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秭归元宵花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秭归元宵花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简要的论述湖北省秭归地区元宵花灯的艺术形式,并且分析了准备元宵花灯的三个阶段。

关键词 秭归 花灯 元宵节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也叫“灯节”。秭归各乡村、集镇都有组织花灯赛会的习俗,称“玩灯”或“闹花灯”。

玩灯的灯班子,由一个威望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当灯头儿,为总负责人,活动总指挥;还有社交能力强的人负责对外联络、筹集资金、联系场地;另有一个机智武勇的人为护灯头儿,负责保卫工作;还有一个行事稳妥的人担任管事,负责财务管理、服装、道具保管等。班子的主体为男性青、少年(解放后渐有女青年),壮年无家室者或长年在灯班里有主要执事的也有相当成份;年纪较大的也有,主要参与策划、传授活动经验技术或在乐队中掌板、观听(观察效果)。班子没有固定资金来源,开销全凭村、镇、商家、大户捐赠,故尔玩灯的人基本没有收入,系自娱娱人的义务劳动。若某家、某处请玩,会“讲礼性”:出一定的喜钱和彩头儿。喜钱视主家经济情况及平时是否大方而异,几块、几十块不定,而零数总为“八”,取“要得发、不离八”之意。彩头儿也多有不同:有五尺瓜子红布加一两条香烟的,也有仅以干果、水果、炸炒零食代替的。

玩灯的准备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是准备灯笼蜡烛。

灯班主要扎糊牌灯、鼓儿灯、瓜灯、鱼灯及十二生肖、西游记等。牌灯两对或多对,有出三十二块牌的,高约四尺,宽上二尺五、下二尺,厚一尺左右,用木框架,以粉红纱罩或纸糊,镶边、贴字。以“十”字状作支架,或“土”字形作支架,便于捧抬、架放。鼓儿灯一对,长三尺,直径两头一尺五、中间二尺,用竿撑于顶,如腰鼓横放,其它灯多寡不论,至多者达七十二盏的。糊灯纸多用彩纸,红色为主,不用素白灯。牌灯题字,写灯班名及吉祥语,鼓儿灯两头贴纸剪吉祥字样,其它灯贴花。

各家各户依据自家爱好、经济情况、纸扎手艺而定,灯笼式样、数量不定,至少不少于两盏大红西瓜灯,因为过年时门上要悬挂。家中孩子多的,当然预备就会多些——除了灯节提了赶会,腊月三十夜撵毛狗儿也要用。蜡烛也系自浇自用。

其二是班子道具需要整理。

道具中几大件由灯班负责:狮子、龙灯、采莲船、蚌壳、车儿、响家业,也有的班子有专门服装。演员要准备的是九子鞭、花篮、扇、巾、服装等。

狮子有几种:大狮子二人玩的,以宽篾扎成头,篾间空处嵌进不易燃烧的半圆球九个,外糊绿纸,内糊红纸,彩画眼、鼻、口,眼珠、耳朵、舌、下颚均能活动,下巴挂长麻为须。狮身以四、五尺长粗麻布垫底,脊用红布条扭成粗股,两边悬长麻覆盖麻布,后拴短尾,为“麻狮子”。麻可用黄麻、苎麻,也有构皮、牛麻藤皮捶漂而成的粗纤维。另有用棕叶、羊胡子羊、芭芒穗鞘制成纤维覆盖的,人称“草狮子”。草狮子较轻,也经济,但不耐用。又有开口与闭口之分:开口狮子下巴与上颚处分开有孔,舌头、下颚能活动自如;闭口狮子下巴与上颚相联,下唇可上下抖动。舌为大红纸剪成。小狮子一人玩,有头有尾有布覆有短麻,三尺左右,人称“皮狮子”。头年玩过,保管起来,腊月底须取出清理:梳洗狮毛,修补狮头,彩画上色,使之一新。若已难修,则另制。

龙灯有篾扎纸糊的龙头和篾扎的龙骨节,九至十五节,也有多至三十三节的。各节间用整匹布相联,外皮彩画龙鳞。龙头与每节龙骨,有一丈多长竹、木棍,有活榫,卸下来就是棍子,可作保卫人员的武器。另有一篾扎纸糊圆球,饰以能反光的彩纸安长柄,为戏龙的“宝珠”。龙的各节与宝珠内安灯。以前用蜡烛,游龙时能点燃生亮,舞动时却易熄灭;后有了干电池,则每节中安上小灯泡,亮光闪灼,很有生气。这道具也在修整之列:头要裱画,身要洗染,篾、棍有朽、裂者,均须更换。

响家业一般有唢呐、锣、钵、马锣,有的班子也参与鼓和勾锣。除唢呐系专人保管或自备外,其余均为公产。腊月底也要检查修缮:鼓皮破损的重蒙,脱漆的再刷;破锣重制;破钵劁眼,缺少的另购。

其三是人员、技艺调整。

灯班人员,随年有变化:老年退居幕后,青年兴趣改变,不少退出班子的,这就须补充新员;经去年赛会,见到了人家长处,发现了自身短处,须改进技艺;集镇单位变迁、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表演须改变增添内容。经调整后,各部分腊月二十几便展开紧张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灯班表演人员的排练及乐队的合乐,更为热烈,也是人们最关注的内容。

灯会的正式活动,人们以正月十三为“出马”或“出灯”日,即到当地奉敬的神祗,至庙、观处上香,祭祀后,方至各家玩灯。但多从初三开始活动。灯班大部分人员,基本上在家,便开始了在灯头儿家和村里威望高的家进行拜年活动。其实质,相当于演出前彩排,一为恭贺新禧,二为接受指导。其后几天,则往村内农户家拜年,或到邻村交谊,节目多少不论,但须有狮子、地花鼓、采莲船等喜庆节目。

到农家玩灯,先由联络员联系好到某湾某屋场某家,灯头儿便作了演出节目多少及出灯数额。途中吹打不断,灯火相续,热而闹之。若有人在室外放鞭迎接,则由联络前往商定时间,并舞狮一回,时间可长可短,算是首肯。至主家,响家业格外激越,主人鞭炮也与乐器争鸣。然后演员坐稻场饮茶、抽烟、吃零食。掌灯笼的进门布场景:牌灯立神龛下,无神龛,则挨正对大门的堂屋后方墙,瓜灯立两角;进门两边是鼓儿灯,其它如鱼灯、花灯靠两边山墙——这种布局,不仅起到照明、渲染气氛的作用,还有给狮子导向的功能;舞狮演员蒙于狮皮内,本难辨方向,若灯光差、鞭炮多、烟尘大,则更不易把握舞蹈方向、进程距离了。人们说“牌灯是狮子的眼睛”,正是强调了这一定向作用。

场景布置结束,演员大多作演出准备,由一丑角进门“练白”,打场子。其装束多对襟滚边短褂,系红腰带,甩裆长裤,戴尖顶有球绒帽或窄沿旧草帽,画白鼻或红鼻,两撇细而上翘的鼠须,持破旧蒲扇,踏锣鼓节奏,走蹶子步、横踏步,耸肩晃身,滑稽可笑。锣钵住板时,开唱快板“练白”,与观众逗笑、调动情绪。“日白”,秭归方言,意为吹牛和撒谎。歌舞者有成套的现成调,也有即兴现编现挂的。成套的如:“五黄六月下大雪”、“麻雀子生哒碗大个蛋”、“先生我后生哥”、“我的醃菜吃不撤”等。现编的主要是给老板送恭贺,说吉祥韵白,这就要凭思维敏捷、口才流利了。总之以夸张、离奇、意想不到、绝不可能,且逗主人喜欢为妙。

演员随乐器、歌声起舞,没有戏剧情节,自己不唱,由灯班他人在场边伴唱。伴唱时一、二人领唱,多人合唱,演员可插科搭白。歌唱时,演员动作缓慢,仅船作摇头、摆尾颠簸状。乐器停音,歌唱两句打击乐打一个短板;四句一个长板。乐器伴奏时,演员有大幅度舞蹈,表现小船的颠簸、起伏、行进、旋转、搁浅、拿活多样动作。

按其歌曲及节奏,又有不同:如唱“彩莲船儿来得忙”腔,伴唱“哟哟,呀嗬嘿”类,节奏快,号子激越,合唱力度强,舞蹈多激昂雄壮,艄公奋力,老旦打扇,前驾撑竿,甚至翻滚,颇为壮观。多模仿峡江急滩上下行船状貌。而伴随舞蹈动作搭白的往往有:前——哎呀老头儿搁起哒!后——撑一竿子使力唦!前——搁在后头。旦——接住浪头!前——下滩啰!后——锣鼓家业催一阵,下滩装载鱼去!前——上石门啰。后:上哒石门好进城耍吔。令人从中可感到“峡中丈夫绝轻死”的豪迈和战江穿峡的高超航技。

春节花灯游艺,至正月十三班子才正式出村,为“出灯”或“出马”,以前是到一方神祗寺观处祭祀敬神,后变为先至乡、镇行政机构拜年,接着往各商家拜年,十五到较宽畅的公共场所举行赛会。香溪多在向王庙或水府庙,茅坪多在三元宫、二圣寺等处出灯。赛会规模同年成丰欠、时局治乱有关,参与的灯班也有多少不定。

灯会本是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村民们基本从孩提时便参与它、熟悉它,除乐队有师承关系外,其它人员都从看、玩中学来,孩子们捡根棍子就当九子鞭;把撮箕往头上一顶,两个孩子就玩起狮子来,甚至将被窝拿来当狮皮玩的;从厨房里拿两个沥米筲箕,就是一副蚌壳。他们在玩中练习会了一套技艺、娱乐了身心,而正是这样,才使得灯会这种民间文艺活动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