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理财产品的三大典型误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理财产品的三大典型误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上理财产品的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给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为他们选择产品带来了难度,投资者对产品收益率和投资飙险的误读也随之产生。

市场上理财产品的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给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为他们选择产品带来了难度,投资者对产品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的误读也随之产生。

从记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投资者对产品的误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结构性理财产品高收益的特质,使得投资者对这一类型的投资青睐有加。很多理财产品在发售时,也是以“最高预期收益”作为产品推广的最大亮点。预期收益越高,越容易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这也使得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产生了误读。认真研究一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你就不难发现,有时候预期最高收益率要真正实现,其难度实在是很大的。

如在今年所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银行齐刷刷地盯上了境外股票市场,投资收益间接地与境外股票挂钩是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此类型的产品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预期最高收益率。

以上半年所发行的一款挂钩境外股票的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挂钩的是3只银行H股的表现,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15%。但是15%的年收益率能否实现呢?产品说明书中规定,在到期日前的3个观察日内,银行根据这3个观察日内的各股的平均价格,与期初定价相比,确定出“表现最好的股票”和“表现最逊色的股票”,然后将两只股票在这3个观察日内平均涨幅相减,得到一个差值。投资者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就等于15%减去这个差值。

由此可见,对投资者来说,最有利的情况就是最终选出的两只股票,在观察期内的涨幅完全相同,那么差值为0,该计划就可以实现15%的最高收益。不过,要达到这一条件的机会究竟有多少?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碰碰运气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务必向投资者提示产品的风险,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追求一定收益的同时,往往也希望自己的投资可以做到保本,而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则倾向于追求高收益并冒损失本金的风险。

不过,在一些理财产品的设计中,保本与非保本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清晰,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前多做功课,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深入的了解。

就如前文中欧先生所希望投资的那款理财产品,采用的是可转换性设置。A计划是一款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所挂钩的股票走强的投资环境下,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当股票走势不如预期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转换为没有保本和止损设置的B计划。对于欧先生这样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对产品介绍断章取义,只看到A计划中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设置而忽略了B计划,就可能带来本金损失。

在其他一些理财产品中,对于“保本”和“非保本”的界定也有一些模糊化的趋势。比如某产品推出的时候使用的是类似于“92%保本”这样的字眼,一些投资者可能就会犯了迷糊,到底是保本还是不保本呢?其实,对于保本型产品的严格定义是100%的本金保障,但是此类产品为了达到保本的目的,产品的收益率就会受到影响。针对投资者追求高收益,又不希望本金受到太大损失的心理,局部保本的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例如“92%保本”的含义就是产品会有侵蚀本金的可能,但是银行设置了一道8%的止损线。即当产品的实际本金损失超过8%时,银行就会把8%作为投资者的亏损底线,待产品到期后将投资者本金的92%返还到投资者账户。如果投资者选择这样的产品,就要实际地考量自己是否能接受可能发生的部分本金损失了。

在一些新发的理财产品中,尤其是对可能的收益率作出较高预期的理财产品,“补充性条款”也逐渐加入到了产品的说明书中。对于习惯于抱着“我投资,我收益”观念的投资者来说,补充性条款中对于报酬提取条件的细节设定,往往容易被他们所忽视。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近期所发售的一款银行信托理财计划,这一理财计划的主要投向是国内股票、股指期货等其他风险性金融工具以及银行存款、债券、新股申购、银行提供信用增级的信贷资产等。产品的收益是以2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作为比较基准。但由于产品偏向于证券投资,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预期。

不过,在这款产品中,对于管理费和报酬提取条款的规定就值得投资者重视了。如产品的认购费是以理财本金的0.5%为标准,从信托资产中均匀计提。除此之外,参与这一计划还要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年固定管理费率为1%。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者要投资这个两年期的产品,需要收取的管理费和认购费就达到了投资本金的2.5%。超过2.5%以上的收益才是投资者真正可以获得的。

而且,在这一产品中还引入了报酬提取的条款,也就是说当产品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超出的部分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出来,交给银行和信托公司。

按照这样的报酬提取条款,当产品的收益率越高,投资者需要被提取的业绩分成也就有所增长,实际收益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