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PP为什么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PP为什么这样红”针对的是,为什么是APP红,而不是别的红。具体是指:移动互联网为什么是平台应用分离的APP红,而不是以往的平台应用不分的一体化经营红火。
这涉及的是互联网的天下大势。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大势,就是分享型经济。是分享型经济这个大势,让APP红。
分享型经济不光是2013年世界IT界的第一主题,而且是互联网经济的永久主题。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涓涓细流,从平台化到云计算,最终汇集成了这股宏流。也可以说是互联网由此找到了自己的根子。APP只是这个根上开出的花。根深,因此花红。
为什么说APP是因分享型经济而红呢?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分享型经济是什么。分享型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把经济锯成两半,一半免费,一半收费(两半都免费叫共享,不叫分享)。免费的一半,也就是分享型经济中分享的那一半,在术语中叫固定投入,可以在分享的时候不向使用者不收钱;收费的一半,是(分享方对应用方)按使用收费,(应用方对顾客)按服务收钱的一半,在术语中叫边际投入。前者叫平台,后者就是所谓APP。对前者的投入是重资产投入,对后者的投入是轻资产投入。
平台与应用的分离,本质上是对财产的归属与对财产的利用的分离。马上验算一下:SaaS前一个S(软件)不收费,是在财产归属上分享;后一个S(服务)收费,是在财产利用上收费(即按使用收费,按服务收费)。
所以APP是有特指的。是指平台与应用分离条件下的应用。如果只是望文生义,当作一般应用(平台与应用不分的应用),就不会明白她为什么红。
为什么平分与应用分离后的应用火起来,而分离前的应用火不起来呢?它是由网上经济与网下经济的根本区别造成的。网上经济主要特点是资产可复制;而网下经济资产不可复制。在网下,平台与应用分不分,财产归属权与利用权不分,没有太大区别。比如,租房子,房子的归属权是房东的,但可以把利用权给予租户,财产的使用只能产生一次效益,租给别人,房东自己就不能同时再住。这是由于房子不可复制。但在网上,如果房子可以反复复制(比如阿里巴巴把虚拟店铺像孙悟空吹汗毛样反复复制给无数网主),区分平台与应用,区分财产归属权与利用权,区别就太大了。好比租房子可以把一套房子反复租给无穷多的人,收无穷多的租子。这就是人类第二次浪潮与人类第三次浪潮之间的根本区别。
对APP的开发者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原来赚钱,必须重资产与轻资产一起投,又要投入厂房店铺,又要投入人力。现在,厂房店铺(如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的归属者把它的使用权全分享给自己“白用”,自己只需要轻资产运作(具体到APP开发者来说,就是只要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作为唯一投入),就可以低门槛发家致富,何乐而不为?规则也公平合理,“白用”重资产如果不赚钱,不交租赁费;如果赚钱,从赚的钱中三七分成(给重资产归属权一方30%,自己得70%)。拥有重资产归属权的一方,免费“白送”生产资料的好处,一是可以获得大量租金,如果租金超过自己干应用所得(只要APP开发者足够多,多到其中的成功者上缴的30%租金之和,超过自己干上缴的100%),就值得分享;二是可以回避风险,APP的风险较大,让轻资产运作者替自己分担风险是不错的主意。
这就是风靡全球的“以租代买”模式,它是云计算这种技术,照在商业这面镜子中的影子。云计算代表的是分享型经济中人与自然关系,以租代买代表的是分享型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互联网技术革命演化成商业革命,说简单也简单,就这么点事。除了经济学家不懂,几乎所有会赚钱的人都开始懂了。
这样的APP为什么红?
明白了这个所以然,另一个困惑人们的谜题也就不难解了。这个谜题是,为什么是这样的APP火,而不是那样的APP火?套进这个公式,比如可以问,为什么是android的APP火,而不是iOS的APP火(反过来问也是同一个问题)?
人们在看APP榜单时,自然会涌现出上述问题。APP开发者肯定希望知道该跟谁站队更有前途。从专业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抓住一个关键,就是HTML5。
HTML5是左右APP趋势的背后的手。抓住主脉,不等于说马上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得出结论还需要结合具体条件。由于近期、中期和远期这种条件不同,结论很可能不同。但不抓住主脉,就摸不到APP的头脑,
观察APP的异同,如果把眼光只放在APP本身,你怎么也不会看出门道来。根据前面所说的所以然,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看APP所依附的平台,也就是透过轻资产去看重资产,把重资产的走向看清楚,才能把其中的局看清楚。
iOS系(或者类似iOS的封闭系统)的APP,在性质上统称为本地APP。与它的大对角并非android下的APP,而是彻底开放的WEB App。国人经常目光短浅到只看这六个月的APP,凭“眼见为实”来判断问题。但“鼠目”决定了,只能有“寸光”。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微放得比老鼠远一点,就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其中门道。本文因为不是专题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只谈谈判断问题的思路。
我认为,封闭式平台的APP如果要火,条件应是HTML5持续走弱。HTML5现在确实还正处在起飞前的艰苦奋斗中,因此才有苹果开发平台的相对繁荣,才会有微软这样的折中路线在市场上的大受欢迎。从眼前看,对iOS威胁最大的似乎是android,其实不是。iOS系APP的弱点在于,只有少数特别火的APP受益较大,而大多数长尾型APP都当了他人成功的分母。这与淘宝商城遇到的问题一模一样。Android并非这一巨大空当的有力攻击者,因为他自己还受适配问题的困扰。HTML5成熟的标志,要在技术平台成熟后,看其ASP平台的成熟。它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因小而美,什么时候算成熟。到那个时候,我们的APP排行榜将不再是少数几个,而是像长尾一样,无限可分。这需要时间,但需要很长时间的成功,往往是大的成功。我倒是看好中国人的努力,百度,也许还有其他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新兴力量,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持下,具有端的情境计算力的APP,会笑到最后。
从分享型经济的角度看,赢的APP,最终要在平台上,具有支持范围报酬递增的技术和商业能力。它让APP赢的那个点,在低成本差异化上。对应感觉,是具有复杂条件下的灵巧特征。
将来的APP为什么红?
随着分享型经济的深入,APP还会有出乎近两年人们意料的赚更大钱的机会出现。
在目前“寸光”的亮度下,照耀出来的商业机会,往往只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互联网商业应用领域的机会。这些机会不可谓不大,但同未来的大机会相比,它只是沧海一粟。
未来的APP会超出互联网产业这个圈,进入到各行各业。变成各行各业的APP。目前我们在APP榜单中所见的理财金融类APP、打车类APP包括企业移动APP等,都将是未来这方面成功者的先驱。
今天这类APP的成功,与从它们之中演化出的未来成功之间,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同。今天的APP,即使成功,也只是所在行业中局部的小业务、是锦上添花的成功;未来的APP,将重新定义所在行业的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未来的APP将重新定义企业与行业的边界,使个人充分参与到商业中来。一个雏形,就是现在不起眼的创客。不要认为创客是使用APP的人,创客本身就是所在行业的APP。将来,使用APP成为一件小事,整个经济成为平台型经济,或者叫APP经济(因为它们是同一件事情相对的两半)。直接出售APP赚钱的人(也就是现在的人)会变成在大数据支持下把APP的原理用于企业转型、行业转型从而能够从“情境定价”中赚钱的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场景:各行各业的固定资本构成中,物质投入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而数字化平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当高过50%以后,固定资产的性质,就会从总体上不可分享,变为总体上可分享。这势必导致各行各业都同时发生大地震,率先抢占可复制资产高地的90后、00后、10后,会一夜间把人类的资产分享给所有的10后、20后、30后这些再也不用去工厂商店上班的创客。他们租赁可复制的平台、开发工具,靠一对一精准服务,提供高附加值的客户体验,而把人类50%以上的钱装进自己腰包。因为无论在一个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还是一国的GDP价值构成中,实体功能的价值总量虽比现在还要高,但只占10%左右(因为制造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人们在家就可3D打印);标准化的价值总量虽比现在还要高,但也只占不过20-30%左右(表现为各实体经济的收入规模还在上升,但利润越来越趋缓);而高收入人类为体验肯支付的价值,要占50%以上(70%-80%)。与一国GDP的50%比较起来,现在APP赚的这点钱还算回事吗?
未来的APP你很难叫他作什么名字,它将是由新新人类创造出来的。这种新新人类的样式,在现实中,有一个可以直接看到的,就是海尔的“人人都是CEO”的模式。与海尔现在的模式不同的是,那时的“人人”都将在家办公,而非在公司上班。那时的APP与现在也不同,我们现在只是拿着APP直接用,将来APP是一种渗透在生活与生产中的结构,其特点与复杂系统中的分形结构高度相似。所以那时的APP营造者不光要考虑软件、服务这些事情,将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体验创造本身。
举例子来说,将来的房地产商不会花几十万元雇那些长着漂亮脸蛋子的花花姑娘,因为他把营业厅前移了,不再用营业厅美女招揽生意。每个人的手机就是一个营业厅,与顾客贴心的程度只有不到一厘米,人单合一只需要一微秒,将比价服务、咨询服务、定制服务等,都化解在APP前端,到营业厅时就只剩下签单画押一件事了。
思考下来,移动互联网使APP火起来,背后实际是对商业的端的能力的解放。端是最靠近客户的地方,从生活方式来说,端是人们的体验发生的界面,即体与验之间的中介。客户界面,成为人们的意义空间的附着地。任何活动,如果不讲究端,就与用户总是隔着一层;反过来说,用户如果不借助于端,也无从找到自己,他会把APP当作照斯芬克斯之谜的镜子。从生产方式来说,客户是唯一能开除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全体员工的人,用APP武装起来的端,将是一个分布式全员响应客户的复杂系统。那么衡量APP好坏的标准,将不再是效率,而是效能。也就是快速、准确、经济地瞄准目标做功的能力,是实现低成本应对复杂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