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课改实践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课改实践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改革传统教学中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行新课改,我们以深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讨了小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1.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出发,彻底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1少“占”多“让”

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开始,实践活动需要充裕的时间。课堂上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感知。教师讲得多了,学生实践感知的时间就所剩无几,就不能自主有效的对探究对象展开各种求知活动,使求知活动流于形式。要想让课堂取得高效益,教师应舍得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在“交流、设疑、研讨、小结、延伸”的探索活动中,通过自身不断“探索”的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

1.2少“罐”多“导”

为了让学生“学会”,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常常是围绕如何顺利“罐”出知识结论而绞尽脑汁,实验要求具体了又具体,问题设计细而又细,做到学生不必动脑筋,不必经历任何“挫折”和“失败”就能顺利的得出结论。教师为结论而教,学生为结论而学。倘若长期如此,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灵活运用知识,有疑问不会探知究竟,能力怎么能得到发展呢?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供所要探究的事物的“有结构的材料”,指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怎样通过观察获取探究对象的事实,怎样整理、综合获取的事实,发现规律,形成概念。学生学会了这种本领,具备这种能力,今后不论到哪里,都能自己去探求知识。

1.3少“扶”多“放”

教师常犯的毛病是低估了学生的知觉、经验和潜能,总以为学生面对探究对象时,这也不会那也不懂,如果让其自行探索,就如同盲人摸象,还不如领着学生一步一步认识来的实在。殊不知这种“扶”是在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学生发展。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能,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准备好所需材料,上课时,先让学生明确目的要求,再让学生自主设计解决方案,选择材料,自行探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归纳出有关结论。学生作为活动主体,既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又启发了心智和提高了求知能力。

1.4少看“点”多关注“面”

以往教学,不少教师总担心课堂教学时间被学生耽误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把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实践操作当作一件“例行公事”或一种摆设。例如,课堂上教师提问,第一位学生回答得不“到位”,就会立即被教师打断发言,另叫一位,一旦答对,教师则马上高兴地予以肯定,并进行下一个环节,容不得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种脱离学生实际,仅看点不看面的做法违背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达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必须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教学应想方设法组织学生都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特别应给后进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想、多做、多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教师不要横加干涉,充当仲裁者,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甚至辩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研讨、争论中提高认识;在分析、思考、归纳中发展思维。只有这样,整个求知活动才能活跃起来,才能有利于知识、能力、志趣、德育等目标的实现。

2.改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了使课堂教学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就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淡化了“权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为此,学校专门研讨制定了《教师课堂规范语言50句》,如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老师和蔼可亲地说:“老师也有些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你看老师的想法怎么样?”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中的信息交流是平等的、多样的、全方位的,完全改变了过去“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布置任务——学生操作”,教师只关注教得是否顺利而不顾学生学得怎么样的传统做法。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大胆提出了“三个欢迎”和“七个允许”: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意见;错了允许重答,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老师批准。当学生出错时不训斥、不惩罚,对学生交流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对学习中的困惑给予适时点拨。教师角色的转换,宽容、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的创设,消除了学生害怕老师,害怕批评的恐惧心理,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得到强化,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3.充分运用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实施大班额状态下的化大为小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赋予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让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肯定别人,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在这种亲和的人际情境中互动、互补。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采取由小组成员选举的形式或自由竞选产生小组长,并由老师郑重地颁发聘书。为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一方面加强了对组长的定期辅导、培训,同时还规定了每月一次的评聘制度,工作做得不好的组长或自己辞职或自然落聘,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提任小组长的权利和机会。为了加强小组间的竞争,我们还建立了每月一次的优秀小组评比制度,评选出2个优秀小组进行公布表彰。这一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