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游开垦论文:生态危险评判的旅游开垦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游开垦论文:生态危险评判的旅游开垦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李群绩梅林王灵恩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源的识别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环境容量有限,任何不当的人类干扰都可能对其生态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泥林”景观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保护区在开发之前必须明确其生态风险存在何处,然而判断哪些行为会增加生态系统的风险,哪些行为会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界定

景观结构是功能研究的基础,也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根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功能、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湖泊、沼泽、盐碱地、农田、建筑用地、湿地、“泥林”和河口三角洲类。我们采用1B5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B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结合实际野外调研,绘制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图1,见封四)。

2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分析

筛选和识别主要的风险物质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根据生态风险物质的干扰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度量和权衡选取生态风险受体。

我们在景观类型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8类景观类型分成五大类,即湖泊、湿地、盐碱地、建筑用地、耕地。在进行景观类型分类过程中,我们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和河口三角洲归为湿地一类。

各类生态风险源的描述是生态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一环,各类风险源中自然风险源是难以避免的一类风险源,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深受自然风险源的影响。根据5乾安县志6和实际调研发现,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风险源,包括干旱、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源;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源,包括非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和旅游业生态风险源,见表1。

3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的暴露与危害分析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4种生态风险源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干旱是引起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的根源,干旱使湖泊水域面积不断减少,盐碱地面积不断增加。由于盐碱地土壤松散,植被覆盖率低,随着盐碱地面积的扩大,进一步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兴建,可能破坏生态景观的完整性,加上旅游者吃、住、行等方面的需求,直接导致用水量增加,噪声污染加剧,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鸟类的栖息。对这4种主要风险源,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每种生态系统暴露在风险源之下的状况各不相同。干旱影响范围较广,大布苏自然保护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都处在这种生态风险源之下,都可能出现生态系统受损的情况,而水土流失现象只对水土流失区及其附近的景观类型有影响。盐碱地生态风险源主要影响鸟类栖息环境和加剧水土流失。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活动、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能破坏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由于各风险源在不同的分布区有不同的影响强度,因此不同的景观类型面临的风险强度不尽相同。

4生态终点的确定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表征大布苏自然保护区5种景观类型受到风险源干扰后可能出现的损害情况,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中关键的一步。选择的指标既能反映危害与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又具有直观性,能准确反映保护区内各景观生态类型受到干扰程度的大小,因此本文选择了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分析。

主要有:¹生态弹性度指数分析。生态弹性度是指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及其抵抗各种压力与扰动能力的大小,生态弹性度的大小反映特定生态环境系统的缓冲与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系统组成越复杂多样,各构成类型的健康与安全状况就越好,系统的弹性范围就越大。一种景观类型的生态弹性度指数越大,说明这种景观对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大,遭受损害后的恢复能力越强,可用下述模型定量化地表示系统的生态弹性度指数:ECO=Vi@Si@Pi;Vi=Mi/M。式中,ECO为生态弹性度指数,Si为每种景观的面积比例,Vi为i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为整个区域内的物种数,Mi为i类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Pi为弹性分值,由专家分别进行打分。

其中,生物多样性指数Vi=Ni/N。式中,Ni为i类生境中鸟类种数,N为整个研究区域鸟类种数。根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现有资料,结合专家分析,上述5种景观类型(耕地、湖泊、湿地、建设用地、盐碱荒草地)符合专家意见。经专家认真讨论,将湿地、湖泊、耕地、建设用地、盐碱荒草地5种景观类型分别赋予弹性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同时,以生境鸟类数作为衡量其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指标,5种景观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见表2和表3。º干扰度和自然度分析。干扰强度表示人类的干扰作用。干扰强度小,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因此该指标对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干扰强度用单位面积生态景观类型内的廊道(道路、人工沟渠)长度来表示。自然度越大,生态景观类型的生态意义就越大。公式为:Wi=Li“Si。式中,Wi为i类生态景观受干扰程度,Li为i类生态景观内廊道(公路、铁路、堤坝、沟渠、栈道的总长度),Si为i类生态景观总面积。

干扰强度与生态景观自然度成负相关,计算公式为:Zi=1/Wi。式中,Zi为生态景观自然度。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干扰强度与自然度指数分析结果见表4。»生态环境脆弱度分析。生态环境脆弱度是对生态环境自恢复能力的一种度量,反映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建立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5种景观类型中,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排序依次是盐碱荒草地、湿地、湖泊、耕地、建设用地,其排序值为5、4、3、2、1,排序后进行分析处理,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见表5。¼生态指数分析。测量生态指数的指标有物种保护指数(Xi)、生物多样性指数(Vi)、干扰强度(Wi)和自然度(Zi)。根据公式计算出Xi、Vi、Zi等指标之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生态指数:Ei=aXi+bVi+cZi。式中,a,b,c是指标权重。

结合专家分析和实际调研,我们认为物种保护最重要,其次是物种多样性和自然度,赋值为a=0.6、b=0.3、c=0.1,计算出各生态系统的物种重要性指数、生态指数,分别见表6和表7。½生态损失度指数分析。生态损失度指数是指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和脆弱度指数的综合,在相同风险下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损失度是不同的。其生态损失度指数计算公式为:Di=Ei@Fi。式中,Di为i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损失度指数,Ei为i类生态系统生态指数,Fi为i类生态系统的脆弱度指数。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损失度指数,见表7。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估

通过受体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和危害分析,综合评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情况,从而可以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2””1年和2””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表8)来表征生态风险,得到吉林省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变化情况。2004)2011年,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增加了4.42km2;湖泊面积减少了9.226km2,湖泊水面变化幅度最大;盐碱荒草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但是盐碱荒草地中的盐碱地面积进一步增加,荒草地的面积进一步减少,盐碱化趋势仍然较明显;耕地面积增加了2.929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41km2。从数据中发现,湖泊面积一直在减少,减少的幅度最大。湖泊水面减少的区域取而代之的是芦苇湿地和盐碱地,以芦苇湿地为主。由于芦苇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是这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这样有利于保护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湖泊水面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当地干旱气候所造成的,湖泊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这五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居第三位。

综合考虑,将湖泊定位为二级风险区域。芦苇收割是当地居民的一项经济活动,芦苇收割行为影响到了鸟类栖息地的安全,而大布苏湖属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将该区域定位为二级风险区。盐碱荒草地面积变化不大,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盐碱荒草地区兴建旅游道路,该风险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开发策略能将生态风险降到最低。而该区域的生态损失度指数在5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居第三位,生态损失度相对较小。综合考虑,将盐碱荒草地定义为二级生态风险区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耕地面积增加部分来自盐碱荒草地,当地居民开垦不当,将导致土地退化,甚至沙化。耕地区域处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都集中于此,旅游活动影响最大,再加上农田耕种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用水,干旱生态风险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将该区域定义为一级生态风险区。“泥林”景观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又备受旅游者关注,因此将该区域定义为一级风险区;其他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为低生态风险区(图2,见封四)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对策

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全球旅游热点,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自然保护区内更是如此。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自然保护区的造血功能,还能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维护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1一级风险区的旅游开发对策

通过对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分析,我们认为耕地区、“泥林”景观区为一级风险区。根据一级风险区的实际状况,本文分析了主要应采取措施:#1038#一是政府引导,合理开发,规避人为生态风险。一级生态风险区处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最外层,景观主要以耕地为主,保护物种数量适中。在整个大布苏自然保护区规划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居民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利益矛盾,合理调配土地使用方式,尽可能少占用农民耕地。同时,政府在兴建旅游基础设施时应科学规划,把对耕地的生态干扰降到最低。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在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兴建水利设施,保证作物的正常需水量,减少干旱风险。从表8中可见,近几年耕地面积一直在增加,由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普遍干旱,盐碱地较多,在耕地开发的过程中已出现耕地退化成裸地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完整性,更影响了旅游者的视觉美感。因此,当地居民要合理利用耕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对节水工程建设,减轻干旱灾害,充分发挥增产潜力。同时,在农田中引入生态缓冲区,使耕地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增强对农田系统的保护,使耕地景观成为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检测,严格控制人类活动。“泥林”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国内外专家对“泥林”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泥林”生态监测工作,建立监测站点,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放牧行为。科学测算“泥林”游览区的环境容量,限制游人数量,以防止对脆弱的“泥林”景观造成破坏。加强化石的保护与开发,“泥林”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化石产地,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能提供研究古生态环境的重要线索。针对“泥林”地区环境的脆弱性和科考的重要性,在进行“泥林”古生物化石挖掘的过程中要保护“泥林”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由政府牵头,使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将“泥林”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开发过程中,加强保护,防止居民因利益而非法挖掘。增加植被覆盖率,疏导暴雨急流,遏制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之一,而“泥林”景观的形成与地面的潜蚀和侵蚀是分不开的。“泥林”景观区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大布苏自然保护区降水集中,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要增加植被覆盖率,尤其是在“泥林”景观区的化石产地要建立永久性标志与围栏,集中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减少水土流失。针对降水集中,采取暴雨急流疏导工程,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三是构建景区的分流体系,缓解景区生态压力。由于农田区域属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人类活动比缓冲区和核心区多,而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是乾安县旅游活动开展较早的区域,加上优质的旅游资源,势必迎来大量游客。大布苏自然保护区要建立景区分流体系,与吉林省西部其他旅游景点互动,如白城的向海、前郭的查干湖、乾安的花敖泡等景点,通过景点之间的互动,减轻保护区的生态压力。

2二级生态风险区的旅游开发对策

二级生态风险区主要是指盐碱地、湖泊和湖泊中的湿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抗盐碱植被研究,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成立专门的盐碱地研究小组,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盐碱地研究,根据自然保护区盐碱地的特性,增加抗盐碱的植被,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同时,给盐碱地一个充裕的生态恢复时间,逐渐增加盐碱地的生态活力。

二是道路修建应无损于生态,减少生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可达性建设关系紧密。对旅游者来说,旅游交通是连接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桥梁”,交通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交通道路设计不但能很好地把各个景点串联起来,而且还能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步行道时,要充分考虑盐碱地的实际,在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基础上修建新的步行道。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重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的交互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流通,尽可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是合理规划芦苇收割工作,规范居民收割行为。在大布苏湖中的湿地上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根据2001—2007年的数据发现,芦苇湿地面积一直在增加,这对含蓄水源、保护鸟类栖息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芦苇湿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的芦苇收割将影响鸟类聚居。为了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政府部门要主动引导,根据鸟类的聚居习惯合理收割芦苇,降低人类对鸟类的影响。此外,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在兴建旅游区道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因此应建立隔音带或装配消声系统,降低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要运出自然保护区,防止固体废弃物影响整体生态景观。

结语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几十年兴起并逐渐得到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布苏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评价,得出以下结论:¹依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现状和景观类型,将湿地、湖泊、盐碱荒草地、耕地、建设用地5种景观类型作为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º根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风险评价,确定干旱、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人类活动4类主要生态风险源。其中,正确地引导人类活动,降低环境影响成为降低生态风险的关键。»确定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策略,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开展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形式,最终实现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