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堂好课别扭在哪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堂好课别扭在哪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些日子,我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内容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因式分解》第一课时。整堂课上下来中规中矩,学生训练效果较好,教学环节也较之教材安排没有大的出入。课后讲评,同行也纷纷叫好,毕竟计算课重在“实惠”。但是,晚上反思时,我却感觉上课时缺乏激情,上得挺“别扭”。到底“别扭”在哪里

【情境一】

上课伊始,我投影一个学过的计算题:375×2.8+375×4.9+375×2.3,让学生试做后展示结果,待学生回答出用乘法分配率后,让学生类比得ab+ac+ad=a(b+c+d),通过观察得出公因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多项式的公因式:(1)4x+6(2)4x2+x(3)7y2-21y,从而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而后,继续让学生指出下列各式的公因式:(1)ab2+a2b(2)3x2-6x3。正确解答后,让学生填空:(1)ab2+a2b=ab( );(2)3x2-6x3=3x2( )并总结出因式分解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

【情境二】

我先出示例1 把6a3b-9a2b2分解因式,紧接着告诉学生解答本例题分3步走:第一步,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第二步,把多项式各项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积的形式;第三步,逆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多项式的积。学生讲教师板演具体过程后总结出提取公因式法。让学生做例2把6a3b-9a2b2+3a2b分解因式,我先提醒注意原式有3项,学生练习后再一次讲评总结,并强调注意事项,投影展示给学生。做例3把-8a2b2+4a2b-2ab分解因式时,我先提醒学生提取负号,学生练习后讲评总结,并归纳出一般规律,投影展示给学生。

【困惑】

情境一结束已经用时13分钟,此时才引入课题;而情境二结束已经用时32分钟。这两个环节所花的时间明显比预设要多。掌握公因式,强调因式分解,说明提公因式法,定义讲解后必要的小练习,再加之学生的反应以及练习效果也都不错,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我的上课没有问题,那我怎么会“别扭”呢?难不成仅仅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下次再上加快速度即可?但是,上时也没感觉时间浪费在哪里。那么,如何对其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第二天一早,儿子吵着让我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讲到别的孩子们一见有一个小孩子落水,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我突然“开窍”了,何不把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引入方式等做一下调整呢?于是我把第一次的课件及练习做了适当调整,下午在另一个班级再上一遍,上下来果然不别扭了。

【情境三】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除了说明司马光从小冷静外,还说明他数学思维用得好。学生小声嘀咕:怎么会和数学有关?我解释到,这里面蕴含着数学的逆向思维。别的小朋友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是让水离开人。正因他考虑问题运用逆向思维才最终救人成功。我们前面学习了整式的乘法,如果对其运用逆向思维,就会得到一种新的运算。通过让学生回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a(b+c+d)=ab+ac+bc,我又提出将其逆运用为ab+ac+ad=a(b+c+d),从而引出“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课题。然后直接向学生说明,是每一项都含有的因式,即为公因式。接着交代今天我们学习因式分解的第一种方法: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学好它的关键是找准公因式。而后给出练习,让学生判断下列多项式的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试着找出来,并尝试因式分解:(1)4x+6(2)4x2+x(3)7y2-21y。

【情境四】

教师出示例题1,让学生找出下列各式的公因式,并尝试把它们因式分解:

(1)6a3b-9a2b2(2)6a3b-9a2b2+3a2b(3)-8a2b2+4a2b-2ab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适当纠正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同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做得不错,第(1)题做对的很多,第(2)题漏“1”的人也不多,第(3)题提出“负号”的也大有人在。再针对学生的板演记忆集中错误进行讲解。

【反思】

一、挖掘教材价值——实现用教材“教”,注重思想的形象化

众所周知,数学新课程标准由以前的“双基”变为如今的“四基”,明确提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双基”的发展,它们需要在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对比两次新课的导入,第一次上课注重“双基”,以练习引入,由数及式,过渡比较自然,多数学生也掌握不错,但部分学困生学习情绪不高。第二次上课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入,注重数学逆向思维的形象化,再加之把和数学不“搭界”的历史人物司马光巧妙结合,使得学生眼前为之一亮,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教材,而更应注重用教材“教”。数学教师立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基本思想,挖掘教材的价值所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核心概念——打破常规教法,变分散为整合,明确对比关联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初中数学教材对数学概念的要求以了解和理解为主,许多概念更是使用描述性定义。因而,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应立足于学情,重在理解与灵活运用。本节课共出现三个概念,分别是公因式、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其中教材上只是用黑体字标出公因式,并没有给予具体解释。

第一次上课时,按照教材顺序,分别在上课第3、13、32分钟讲解这三个概念。尽管学生都能够理解,并且讲解后的小练习也做得不错,但是时间过于分散,部分学生在临近下课的测验时,公式运用时有所遗忘,部分人做题时暴露出理解偏差。

第二次上课时,上课伊始便利用故事引入因式分解的概念,紧接着告知学生今天学习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并坦言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便是找对公因式。既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明白了公因式的重要性。集中对比这三个概念,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实质是学习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适当。概念教学时,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新课程倡导的“螺旋式上升”,而应立足于教材的实际,植根于学生的需要,适当打破常规,变分散为集中,加强概念的对比,找出其中的关联。

三、重视活动过程——突出学生主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价值回归

数学新课标“四基”明确提出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马云鹏教授就曾指出:“如果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看作是显性的话,那么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就具有隐性的特征。”

对比两次上课,第一次上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犯错误,总是帮学生扫平障碍。学生的当堂练习效果是好了,但由于问题没有难度,实际上是在做无谓的重复,难以提高学生能力。第二次上课则直接把三个例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先说公因式再尝试因式分解,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学生结合前面的练一练大多能够独立完成,即使有困难,通过观察分析,也容易得出相应结论。最后再针对学生的错误集中分析讨论,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如此一来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实现了数学价值的回归。

通过两次授课的实践与反思,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堂好的数学课,并不止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要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情为根本,充分挖掘教材价值,敢于突破教材的结构安排,抓好核心概念教学,重视数学学习和运用过程,灵活运用教法,从而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