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展地理活动的意义、现状和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展地理活动的意义、现状和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活动的开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寻求突破之道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现状;意义;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建构高效的活动,活动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和体现。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体验性活动(如地理游戏)、专题研讨(如地理小论文)、实践活动(如乡土调查)等。活动是师生多元互动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主动实践,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

一、意义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走进自然,接触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地理活动中的许多技能,如地图绘制、计算机操作等能使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乡土地理活动还能密切联系当地的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良好途径。学生在活动中也会面临困难。如气象观测,必须坚持不懈;调查人口状况,必须深入社会等,这需要学生具有坚韧的品质。

(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许多地理现象需要运用手段来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如绘制地形图,进行气象观测、环境质量监测,以及地理模型制作等。学生活动时能不断地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深入观察,丰富感性知识,也能深化理性知识,锻炼地理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三)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活动,涉及的知识量多面广,涉及的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性思维的现实素材和可能。例如,探究某地区小气候的成因,用教材知识的一般规律难以很好地解释,而必须通过实地考察,联系当地实际来探寻特殊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地理活动,开展乡土地理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萌生热爱乡土之情,并进而延伸到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学生通过调查、考察等实践活动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可强化他们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现状

(一)目的性模糊

有的活动只求形式,内容肤浅,目的性不强。笔者曾观摩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根据课前的预习谈论我国东西部的差异。学生参与性很高,多名学生先后走上讲台,展示介绍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教师露出满意之神,并加以渲染我国的大好河山……这一活动耗时过长,主干知识教学却只能一略而过。此活动表面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但能否真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是个未知数,最大败笔在于没有深入触及本堂课的地理智能目标,没有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保证,活动是低效的。

(二)组织性不严

不少活动组织随意,不严谨。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课中,教师喜欢设计如下的活动:请学生站在前面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学生模拟地球自转,摇头晃脑的动作很易引起哄堂笑声。其实,此活动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地球是个椭球体,其自转又是倾斜的,人身是难以准确模拟的。这类活动,华而不实,没有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策略

(一)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活动须通过主体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才能完成。在设计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从活动的组织安排、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多方面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提供有利的时空条件,强化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提高教师指导活动的有效性。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能否定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开展的地理活动要有层次和弹性,使每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参与,体验成功。

2.开放性原则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它是一个复杂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系统。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发展变化更是明显。所以,活动要最大可能地以开放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抛开固有条框的约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3.情感性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地理活动既要让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成人。

(二)做法

1.开发活动课程资源

地理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经常要搜集和积累鲜活的地理素材,要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关注地理事物,从中选择恰当的、符合学生需求的信息作为活动资源。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组织和调控,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活动。

2.运用案例,学会方法

通过个案活动的分析达到普遍的规律和方法。利用教材的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实践技巧,从个别活动推知一般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主完成活动任务。在开展具体实际的活动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决策、积极解决问题的状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做到高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接受合理的活动任务,要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活动时间内有所收获。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发展等综合性很强、多学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活动。开展这类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体综合和系统分析,要注意处理好主干知识与辅助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时既能考虑得比较全面,又能抓住主导因素,准确地把握重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特点和成因等进行多因素、多层面的考虑和多方法、多途径地解决,使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灵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利用活动中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设计提问和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理图表是传递地理信息和知识的最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是地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直观性教学工具,它能帮助学生感知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拓宽视野,发现新知。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活动中的作用,不仅要运用好地图和多媒体的作用,更要在深入研究地理活动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活动内容图表化。活动的设计、活动的成果等以“模式图、纲要图、关系图”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一目了然,记忆深刻,提高地理活动的效果。例如,在绘制地理图标活动中,教师先要把地图和影像图片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认知材料,启发学生对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删选,而后再让学生对地理图表信息进行相互转换的活动。对地理图表信息的相互转换活动,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在活动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让学生利用地图和影像信息认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图像信息所反映出来的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地理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地理学充分运用图表的特点,也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多媒体作辅助。教师要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媒体,精心设计加工,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媒体的演示和操作,使之成为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作用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活动兴趣的激发,还能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4.突出乡土地理活动

家乡是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德育价值。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的资源,进行研究性活动。例如,调研家乡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模拟规划家乡的工农业规划,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开展相关活动,更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性,大胆开拓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