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部产业承接 期待“反梯度转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部产业承接 期待“反梯度转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过几代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经济已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超30万亿元的可喜成绩,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增长掩盖不住发展模式的缺陷:由于历史、地域、资源、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并且目前地区间差异还呈日益拉大之势;大多数产业还以粗放型生产为主,资源损耗大,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中西部地区不能只坐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梯度转移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实现自身的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发展思路上要有所拓宽,进行适时的“反梯度转移”。一个是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另外一个就是越过东部地区,直接展开国际合作,包括技术和研发等各个方面,这也是“反梯度转移”的重要内容。

特殊时期,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又席卷全球。风暴肆虐之下,中国的各大产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国际外需的缩减使一大批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停产歇业。内忧外患之下,中国经济自身的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经济危机之下,中国经济不得不改弦易辙。“中国目前的产业升级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维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中国联合商报》: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高生产率产业、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比重一直较低。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在给实体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迫使中国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西部转移”就是其中的一剂良药:一方面,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将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使得这里的投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也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更多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经济的“西部转移”处于何种阶段?对于中国来说,“西部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有多大?

陈维:目前中国经济的“西部转移”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将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消散,国际环境的转好必将对这一进程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纵观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排列次序依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由于外向度高,因此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较深,经济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从国内自身来说,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和资源优势,已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当前,“转化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制造业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向高技术含量型迈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未突破60%,该数目有待进一步提升。

产业转移不论对内陆地区还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大有裨益。当前是东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阶段。东部地区企业通过将生产、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大大缩减成本,开拓新市场。外来投资和生产其实质是“产业扩散”。对于西部内陆地区来说,接纳新鲜血液不但可以加大经济总量的膨胀,提高经济基础水平,而且由于产业成熟度高,与地区自身办厂相比,将大大提升当地工业发展效率。

《中国联合商报》:在“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各产业、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转移方式。如英特尔公司最近将封装测试工厂搬迁至成都,而产品研发基地依旧留在上海。联合利华也只是整体转移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在产业“迁出”和“引进”的过程中,各地区应如何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防止西部转移成为简单的地域变迁?

陈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前内陆地区在土地、劳动力成本和能源等方面都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具有优势;而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层次、人才储备和先进技术的掌控方面更胜一筹。因此,加工制造产业的转移更为容易。东部地区亟待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将由简单的产品生产逐步向研发和销售管理两端延伸。但在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该地区要防止产业替代链的断裂。

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应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就地取材,防止“来者不拒”,选择吸纳在该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如东部地区的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另外,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对本地区环境营造的重视。杜绝高污染、高损耗的产业进驻。

《中国联合商报》: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遭受的打击也愈来愈深:原材料供应、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中西部市场不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而且还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一些企业为了寻找新的比较优势,已逐步把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西部转移”的进程中,政府、企业应分别从何做起,各负其责,明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定位,共同建立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格局?

陈维: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化的差异巨大。沿海发达地区承担着全国服务业发展的领先、示范作用。中、西部地区是工业化推进的主力军,“规模化增长”还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西部转移”不但可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可以扩大东部地区物流、咨询、服务性需求,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将来,政府依旧会大力鼓励这种方式的产业升级。

政府在做好“倡导者”的同时,应对企业做出积极引导,对产业转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对各个项目进行严格的前期考核认证,防止企业盲目内迁。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发挥自,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机会,在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