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整合让课程由“树”成“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合让课程由“树”成“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成都市娇子小学一直致力于课程研究,通过整合课程不再是一颗颗毫无关联的“树”,而是变成一片资源丰富的“森林”。

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整合

学校课程是实现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最为关键的环节。2004年,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孩子成长的需求、学校发展的趋势,我们确立了“博雅教育”办学理念。这里的“博”指基础厚、能力强,主要是通过小学基础教育,使孩子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雅”表现为品质正、气质雅,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文素养。

在“博雅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围绕学校的目标与价值系统、育人与培养系统,确定了“育少年之君子”的人才培养目标。“少年之君子”必须整合在课程目标中,才能够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将培养目标进行转化,将“育少年之君子”转化为培养具有“全面与个性”“综合与特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综合发展的娇子娃娃的课程目标,这就让培养目标的达成有了落脚点。

培养模式与课程结构的整合

在清晰诠释“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后,我们根据“少年之君子”的特质,确定了“广博+雅正”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广博+雅正”来展开。我们依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根据课程整合的不同侧重、程度和类型,创新性地提出了“1+X”课程群结构(见下图)。

“1”指国家课程,即基础课程中的九大学科领域课程,主要指基础课程内容横纵整合,主要指向学生全面、基础的发展。

“X”是根据整合程度的递进性将课程分成拓展课程、融合课程、创生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整合,主要指向学生独特个性、多元的发展。

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整合

当“1+X”课程群结构清晰后,课程实施就成为推动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环节。我们将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进行有效整合,以创生课程中的《蜀蚕吐绣》课程为例来说明。

《蜀蚕吐绣》课程的萌芽与发展经历了四个春秋,如同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诞生于国家课程《科学》课的“养蚕”内容,在不同学科老师的共同养育下茁壮成长,深入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就是提供给它的有机养料。在陪着它共同走向成熟的旅程中,我们又将探究引向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向学生渗透文化的意义,使它的生命更显厚重。既然这个创生课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那它的教育内容与培育目标又是如何巧妙地与国家课程并行不悖,却又各司其职地运用在其中呢?各个学科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

语文学科—养蚕伊始,孩子们收集、诵读咏蚕儿歌、诗词、文章,初步感受我国的蚕桑文化;春暖花开时节,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亲历养蚕过程,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撰写出精彩、生动的观察日记。在饲养蚕的活动中,孩子们感悟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美术学科—孩子们展开联想,用画笔绘制出一幅幅生动、充满童趣的画面。孩子们还利用蚕茧制作富有民俗风格的工艺品、绣制蜀绣作品,这些作品创作感十足,真可谓是幅幅有特色、件件都可喜。

音乐学科—蚕宝宝从出生到成长再到“化茧成蝶”,短短的生命历程如此精彩,孩子们在舞蹈教师的带领下进入艺术的世界,通过他们的歌声和肢体语言来诠释蚕的一生。

信息技术学科—孩子们利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到的本领,运用word软件、网页制作技术,制成电子小报。

但仅仅只有学科知识的学习,仍然离我们追求的让孩子进行有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学习还有距离。因此我们对课程类型进行了再次调整,融合课程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蚕茧除了可以制作蚕茧工艺品,抽丝剥茧之后,一缕缕精美的丝线还可以织成精美绝伦的丝绸、绣出美妙的图案。于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视野,我们带领他们走出课堂,到大千世界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孩子们游锦里,看专业人员如何抽丝剥茧,制作蚕丝被;参观蜀锦织绣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引领下一同寻找蜀中锦绣几千年的足迹,感受家乡成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创生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让孩子们探索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共融。

《蜀蚕吐绣》课程建立了一个网状通达式的学习环境,让原本一个“点”状的学科教学,连成一个“面”。这种网状的主题式跨学科学习,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孩子静听的学习转变为孩子自主地观察、饲养、搜集信息、展示成果;由封闭的、单独学习转变为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由单一的接受结论的学习转变为在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去获得知识。正是有了这样的转变,孩子们更有机会敞开心灵去接触、体验,用心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

在课程整合的道路上,我们从点滴做起,也有了点滴收获。我们将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一直走下去。我们相信:前方的路不管有多长,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蒲春燕,成都市娇子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