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由于其自身以及专业的特点,必须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从把握专业趋势,明确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导师制;建“工作室教室”及“名师工作室”;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整合社会实践活动六个方面对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产品设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增长对于知识和科学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毕竟能够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和知识创新工作的只是少数人和少数专家,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需要大量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做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 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办学理念, 体现教学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将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专业、文化基础都不是很好,但其实际动手能力则比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去走公办院校那种研究性院校的老路,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符合民办院校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来,民办院校由于办学机制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做必要的调整、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让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更加准确、科学的自我定位,探索出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把握专业趋势,明确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设计不再是单纯的造型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产品策略、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外观造型设计、工程结构设计、产品包装、品牌平面设计制作等一整套、全方位的产品研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我们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在教学中,对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同步积累和提高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师本身也要有较高的素质新的教学理念和适当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独立工作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内容

1、校企联合,对口设置专业课。近些年来产品设计产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对于产品设计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产品设计教育是要给企业提供优秀设计人才的,应该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主导,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每个方向的产品设计应该有专门的对口的单位来提出培养计划,指定培养目标,提供培养条件,进而设置对口的专业课,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委托培养,学生可以定向就业,这样的话学生的就业趋向就比较明确,也乐于去选择这类专业。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

2、重视调研环节。在设计调研教学环节中, 明确教学任务, 在派出学生进行调研之前让学生列出详细的调研计划以及明确的内容, 教师帮助审查、把关。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教师及时地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或在课下以交流的形式给学生介绍讲解。在进行方案设计前, 让学生列出详细的设计线索, 让学生学会根据设计规划层层展开自己的设计工作。重视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 把设计的鉴赏内容布置在平时, 鼓励学生平时多做设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在进行设计畅想时不让学生再看相关设计成品, 就凭借自己的认知来进行设计, 这样可以较好的避免学生一设计就想起别人的东西。

3、转变观念,增加选修类交叉学科课程。产品设计专业普遍存在重艺术轻实用;重文化轻工艺;重概念轻市场;重理论轻实践等,应该说培养出的学生在设计理念、手绘表现、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很强,但是,这样的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往往停留在概念阶段,很少涉及到加工工艺的问题,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实现,而他们自己也不太有意识去考虑工艺问题,认为那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事情。在改革后的产品设计课程里,应该考虑加入工科的相关课程,让学生来判断自己的设计在满足艺术性体现的同时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能不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或者不久的将来生产出来。如:针对企业反馈的学生在结构、模具、制造方面还是偏弱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产品结构设计、模具制造、注塑加工等课程等等。

4、紧跟市场需求,增设相关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不适应等症状。我们的设计教育绝不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味的掌握理论,还应该给学生以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来巩固理论。而项目教学就是其中一个方法,学生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导师制

由于目前民办高校在师资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专职老师占一定比例但是还需要其他外聘老师做补充。一方面民办高校应强化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培训,可以创造机会让在校的专业老师多与其他高校的老师或校外企业进行交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引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把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生产,这有益于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以适宜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双导师制即一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为其配备两位导师: 一位是校内导师, 负责其专业学习, 从大一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离校; 另一位是校外导师, 负责其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从大三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离校。校外导师基本上是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骨干, 同时也是学校固定的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 主要负责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日常的业务指导以及就业指导。

四、建“工作室教室”及“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教室”与传统教室的区别在于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设计氛围,学生在“工作室教室”里面能够集中精力搞创作,不受外界影响。其使用功能是教室、也是实验室、还是设计工作室;既具有教学功能、也具有对外承接设计任务的附加功能。“工作室教室” 是多功能的教学及实践场地。同时,把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师个人知名度的提升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大师级”教师。为有一定条件的教师提供一间专门的“名师工作室”,教师在工作室里可以更好地搞好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同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五、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与企业同步的校内实训室设施及场所,着重于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本着一切为教学、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使现有的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相关行业中遴选一批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着重于对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得到企业设计师、工艺师及生产第一线的师傅们的直接指导,不仅能在生产线上进行实际操作,而且更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市场需求,熟悉和经历从设计到工艺流程,从工程图纸到材料选用,从成品的实现到产品的营销推广等全过程。

六、整合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社会实践活动, 拓宽产品设计专业实践途径, 把学生社会活动纳入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建立递进式系统化的社会实践体系, 开展以感受现实生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与采风。除假期实践外,学生在校期间还有几十个双休日和大量的课外时间可以利用, 这是组织学生结合艺术活动进行教学实践的绝好机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对知识与真理的探究, 使学识与智慧找到真正的载体, 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学习即生存的感悟。 ( 责任编辑: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