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发展,呼唤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阅读教学由理性分析转为重视学生的感性体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阅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患有串讲串问的痼疾。岂不知,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落实新课标精神,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为实验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经过反复实践,现把自己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共勉。

一、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或有心理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应处于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可见,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以激起求知欲望,使学生把被动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探究,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1.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想学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有什么变化?风怎样?雨水怎样?庄稼又是怎样?你们想了解这些情景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就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2.创设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假如情绪表现良好或善于调控,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肯问、不善说,主要是因为他们存在心理障碍,怕问不好,说得不切题,同学看不起,老师会指责、批评。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多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特别是学困生,既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发言中的点滴优点,从而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例如,我在教《夹竹桃》一文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有位学生就向我质疑:“老师,夹竹桃有毒性,有什么好的?我更喜欢牡丹、月季、腊梅。”我先是一愣,但很快地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

阅读教学中创设气氛,激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样的,利用图、表创设情境,利用电化手段,通过音乐、镜头、音响等创设情境,还可以用学生的模拟行为(分角色朗读、小品表演等)创设情境。只要运用得当,切合实际,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课程标准就强调从迁移规律出发,创建“举一反三”的操作方式。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有效地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进行学法指导。例如,教学写景一类的文章,我教给学生常用的学法:细读课文―抓住特点―明确写法―想象画面―悟出情感。《三亚落日》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4.提倡质疑,引导学生善学

阅读教学要走出困境,迈进创新的境地,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重教法为重学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疑则思,思中明理,思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由教师先问,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预习时弄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难。问题提出后,不是由教师直接解答,而是鼓励全班同学集体释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互相提醒,取长补短,合作学习,群体感悟。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对大胆质疑的学生要提出表扬鼓励。有时学生也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或有明显的释疑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否定,要有极大的耐心,“有的放矢”,适当“点拨”,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入正确的轨道。

二、阅读要求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阅读中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四年级时阅读教学的要求就提高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能从句与句之中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到五、六年级时就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深入理解全篇内容。

三、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

1.让学生自由地去读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就是遵循了学生学习汉语的规律,从语言功能入手,设计出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结构模式,力求达到感性与理融,语感训练与语言规律掌握相契合的教学境界。以读促理解,以读促积累,以读促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让学生多读,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而不面面俱到。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出情感的同时自然也就悟出了其中的含义。如在读中,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强调了熟读成诵可以实现由内而外的灵活而熟练的语言运用。从这种内与外的新发现辩证法中,不难看出我国传语文教学强调诵读涵咏的良苦用心。

2.给学生提供阅读的背景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置电动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让学生自由地去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交际工具(语言)”的能力,其宗旨就是要实现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有目的、有实效的交流,就是要教会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并最终学会自如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形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氛围,能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当学生有了浓厚兴趣,就能使说的训练成为自己的一种需求,进而培养了口语表达的动力。

四、实现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要拒绝“唯一标准”,提供多把“尺子”,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传统的评价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个性的摧残。而个性化评价则是重过程轻结果,它特别强调的就是过程,强调华生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挥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个性化评价,能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要拒绝“唯一答案”,期待丰富多彩,着力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各人阅读存在个性差异,对文本的敏感、判断程度也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对同一文本的阅读感悟也不尽相同。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指挥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着力展示学习的原生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心和创造欲。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评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

实践证明,教学中认真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会促使学生更加关注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能促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合,逐步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教师巧妙灵活地运用评价手段,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的确,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这样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单位 山西省榆次区羊毫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