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校报副刊:做有文化的文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校报副刊:做有文化的文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的定义多如牛毛,大学文化含有“文化”概念应有的内涵,但它又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吸收,并且融入自己的大学意志和个性的文化结构。校报是校园文化宣传的诸多渠道与平台之一,副刊是其中较为自由特殊的园地与空间。

文艺副刊向来以其文艺性著称,区别于新闻版面,副刊往往刊载文学或艺术作品,在形式内容上都更具审美性,甚至休闲性。然而副刊从诞生之时起,也参与甚至推动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成为最体现报纸文化个性、地域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特质之所在。大学校报的文艺副刊也常常成为校园文学青年的雅集之地,当然也是大学师生文艺情怀的呈现平台之一,校报副刊的文化水准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的文化氛围与追求。因此,强调副刊的新闻性、时效性,过分突出副刊的文艺性,或者认为副刊是包罗万象的综合版,都是有失偏颇的。而在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方面,只将校报副刊定位为学生心理感情的出口和校园文学等等也是不足的。校报文艺副刊应与大学文化相关,除应有与生俱来的文艺风格之外,更要强调其文化品味,即追求一种有文化文艺,而非单纯文艺作品的集结。

一、 校报副刊的整体面貌

副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几经起伏,走过一条漫长的路,存世的中国报纸副刊累计已超过五千种。晚晴时期,副刊只是新闻报刊的边缘地带,被称为“报尾巴”,不受重视。到了五四时期,副刊变成新文化的宣传阵地,鼎盛时期的四大副刊称为新文化品牌,甚至成就了很多文学家和文化团体,发展了文学流派,同时也针砭时弊,呼唤启蒙,教育和滋养了一代报纸读者,为他们提供了文学、美学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营养。而198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兴与发展,报纸副刊一度堕为娱乐消遣。校报副刊的身份更为特殊,身在大学校园之内,其生存环境毕竟不同于社会媒体,可以称之为一块“飞地”。一方面,它无法再像五四时期的副刊,早已失去了参与社会变革的机遇与引领文化的能力,逐渐边缘化;另一方面,它与社会媒体仍有最本质的区别,无需包装出卖,可以“洁身自好”,进行纯粹的文化建设。

这是校报副刊的基本定位与应有的功能所在,即参与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据王世华《中国高校校报及从业人员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关于校报副刊质量的调查,有七成大学生没有给予“好评”,即“一般”或差评。而提及大学生对校报副刊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适当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多元”等。校报副刊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体,正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又占大多数。从学生群体对副刊的期待,大致可以看出:一、大学不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生活其间的大学生对社会媒体娱乐化倾向的影响不能幸免;二、大学生对副刊有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诉求,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报副刊在内容和思想双方面都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需求,更不要谈校园文化的引导与引领。

对于大多数大学校报而言,副刊都是必不可少的版面,然而集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等于一体的校报文艺副刊,常常呈现出作品类型多样化面貌的同时,也折射出副刊内容的散漫与随意。“美文拼盘”式的校报副刊更像是真正的“报尾巴”,一直存在于校报编辑的体例之内,又仿佛没有极大的存在价值。

二、 何为校报副刊的文化品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校园新闻网络的开通,作为传统媒体的校报局限性愈发显著。校报出报周期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被网络渠道取代。有人曾提出校报要从“新闻纸”向“文化纸”转型,小小一纸副刊担起文化建设重任,首先应明确何为副刊的文化品位。

冯并在《中国文艺副刊史》中提到:“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也就是说,副刊有自身独特的文体选择、作家群、读者群和相对稳定的编辑特色……”。对大学校报副刊而言,道理亦然。校报副刊的作者群,是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读者群,同样也是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然而部分教师对校报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副刊上刊发文章热情也不高,稿件来源便不稳定,更无法要求教师将副刊视为课外课堂。相反学生热情较高,加上奖励机制的鼓励,学生投稿积极,然而稿件水平参差不齐。正因为作者群体对校报副刊的定位不甚明确,投稿内容常常沉溺于言辞华丽、慨叹抒情,局限于青春感怀、风花雪月的小资或小文艺情调。其实无论教师还是大学生,都是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而校报副刊需要面对文化水准相对较高的作者及读者群体,这本身就对副刊的文化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报副刊编者对副刊文化定位的不明确,是造成校报副刊现有整体面貌的重要原因。

当然,因作者与读者特点而将副刊内容趋向知识性、学术性,甚至专业性、理论性,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倾向专业化教育,即专业领域不断深入,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学识视野的广度、宽度次之,然而学科专业之间的“隔行隔山”,如人文社科类学科与自然科学类学科之间的区别,是初级层次的学科分类差异,高层次的研究与文化是融会贯通的。所以,从文化角度,如何让各个学科的老师、学生带着自己专业的观念和学科视野走进副刊,如何在专业化教育背景下,打通学科壁垒,拓宽师生视野,也是副刊应该有所担当的职责和追求。

所以,归根结底,校报副刊所追求的文化品位应该是一种文化趣味。像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绝非单纯娱乐消遣,却也是一种文化的休闲。所谓文化趣味便是“文化”与“趣味”兼而有之,区别于个人化的文艺情调,要有历史、有掌故、有学识、有情怀,同时文辞风格多样,易读,并读起来有趣味。

三、 做有文化的文艺副刊

新媒体日渐兴起的时代,大学校报逐渐显出边缘化的趋势,因而校报副刊如果限于编者与作者群体的自娱自乐,显然其受众面及影响力会更加微弱。大谈“文化趣味”有空中楼阁之嫌,然而,契合大学文化理想也并非不切实际的要求。“文化趣味”的追求不是单纯对副刊文章质量的高标准,甚至反而必要时也要刊发一些“不那么好”的文章,换句话说,并不绝对以“好文章”的标准来作为发表标准。校报副刊应该体现大学风貌,宣扬大学文化精神,这意味着副刊自有职责与担当,同时这就要求副刊编辑变被动编辑为主动编辑。只是判定每篇文章是不是好文章,划定刊发标准,这是被动编辑,编者是被文章牵着走的;而主动编辑则包括:安排文章内容,从稿件中选取每期版面所需,甚至根据副刊的主旨与倡导来策划热点话题、专题。以《浙江师范大学报》副刊为例,从2010年底开始,每一期副刊都以一则“编后记”来表现编者意志,进而统领整个版面的文章选择与文化表达。“有文化的文艺”是副刊编者选择文章的一种尺度,它要求副刊的文章不仅限于文学色彩和文艺情调,更需要文化审美与文化趣味。与此同时,有意识的文章选择标准,假以时日就会成为副刊文章写作与投稿的一种导向。

这种引导作用在副刊栏目设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栏目设置之初是为了给同类文章加以归类,而逐渐投稿者会按图索骥,向栏目投稿,一个栏目就成了一类文章的标准。因此,栏目设置不能局限于一个归类标签,有意识地设计栏目,甚至专栏,是副刊编者意志与文化追求的最好体现。

仍以《浙江师范大学报》副刊为例,诸多栏目设置勾连着文化经典。

“美学散步”专栏,从宗白华先生名著直接搬来,由美学专业教授正正经经说美学。但既是散步,当然不正襟危坐,而是以优美轻松的笔触,带大家在艺术之园走马观花,做文化消闲。

“准草木谈”专栏,源自鲁迅《准风月谈》。一个“准”字,鲁迅先生道出风月无关八卦,而别有所求之意。准草木谈,不仅关乎博物,也力求表现草木背后的一种生命情怀。

“四季随笔”栏目。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和学者吉辛的传世小品集,本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但在中国却以《四季随笔》的译名广为人知。小品主人公赖克罗夫特不仅浸淫自然,也醉心书籍。栏目收录的文章,正是文化之眼之心,凝眸四季。

“东海西海”栏目取自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中名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中西文化,自有差异。但再有差异的文化,也终是文化。访学、交换,师生常有机会走出校门国门,留意异地异域人情物理,并执笔为文的刊发于本栏。

“书人书话”栏目设置的本意在“书话”。文化人以读书为生活中心,如能以趣味之笔写点读书买书之事,抑或历史中的书人书事,如唐先生《晦庵书话》所说,“有一点掌故,有一点观点,有一点抒情”,就是文化人的最好文体。

“日知录”栏目,顾炎武名著《日知录》,书名取“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名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好学师生,如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日有所知,知而欢欣,欣然命笔,便是本栏最喜爱的文章。

以栏目名勾连文化经典并非装饰门面的伪文化符号,反而是以文化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营养。纵观这些栏目设置,大致可以看出,所有的栏目追求都最终指向一种“文体”,即无论抒情散文、读书札记、旅行见闻、自然体悟、童年记忆……都可称之为文化随笔。“文化随笔”既是每篇文章的最低要求与最高期待,同时也会逐渐成为整个副刊的文化标准与追求,也就是在副刊文艺性之上添加文化内涵,让校报副刊不仅是文艺副刊,更成为文化副刊,成为大学的文化园地。

参考文献:

1.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2001

2. 方汉奇:副刊百年史――《中国文艺副刊史》序,《人民日报》2002年4月13日第8版

3. 罗贤良:《中国副刊史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4. 萧乾:《我这两辈子》,人民日报社,1995

5. 王世华:《中国高校校报及从业人员调查研究报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6、 徐秀:论高校校报副刊的文化定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