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万尺竹”的重新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尺竹”的重新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我了解到了了苏轼高超的笔法,本文行文抒情大反常道,以乐写悲,借曹操戏言祭桥玄为楔子,通过回忆与文与可之间的戏笑之言来表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失友后的悲痛。从课文第二段作者与文与可两人的借“万尺竹”幽默辩论,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苏轼的风趣与文与可的洒脱、率真。

而我认为第二段中文、苏二人戏言交锋的核心事物“万尺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引起下文、表达情感的引子。此时的“万尺竹”更具有一种文人寄寓远大抱负、坚守节操的象征意蕴。而通过对它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两人的戏言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它能反映出两位文人朋友间彼此慰藉和鼓励,携手共守气节、积极乐观处世的心路历程,这对我们扩大对本文的情感收获是很有意义的。

竹,在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中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竹是“岁寒三友”之一,凌霜傲寒,颜色青翠、富于生机却又不与百花为伍;竹有节,合“气节”之节,所以在文人眼中竹就是坚贞、脱俗、有气节的象征,也是无数文人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苏轼就十分爱竹,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所以文与可在给苏轼的信中说到志在画万尺竹,我觉得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自身追求大志向和高节操的一种寄寓。类似“万尺竹”之语,在古代其他诗句中也有体现。如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的尾联“但令无剪伐,会同拂云长”,借能长到与云共舞的竹子来表达作者希望自己的远大抱负和节操能顺利实现,不被压抑损毁的愿望。古人还有竹如其人的说法,如明末清初的石涛说:“东坡画竹不作节,此达者之解。其实天下之不可废者无如节。风霜凌厉,苍翠俨然。披对长吟,请为苏公下一转语。”石涛作为明朝遗民,归顺清朝后,文人的名节问题一直令其苦恼,故尽管自己的名节很成问题,但画起墨竹来,不像苏轼那样放达,再怎么写意,也不能废了竹节。所以,文与可向苏轼说画万尺竹,应是在向志同道合的朋友坦承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表达对文人清高节操的追求,不是无心之语,而下面看似调笑的书信对话并不是像资料中说的借“万尺竹”相互调笑那样浮于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之所以认为课本资料的解说浮于表面,是因为它的说法存在漏洞。当苏轼借机调笑、故意把万尺竹的画意当作实物来理解,并借机索要用来做画布的绢时,而同样风趣的文与可却一反常态,很干脆的承认“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这与此时的戏笑氛围并不相合,甚至仔细品味,可以感觉到话中有低落、沮丧的味道。而且到此时,这场辩论应该说该以文与可的主动认输而结束了。苏轼赢了,可占了上风的他何以主动自己的观点,反过来证明世上真有万尺竹呢,而且他谈的万尺竹影也是画意,并不是真正长达万尺的竹子,这不是自打嘴巴吗?或是借此在朋友面前显现自己的口舌厉害?而这有明显与我们印象中苏轼淡泊、豁达的性格不符合。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单纯的把本段两人的书信之语看作是戏笑之言,是不够合理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解读呢?我认为真实的对话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文与可向好友苏轼说自己准备画万尺竹实际是在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守节操的追求。苏轼一开始是无心的调笑,说文与可画不出万尺竹,自己希望得到画布。而文与可却当真了,或是受当时不明朗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感而发,认为环境恶劣、人心不古,自己的志向、节操根本无法显现,所以才那么爽快的说我先前的话太自以为是了,世上怎么可能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此时的“万尺竹”很明显有表里两层意思,是一种精神寄托。而作为挚友的苏轼是懂文与可的,他读出了朋友话中的失落和沮丧。于是他赶紧反过来努力向朋友证明,世上真的是有万尺竹的,他在为落寞的朋友重新点燃希望之火,鼓励朋友不易其志、不改其节。文与可显然是体会到了朋友的好意,于是风趣的把这个话题接了过去,并画了《筼筜谷偃竹图》送给苏轼,是在应和和答谢好友的激励,同时我认为也不乏共勉之意。其后,苏轼在画上题诗一首,其中有“料得清贫馋太守”之句,清贫正是对朋友气节的肯定,可以说全诗是对朋友的一种幽默的肯定。

经过这样的解读,在内容上苏轼、文与可依旧不失风趣、率真,而且更能让大家感受到两个朋友间志趣相投、心意相通,虽不共居,却能互通书信,风趣而不流于逞口舌之利,彼此慰藉、相互勉励,共守节操。这才是高雅文人间的友谊,才是让后人羡慕的情谊。得此好友,夫复何求! 所以好友去世,带给作者的痛才那么深。乐之至方知悲之切,无疑深化了主题,是很有意义的。

从知人论世的方法推究,我对苏轼、文与可二人的情感揣测是有一定背景做依据的。查找资料可知,课本上的注释提到的苏、文二人书信往来之时是熙宁八年到元丰初年的一段时间,此时正是朝廷新旧两派交替上台、争夺不休的时候。苏轼就是此时得罪新旧两派,多次受贬谪。我们学过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苏轼此时被贬谪到密州所写,抒发了不得志之意。而文与可同苏轼一党,频繁在几地间调任。也是不如意的。所以感伤时事,慨叹抱负而志画万尺竹是有可能的。

总之,通过对本文的疑点探寻和重新解读,我加深了对本文的印象,对苏、文之间的友情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向往,朋友间能向此二人一样,该是多么惬意呀。

评:提倡个性解读,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探究文本,从而提升自我学习、研究的能力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本文勇于根据课文讲解展开求异思维,遵循先破后立的思路,质疑课文讲解的不合理之处,并进行大胆推论和诠释。难能可贵的是,对相关的课外知识进行了必要的整合,比如对竹这一丰富的文化现象的翔实引证,为下文的文本分析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再如在推论之后,及时运用诗歌的知人论世法补入背景分析强化自我解读的合理性。因而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宽阔的知识视野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