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遭遇国外贸易摩擦的外因分析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遭遇国外贸易摩擦的外因分析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频遭各国的贸易摩擦。对于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从全局的角度分析我国频遭贸易摩擦的原因,并用计量经济模型经过实证检验,以求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出我国频遭贸易摩擦的原因。

关键词:贸易摩擦;比较优势;国家优势指数

一、我国遭遇贸易壁垒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了商品、资本、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尤其是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遭受了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贸易摩擦数量增长快论文

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例,根据WTO的统计数据,我国上世纪70年代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只有几起,但到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就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

(二)贸易摩擦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在遭受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同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诸多限制措施,例如2009年,印度对原产于中国、越南和斯里兰卡三国的紧凑型荧光灯征收反倾销税;对原产于中国和墨西哥的青霉素工业盐以及原产于中国的6-APA发起反倾销调查: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酸钡展开反倾销调查等。

(三)贸易摩擦的涉案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发生的贸易摩擦涉及4000多种产品,涉案产品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由最初的农产品:鞋类、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向钢铁、彩电、电信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转移。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必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增加,企业利润受损,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深刻地了解我国频遭贸易摩擦的原因,才能制定有利的政策去应对。

二、我国遭遇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

学者们从WTO的政策制定、政治因素、商品结构因素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例如,吴东云(2007)通过分析中外钢铁贸易摩擦,认为政治因素的介入是使得摩擦高发的原因之一;而李东荣(2007)认为,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才是产生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张正萍、李多全(2007)认为,中美之间贸易依存度的不对称,使美国频繁地挑起贸易摩擦;陶金国(2006)认为,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实质性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致的出口秩序混乱。本文试图借用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我国频遭贸易摩擦的原因。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经济体的综合比较优势是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聚合,在分析比较优势时,不仅分析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而且要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所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分布在生产、交易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其将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优势,分别称为生产优势、交易优势和需求优势。生产优势是综合比较优势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具体表现为“低生产成本”。我国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工资较低。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我国在2007年的小时工资为1.7美元,这个数据远远低于2007年美国的小时工资17.43美元。正因为中国具有低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优势,使得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较低。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较多,例如,蓝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高了发达国家市场准入标准,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需求优势是综合比较优势在消费过程中的表现’这里所说的需求优势可以表现为别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根据美国贸易委员会数据库可知,199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种类为7575,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种类为4424,而这一优势在2007年更是扩大到6067,说明我国的需求优势与美国相比在逐渐增强。在既定的市场规模下,我国较强的需求优势挤压了国外市场,使得外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受到威胁,采取限制措施降低我国的市场份额。

交易优势是综合比较优势在交易过程中的表现,具体表现为“交易费用低”。基础设施、政府治理和教育水平都是一国交易优势的体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还没有发达国家完善,但建设速度很快。例如,我国每百人中拥有的电话数量从1995年的3.7部增加到2007年的73部,增长了20多倍。提高了我国的交易优势水平。交易优势的增强使得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但这势必会引起外国对中国产品的种种限制,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由以上理论分析可知,随着生产优势、需求优势和交易优势的逐渐增强,我国的综合比较优势也在增强,同时,遭遇的贸易壁垒也在逐渐增多。那两者在实证检验方面是否也存在关联?本文通过以下实证分析来证实。

三、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借助于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把生产优势、需求优势和交易优势测算出来,最后计算出我国相对于美国的国家优势指数。以下通过计量经济分析来检验我国频遭贸易摩擦是否是我国优势增强所引起的。

根据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测算出我国相对于美国的国家优势指数,由于数据查找的限制,本文采用1995—2007年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总和表示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

(二)Granger因果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常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所以,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排除国家优势指数与遭遇贸易摩擦增长之间的不相关关系。通过Eviews5.0软件直接得到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Granger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8511,表明在10%的置信水平、滞后2期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即国家优势指数是导致我国遭遇贸易摩擦调查数量的原因。这与本文在理论分析中所述正好吻合。

(三)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由于国家优势指数是影响我国遭遇贸易磨擦的原因,所以就排除了存在伪回归的可能。因此,为进一步研究国家优势对我国频遭贸易摩擦调查影响的强度,本文利用E-views5.0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方程(1)的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贸易摩擦调查数量=92.33252*国家优势指数(1)

t=23.48683

(00000)

R2=0.7202R-2=0.7202D.W=2.086136

从方程(1)可知,国家优势指数的系数显著,且通过5%的置信水平。其中,R2=0.7202,R-2=0.7202,都较接近于1,说明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D.W=2.086136,接近2。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说明方程f1)通过了各种检验。模型的建立是比较合理的。

可见,国家优势指数与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调查数量成正相关关系:且国家优势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遭遇的贸易摩擦调查数量就增加92.33252%。表明国家优势指数对于遭遇的贸易摩擦调查案件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可以得出,我国国家优势的增强是频遭贸易壁垒的原因,而且国家优势对于遭遇贸易摩擦调查案件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可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减少贸易摩擦的数量,但是随着我国国家优势的增强,遭遇贸易摩擦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