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主客移位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主客移位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主客移位法”就是作者要表一种情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想象,从对方着笔,或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总之,“主客移位法”的运用能使诗歌隽永含蓄,意味绵长。

关键词:主客移位法;想象;对方;移情于物;卷耳;王维;杜甫;戎昱

“主客移位法”就是作者要表一种情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想象,从对方着笔,或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源出于《诗经―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嗟我怀人,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以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

这是一首思妇怀人诗。这位思妇在采摘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她出门在外的丈夫。这首诗在写女主人公对她丈夫思念时,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想象,想象她丈夫在“实彼周行”的途中,在“陟彼崔嵬”“陟彼高冈”所遇到的重重困难,通过“我马矣”“我仆矣”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深情。“卷耳”诗“主客移位”表现手法的运用,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诗人王维、高适、杜甫等人运用这种手法写出了璀璨的篇章。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杰作。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佳节对家乡兄弟们的思念。前两句正面叙述,写自己的处境:一是在“异乡”,远离故乡亲人;二是“为异客”,周围环境陌生;三是一身独处,别无亲人;四是适“逢佳节”,更触动愁绪。通过层层铺垫,于是就顺理成章地点出了“倍思亲”的主题。后两句根据往年过重阳节兄弟情亲的回忆,转入写想象中此日登高而且头插茱萸了吧,可是也就在遍插茱萸于每个人头上时,他们发现少了一个人――哥哥王维。于是大家一齐回忆起此日哥哥在时的情景而深深地怀念起他来。作者通过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兄弟的思念。王维的这首诗影响很大。高适作《除夕》诗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则属同一机杼。白居易作《至夜思亲》诗说:“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则有异工同曲之妙。

如果说王维的这首诗是这方面诗的杰作的话,那么杜甫的《月夜》则是典范。现在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月夜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

诗人身在长安,望月有怀,但入手却从对面州着笔,反写一层。“独看”二字,一篇之眼。三四句接着写“独看”:说儿子尚幼小,不解看月思人。既不会想到身在沦陷长安的父亲,也不理解他们的母亲对月想念长安亲人的心境。闺中对月怀人,已是可悲,小儿女未解忆父,且不解其母所忆,更是可悲。如此独看,真可谓力透纸背。五六句写闺中望月之久,所以鬓发已湿而玉臂觉寒。写望月之久,则写忆夫之深,而实则是写自己的思念不尽。诗人通过想象,从对方着笔的写法,使诗蓄藉深远,意味无穷。

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更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这首诗送别的不是人,而是诗人因移家而与“湖上亭”作别。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因移家离别湖上亭依依难舍的深情。但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想象,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来加以表现。首句用一个“好”字表达了对湖上亭由衷的赞美。第二句写柳条藤蔓,第三四句写黄莺。作者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它们以人的性情。“柳条藤蔓”也会“系离情”。“系”字既写出了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念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黄莺”因久住浑相识,也四五声的频啼。“啼”

字既合乎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物又如此,人何以堪,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湖上亭依依难舍的深情。

总之,“主客移位法”的运用能使诗歌隽永含蓄,意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