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快乐阅读?轻松习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快乐阅读?轻松习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

下午第一节课是作文课,我满心欢喜地捧着作文本来到教室。几个孩子正在跳皮筋,看见我来了,一副为难的神情,说:“唉,又要上作文课了……”从孩子的语气和表情中,我感觉他们一点儿也不喜欢写作。“为什么呢?”我顺势问道。“总觉得没内容好写。前几次作文课写报道,根据课文采访录音写作文,写家乡的秋天等,一点儿也没意思。”

孩子的一席话,在我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想起几天前的一次习作训练――写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件事,结果全班40位学生有30多位写生病住院时妈妈如何照顾自己,这真是习作的悲哀。细细琢磨,我们这册语文书上的习作内容大多远离孩子的生活,吸引不了孩子的眼球,更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于是雷同的事例、虚假的情感频频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逐渐缺少了写作热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想,孩子不是正对课外阅读大感兴趣吗?如今,书香班级、书友队等正在我们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们捧着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我何不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写作素材,让孩子轻轻松松走进作文中呢?对,就从《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开始吧!

【案例及分析】

(《走近马小跳》习作教学实录)

一、评述人物,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读了一套很有意思的书――《淘气包马小跳》。在这本书中,你最喜欢谁?最讨厌谁?最羡慕谁?最想和谁交朋友?

(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喜欢马小跳,因为他很诚实,做事从不推卸责任;有的羡慕夏林果,因为她心眼好,跳芭蕾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让人着迷,并且她乐于助人,从不高傲;有的讨厌丁文涛,因为他有时对人很冷淡,喜欢故作清高……)

【评:学生通过对书中人物的自由评述,有重点地回顾了书中情节。这种争论式的回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上课一开始便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习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表演情节,积累素材

师:看来,书中的人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愿意把其中的某些情节表演出来吗?

(师生共同讨论演出剧目《蚂蚁和鸡的比喻》,确定演出人员:马小跳、夏林果、丁文涛、林子聪、毛超、张达、唐飞;老师当导演,其他学生当观众。)

师:好,一切准备就绪,咱们的电影《走近马小跳之蚂蚁和鸡的比喻》就要开拍了。小演员们可以在演出中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把你喜欢的人物演得更加活灵活现。

【评:当小演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把习作指导课推向了高潮。每一位学生都是演员兼导演,共同出谋划策,从文字中寻找表演的依据。学生还根据情节进行了自己的想象,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亮点。课堂上,学生们又一次走近了文本,细细咀嚼文字,处处迸发着学生们思维的火花,洋溢着合作的快乐。】

三、讨论演技,口头作文

师:演员们的演出真令人大开眼界,丁文涛的冷漠很真实;马小跳活灵活现,真是调皮……那么,谁演得最好呢?

生1:我觉得林子聪演得最好。你看他说话时高傲的样子,故意用手指托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旁若无人地整理领结,把林子聪的性格全部表现出来了。

生2:我也同意。林子聪说话的时候趾高气扬,手一摆,头一扬,把满不在乎的神情演出来了。

生3:我认为马小跳演得也不错,虽然这个角色最难演,但演员把马小跳开始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迷惑神情和后来的满腔怒火演得很专业,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形。

生4:毛超演得也不错,他在夏林果面前真有点卖弄的样子。

师:下面的观众觉得怎么样呢?

生:我们都被演员的表演逗乐了。有的同学笑得趴在了桌上,有的同学笑出了眼泪,有的甚至笑得滚到了地上。

【评:“谁演得最好?”教师趁学生意犹未尽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丝毫不着习作的痕迹,减轻了孩子习作的畏惧心理。为了阐述自己的见解,由平时的“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学生顿增倾吐欲望。同时,教师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在课堂上掀起了又一轮的辩论高潮。在学生的叙述中,“描写不够具体”的顽疾迎刃而解,扫除了学生习作中的最大障碍。】

四、创编故事,激发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演得真不错。其实,精彩的故事还不止这些,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杨红樱阿姨没写出来,等着同学们去创造、想象呢!

师(学生思考片刻后,启发):比如夏林果来到咱们班会怎样呢?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了马小跳,会跟他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学生在老师的激发下,情绪很激动,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如果夏林果来到了我们班,她一定穿着天鹅绒的连衣裙,婀娜多姿地走过来,我们肯定争着让她签名留念;有的说如果在路上遇见了马小跳,一定要给他提些建议,让他不要再这么贪玩了,而应该多放些时间在学习上。学生的发言还在继续,其他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跃跃欲试,也想一吐为快。)

【评:创编故事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说,解决了习作没有内容可写的烦恼。在创编故事的激发下,孩子有太多的内容想表达;在以读促写的指导下,孩子活用文本,习作资源无处不在。】

五、分享故事,水到渠成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你们的表演真精彩,愿意把表演的内容写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生(大声地):愿意!

师:你们发挥了想象,创编的故事很有趣,很精彩。你们愿意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吗?

生(大声地):愿意!

师:那就拿起笔,记下这段快乐时光吧!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写作文。)

【评: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再也不怕写作文了,写作文成了快乐的旅程,成了内心向往的幸福之路。】

有了课外阅读材料的支撑,学生再也不愁作文了,他们快乐地读着,似乎有着倾吐不完的写作热情。读完梅子涵《女儿的故事》后,孩子们快乐地写下了《我的档案》《我小时候的故事》等;读完《时代广场的蟋蟀》后,孩子们写下了《唱响友谊之歌》《友谊地久天长》的感言;读完《夏洛的网》后,《谁是我的夏洛》《羡慕威尔伯》等倾泻于孩子的笔端……学生读着、写着、思考着,走进了轻松快乐的习作

【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文,书面为文,文本为语。”作文就是说话,就是有条理、有目的地说话,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如果把习作封闭于课堂,封闭于语文教材上的习作训练,那就意味着把孩子压制在了僵硬、单调的词句下面,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作文产生畏惧情绪。

卢梭告诫我们:“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热情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教师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入手,从中挑选孩子喜欢的话题,让孩子说最想说的话,写最想写的东西,抒最真挚的情感,体会写作的乐趣。唯有“情动于中”,才能 “形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