帮助演员把控整个戏的基调,把握人物的情感,即何时需要平铺直叙、何时需要大肆渲染、何时需要“画龙点睛”、何时应该“一带而过”。在话剧《雷雨》第一幕中“吃药”一段的事件发展,周朴园以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权威让繁漪喝药,繁漪不愿喝,周朴园说一不二,步步紧逼,让端药,要周冲请母亲喝、逼周萍请母亲喝、命令周萍跪下请母亲喝……房间里的气氛由周朴园进来时的全家小聚的平和、变为互相的情绪抵触、最后的紧张,周朴园的威严让全家人有一种窒息感,甚至感到毛骨悚然。在场人物心率的变化骤增,节奏快速变化,展示了这个家庭特定的人物关系,从而也加深了对该剧时代背景的认识。每一部完整的剧目,剧情的发展都会有起伏跌宕的节奏变化,每一次成功的剧目演出,必须要很好的把握处理剧目整体的节奏。而剧目整体的节奏只能有演员饰演的人物创造出来。瑞典著名两栖(话剧、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说过:“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应该努力创造出与剧本的基调相吻合的,在行动中有层次、有变化的节奏。

作者简介:

韩涛(1984-),男,山东淄博人,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