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出词的“声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词别是一家。词与诗的差别,从主题的角度考量,关乎“诗言志,词言情”的常识,但这并不是说诗歌的世界排斥情感,而是强调词大多渲染“小我”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一向被视为词之正宗的婉约一派,名家名作更是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哀愁。
词原本可供歌唱,它的情绪除了借文字意象传递,还有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手段:音韵。词,是一种有声的文学形式。
对一首词的教学,我们当然可以问学生“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可以问“某个字的妙处”,可以探究意象与意境,风格与时代等等,但问多了难免也会审美疲劳。更何况,有些用字本身就是基于对仗或音韵的考虑。对于某些特别典型或特别“非典型”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在惯例之外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前人擅长的鉴赏“工具”,化繁为简。前文提到的品读音韵就是一法:听声察情,直观感受古典韵文中情感的凝结与抒发。
现以两首“言愁”词作为例,试作浅论。
李后主佳篇无数,其中《虞美人》结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照耀古今。鉴赏这一句,可以袭用常规思路:教读者体会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古典文学特征;也可以另辟蹊径:体会揣摩平仄音韵与词句情感的关系。
只要多加诵读便不难发现:词牌在平仄上的合理分配对情感的表达有护助作用。《虞美人》末句五仄四平(),呈现出波涛不尽之势;平仄交错,弦弦掩抑,悲戚难平;仄起平收,无可奈何,逝者如斯;不答作答,不绝于耳。《虞美人》全词共三问三答,三问已经问遍个人的坎坷凄楚,最后一答还能说什么?李煜说出的是宇宙的恒常和人生的无常。
世人常谓李后主词笔“婉转哀伤”,如何读出却并不容易说清,恰如西方人所说:音乐始于词穷之际。真正令后人嗟叹歆羡的是在完美的结构谋划中浸润一往而深的情,从巨大伤口中淌出的文字,这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以血书者”。
李清照的《声声慢》没有李煜的家国巨变,只是记一日生活,却一字一泪,咬牙咽下。阅读这首词的难度来自各人“解愁”的方法、人生经验不同。历届学生中总有人不喜欢这首词,觉得她过度渲染了个人的“美丽与哀愁”。并且读了开头十四个字就能明白这是首愁苦之作,读完全词依然“怎一个愁字了得”,似乎意料之中,并不出奇。平心而论,这首词的“非典型”之处正在于此。起首突兀而来,完全不依“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俗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成一种凄凉美妙的声调,行为、环境、心境全部包锁在其中,十四个重叠字真是百感交集、不吐不快。你想,这三句要是由手执红牙板的宋代女子歌出,会是怎样的吞咽凄楚,绕梁不绝?不仅开头,结尾亦然。“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二十几个字不妨让学生玩个小游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清楚地朗读这几句,尽量不读错。多读两遍就会感觉到,这看不出雕琢痕迹的结尾却像“绕口令”式的难缠,心急、心粗都容易读错、读不连贯。实践后再告之以专家的研究结论:“二十多个字里,舌音、齿音交相重叠,是有意以这种声调来表达她心中的忧郁和惆怅。”(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舌、齿之说不必悉授学生,只要能引导学生从品诵音韵之美的角度读词,获得一点别样之趣即可。
一般的慢词“拖音袅娜,不欲辄尽”,循例押平声韵多,《声声慢》却改押入声韵(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把它(注:仄声韵)看作利刃,遇到情急的一团乱丝,平声词调力有所不济,就用它来割”(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以急促之音平添了凄厉,这样写“愁”,笔直情切,于女子便是“公孙大娘舞剑手”。如此谋篇用韵,在韵文的传统中也算是细致大胆,顿挫凌厉的;李清照苦心经营中显露出的乐章的特色就是她情感的技巧,而非刻意求工。
我们知道,对于并非专家的学生而言,深入学习诗词的方法是尝试写一首古典诗词,有了“读”的经验,会有利于“作”的实践,了解一些浅显的音韵知识也是基本前提。
(南京师大附中;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