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提高学生小数乘除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提高学生小数乘除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从标准中不难看出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还是错误百出,而且许多错误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作为一名教学新手,起初,我与孩子们一样将这些错误简单归类为“粗心”,但两单元下来这随处可见的“粗心”引发了我的思考。有没有方法可以避免学生“粗心”,对此我对学生作业、试卷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试着寻找应对策略。

一、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知识性错误

1.小数乘法中乘法分配律掌握不够扎实。2.小数除法中关于“0”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求商的过程中遇到不够除的情况,学生急于将被除数中后一位移下来接着除,而忘记用“0”占位;第二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时,扩大被除数忘记添“0”,例如3.6÷0.12,学生容易写成36÷12.

(二)习惯性错误

1.小数乘除法中,忘记给积和商打小数点。2.基本口算出错。小数乘除法中“24×5=100”“3+3=9”等类似错误屡见不鲜,对此学生也往往容易掉以轻心。3.列竖式计算正确,但得数从草稿纸誊写到试卷上就抄错,或者将数字“6”写成“0”等。4.将验算中得到的乘积或者商写成原式的得数。5.写等式时将括号写漏。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于计算的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明确计算对于数学和生活的重要性。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办一期黑板报,以一些哲理故事、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或者在生活中因为计算错误造成损失的事例等让学生感知正确计算的重要性。

(二)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学生齐读的形式,但是我发现这一过程会出现一些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同桌互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齐读等方式。此外,以句为单位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等。

2.培养学生细心演算、认真书写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书写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失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同学在计算中必须书写清晰、列竖式工整。此外,我还开展了“比一比谁的草稿最整洁”的活动,对于草稿工整的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列竖式的习惯。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计算之后的验算缺乏自觉性或者对于一些检验题中的检验“形同虚设”,即使计算是错误的,学生的检验依然能写出正确结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一个题目引发的思考”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将学生中的错题进行了板书,告知学生这个结果是正确的,请学生进行检验,不出所料一部分学生相信老师检验出的结果是正确的,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此进行了质疑,最后集体分析、发表活动感言。此外,检验的方法除了利用乘除法进行检验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的原竖式进行口头检验的方法。

4.培养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在两年的五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仅口算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用每天十道口算作业题,每周20题口算小测试的教学手段,针对口算测试满分的同学可以免做两天口算测试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1.对易错点、易混点及时进行统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对于易错点、易混点及时进行统计,不可简单归纳为“马虎”,要弄清楚每一个错误背后的“故事”,以找到错误原因。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每次计算错误的题目进行统计整理,对于错误原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告诫自己如何避免。

2.精讲、精练。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将计算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精讲精练。作业布置也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切忌拿着作业枯燥重复地操练。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谈话或者作业等形式及时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互助为原则,给每一位后进生都安排了一位小老师,一对一辅导。而对中等生的培养,我采用抱团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引申的学习方式切实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情况。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周每月我都会对“最耐心小老师”“最大进步优秀者”“最团结小团队”进行表扬和表彰。

4.适时开展“计算大比拼”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计算大比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爱上学习。

总而言之,对于计算教学,我们既要不断学习、明确课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又要不停反思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既要传承传统计算教学中的实干精神,又要迎接新课改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点评:该文切中小学计算的教学现状,对问题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脉”准确,解决问题的策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年龄特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和学生的兴趣点,寓教学于“活动”中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中。作者还只是一位工作仅一年多的青年教师,这种“研究性”品质尤其难能可贵。

黄振文(中学高级教师、荆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黄小学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