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敢做比会做更重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敢做比会做更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培根

朱小明

被学员称为极具原创性个人风格的培训师,专注于领导力提升、高绩效团队打造、销售谈判技巧领域的培训。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EMBA特聘讲师,美国LIFE SPRING、NLP认证教练,担任毕博全球科技、西门子、中国石油等特聘企业教练以及多家培训机构的高级讲师

许多相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我们会做,更重要的是他比我们敢做。做我们没做过的事情,做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比尔•盖茨敢于放弃哈佛大学学业,敢于白手起家创办微软,敢于立即行动,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的世界首富;甲骨文公司老板埃里森敢于放弃哈佛学业,敢于立即行动,所以他能够赚取260亿美金。还有阿里巴巴的马云、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等等,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就在于他们当初敢于冒险,敢于行动。

其实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人――不管是做官、做生意,还是做学问,都是敢于行动的人。

这些人的特质,就是敢于行动,不怕失败,不怕嘲笑;学习也好,闲聊也罢,看到也好,听到也罢,只要是对自己的工作有启发的、有益的,马上借鉴过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加以验证。尽管有时候,这样的做法很傻,失败是明摆着的,他们却就是要尝试,绝不听信别人的分析、劝说,只认准一条,那就是通过实践的结果,来获取对或错的结论。

因为他们知道:“说是做的仆人,做是说的主人”。

八年的遗憾

遗憾的是这些道理我明白得太晚。八年前的一次教训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当我现在走在大连的大街小巷,看着一群群人一边吃着一碗碗热气腾腾、风味独特的云南米线,一边对那个关于米线的传说津津乐道时,我的心里像是被蜜蜂蛰了一下,隐隐作痛。

八年前,当大连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米线时,来自江西的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商机。在江西尤其是南昌地区,老百姓最常吃的快餐莫过于米粉(米线)和砂钵汤了。南昌的米粉和砂钵汤应该是享有盛名的,甚至民间流传有“不吃南昌粉,不算南昌客”一说。

在我做完详细的调研工作后,我起草了一个长达数十页的项目策划书。如何选择店面、如何进行业务操作流程,以及如何设计产供销一条龙的流程,甚至包括试点成功后发展连锁的前景展望,总之是一份非常详尽的策划方案。遗憾的是这份方案从产生到现在仍旧只是一份方案,痛心的是方案产生两年后,云南过桥米线以惊人的速度在大连得以发展。

这个教训对我来说太深刻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却因为没有敢于转化为行动,而错失了一次宝贵的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机遇。

很庆幸的是在六年前,当机遇再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没有犹豫,也没有放弃,而是让自己豁出去了,立即行动,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所以,六年后就有了一个站在清华大学总裁班的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我。

六年的时光一路走来,我醒悟到能力不会在思考中产生,而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得到提升;机遇也不会在说中发生,只会在行动中呈现;成就不会在策划中获得,而是在行动中创造。敢做比会做更重要

高效的人生需要敢于行动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博士常兆华,曾前后出任美国两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后来还创立了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他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我在国外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留学生,不少人都表达过回国创业的强烈欲望。几年之后,我再次遇到同样的人,他们除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之外,没有其他的变化,还是向我重复着要回国来创业的话题。几年之后,我又在国外遇见他们,这时,我在中国的公司已经创立,高管团队已经换了七八次,他们同样还在重复老话题,只是此时的老生常谈,多少有点像祥林嫂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才华横溢的同胞首先输在患得患失上。他们讨论的时间越长,回国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小,最后将不得不受害于与亲朋好友无休止的商量和探讨中。”

人的一生,总有种种的憧憬和想法。为了行动和人生高效,每个人在行动之前,都会盘算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进行各种沙盘兵棋推演,否则可能非常莽撞。但是,如果不能把握一个度和一个分寸,过于追求“万无一失”,结果不是时机被耽搁,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甚至是自己吓死自己。

客观地说,许多人之所以迟迟不敢行动,并不是因为不知道果断行动的重要,而多半是出于心态上的患得患失、精神意志上的畏惧困难、习惯上的拖拉成性。这正是最常见的三种不敢行动的“心理病”。

心态上的患得患失

曾担任过UT斯达康公司总裁和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的周韶宁就如此说:“世界上有两种人,假设大家智慧都差不多:一种是看到一件事会思考分析,再思考再分析,最后觉得看不准,放弃;第二种是想做,第二天就做了,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艰苦,但坚持下去了。往往成功的人都是后者,因为只有做的过程中才知道怎么做。”

精神意志上的畏惧困难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就曾这样批评一些留学生回国畏惧困难的现象:“有一些留学生满怀热情回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可能会感到沮丧、灰心,甚至后悔。有的人也许会想‘如果不回国,或许会有更大的作为’。我想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因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能战胜困难的人,在哪里都不会真正成功。”

拖延的习惯

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譬如“离毕业还有几年,先玩一年再说”、“过一天再做吧,明天还来得及”……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当一个人让“办事拖拉”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方式时,通常警报就会响起。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一拖再拖,当然是一事无成。

2001年,互联网经济低迷,搜狐股价降到1美元以下,做互联网企业的人个个灰头土脸,以为世界末日到来。信中利投资公司的总裁汪潮涌则迅速与合作伙伴逆流而上,从高盛、英特尔手中收购大量搜狐股票。后来寒流过去,搜狐股价大涨,汪潮涌因此得到了不亚于搜狐早期合伙人的投资回报,这正是汪潮涌投资的得意手笔之一。对此,他总结:这次之所以能够当机立断,是因为过去有过因为拖延而错失良机的教训。

1998年,正值搜狐公司融资最困难的时刻,张朝阳先后跑了美国五趟,才找到20多万美金。张朝阳和汪潮涌也是熟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汪潮涌已经决定,“我个人可以给你投资30万美金。”后来,跟汪潮涌一起准备投资的合作伙伴,出于谈判压价等原因故意拖延。结果,急缺资金的搜狐选择了英特尔和IDG融资。这也成为汪潮涌投资生涯当中一大遗憾,因为当时如果投入30万美金,大约能得到搜狐股份的5%,而等到搜狐上市退出时,这30万美金可以变成上千万美金。

本文经作者授权,摘自作者新书《赢在职场》(部分小标题为编者添加)。该书作为搜狐职场一言堂系列丛书之一,用轻松又鲜辣的笔调,将作者十二年职场生涯的感悟和六年培训师的积淀倾囊相授,传授给你职场的生存法则与智慧。该书现已火热上市,各大新华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