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爱育孤:中原老戏骨10年卖唱续写家风新传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爱育孤:中原老戏骨10年卖唱续写家风新传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年初,国家一级豫剧演员王宽成为 “感动中国”候选人。此前的2005年,王宽获得了“中华慈善奖”,2015年9月18日王宽登上中国文明网《好人365》的封面人物,2015年底,他们获得了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以及“河南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17年来,他无怨无悔竭尽全力地抚养着6个孤儿,成了他之所以入选的最佳诠释。而那些沐浴在真爱中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也如他一样,将人性之善接力相传,续写着人间大爱的家风新传奇……

情系孤儿,弱肩扛起一个家

1943年,王宽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唱戏的他于1956年考上了豫剧团。很快,他便成为当地的台柱子,随着剧团时常去阿里等偏远藏区表演,深受大家喜爱的他还被部队首长戏称为“王金豆”。在那里,他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师妹王淑荣日久生情。婚后,两人很快有了一儿一女。

1982年,王宽和妻子离开部队被分到了河南省淮阳豫剧团后,王宽和爱人经过考试双双考进了郑州豫剧团。在剧团,他唱腔嘹亮,任劳任怨,深受大家的喜爱,连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见了他也赞不绝口,说他戏路广,是个难不倒的好演员,被人誉为“戏骨”。

1999年,退休后的王宽带着老伴回到了老家河南省淮阳县郑集乡探亲。对于故乡,王宽始终有着农家子弟所特有的质朴情怀。每次回乡,他都会带上足够的钱,谁家盖房,谁家娶媳妇,只要碰上,都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以至于村里的乡亲们都叫他活菩萨。

正是那次返乡,8岁的袁前良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袁前良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死了,之后母亲又远嫁他乡,如今,奶奶重病卧床,爷爷也日渐年迈,一家人全靠乡亲们的救济度日。孩子的悲惨身世深深震撼了王宽夫妇俩的心,王淑荣掏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就在这时,小前良突然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下:“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说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头,心疼得王宽夫妇直掉眼泪。

而此时,村里另一个女人也来到王宽家,哭着请求王宽夫妇收留她的孩子。女人面黄肌瘦,因为患甲状腺病而脖子肿得老高。在她家,王宽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叫汪海波的11岁男孩,他又黑又瘦,光脚只穿了一个短裤,正在厨房拉着风箱给妈妈做饭,风箱里的灰一阵阵刮出来,刮得孩子满身满脸的灰。这一幕情景,让王宽和王淑荣不由动容。

原本只想资助这两个孩子的王宽,又见到了父母双亡的汪文胜、汪雯娜及汪欣兄妹。眼前的汪家3兄妹,最大的哥哥才8岁,最小的汪欣才5岁,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人时目光不停躲闪,令人恻然。之后,村里另一个身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孤儿荣华也引起了王宽的注意,因年迈的爷爷下地割草,独自坐在外面的他,即使下雨也无法自己挪到屋里去。家乡孩子们的不幸遭遇让王宽和王淑荣很是同情,他们商量,决定资助这些孩子们。而王宽更是当场掏钱给荣华买了一个轮椅。

之后的两年时间,王宽和老伴按时给孩子们寄去生活费,还经常带些生活用品和衣服去看望他们,每逢假期,就把他们接到郑州来和他们一起过。

2002年,孩子们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王宽和妻子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当务之急,还是得把这些孩子接过来。这个决定几乎遭到了亲戚们的一致反对,这几个孩子,放在谁身边,都不是一件小事。可是,除了患病的荣华,王宽和王淑荣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其余的5个孩子接了过来。

10年卖唱,戏外人生爱似海

来到郑州后,孩子们管他们叫爷爷奶奶,管他们的儿女叫爸爸妈妈。此时,5个孩子加上王宽自己的外孙,家里共有6个孩子需要王宽夫妇去养活。外孙王海龙3岁时被诊断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女儿和女婿因此离婚,王宽和王淑荣主动承担起了照料海龙的生活。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花光所有积蓄,孩子的病却丝毫不见起色,得知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王宽和王淑荣这才彻底死心.

6个孩子,单靠王宽夫妻二人一个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王宽和王淑荣第一次为钱犯起了愁。此时,郑州的戏剧茶楼正在兴起,走投无路的王宽去考察过两次后,决定去那儿卖唱挣钱。起初,王淑荣坚决反对:“在河南豫剧界你怎么也算个名人,怎能去那种地方卖唱!再说,你有冠心病和关节炎,就算我让你去,你这身体也不答应呀!”但后来家里的“窟窿”越来越大,王淑荣无奈答应了丈夫,甚至有时陪同老伴一同唱戏。

在豫剧行当里干了几十年,王宽的戏路很宽,生旦净末丑全能拿得下,他想,凭着自己的名气和唱腔,被人点唱肯定不成问题。然而,现实却远远比想象中的残酷。往往他在那儿枯坐一个晚上,却没有一个人点他的戏。那时,点一段戏需要100元,茶楼分走40元,唱的人能得到60元,而王宽往往几天都没有人点唱。看着别人一夜就是几百上千,而自己却无人问津,夜里两三点,他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深夜的街道上,内心里满是苦闷和失落,坚守了几十年的艺术家的清高和尊严,被现实摧残得零落满地。而王淑荣每次看见老伴回来后闷声不响,或是喝闷酒,或处独自一人默默掉泪,就知道他今天肯定又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郑州的一家媒体看到王淑荣每天领着几个孩子在金水河边练嗓子,了解到他们的事迹并在报纸上发表后,王宽在戏剧茶楼一直坐冷板凳的现象才稍稍好转。

为了在表演中更受欢迎,有更高的收入,王宽还在66岁时专程去学习了川剧中的变脸,他把传统的豫剧和变脸结合起来,唱什么就变什么,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收入也日益可观。

那时的王宽为了赶场子,一夜要去十几个茶楼演唱,有时还要去外地演出,往往到家时已是半夜两三点,有时刚躺下,剧场里一个电话“王老师有人点你的戏”,王宽便会赶紧翻身起来。长期高强度的生活让他的健康急转直下。他常常感到心脏不舒服,有时疼起来满头大汗,但想到几个孩子,他还是咬着牙强忍着不适继续演出。

2009年夏天,王宽的身体达到了极限,那天的演出刚结束,王宽的心脏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被120拉到郑州市一院后,医院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单。医生说王宽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狭窄钙化,必须进行搭桥手术。之后,王宽被转到北京安贞医院去做搭桥手术。

家里的几个孩子听说爷爷病在了医院,都急着要求奶奶赶紧带他们去医院看望爷爷。隔着病床的门,几个孩子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王宽,虚弱而憔悴,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去北京做完搭桥手术,出院时,医生要求王宽尽量静养,不要太过劳累,可王宽哪里能静养,所以只休息了几天,他便又开始了赶场的生活。10年间,因为过度劳累,他住了10多次院,光病危通知就下了四五次。

爱如火炬,续写新风代代传

在王宽和王淑荣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们慢慢长大,虽然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爷爷奶奶,可他们却觉得分外温暖,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百十平方米的房子,虽然住了10口人,却一点也不觉得拥挤。生病了,爷爷会陪他们去打点滴,奶奶想尽办法给他们做好吃的,他们几乎不用为钱的事发愁。

这些年,除了抚养这几个孩子,王宽和王淑荣只要碰上需要帮助的人,也总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2004年,王淑荣在手术住院时遇到同一个姓张的病友,因为心脏病严重,家里没钱,想要放弃治疗。得知这一情况,王淑荣当即决定义演为她募捐。他们带着几个孩子,在郑州街头摆了个募捐箱,每个人带着乐器演奏。那几天正好下着雨,天又冷,孩子们冻得哆哆嗦嗦的,最终筹到了一万多元钱,当王淑荣把这些钱给病人送去时,这人当即给他们跪下。直到现在,她一直管王淑荣叫干妈,逢年过节时还常来看望他们。

2008年汶川地震时和雅安地震时,王宽和王淑荣也都带着几个孩子去现场助演募捐。有时,王宽还带着孩子们去医院或是孤独症学校进行义演。看到他们如此艰苦,有爱心人士提出为他们捐款时,王宽总是一口回绝:“我们还过得去,把钱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这些年,对王宽夫妻俩口的付出感受最深的还是外孙王海龙,吃饭,翻身,他一切都要靠年迈的姥姥来照顾。这个当时被医生判为活不过18岁的男孩,如今已26岁,虽然病情的发展让他下巴以下的身体渐渐失去了失觉,但他却在家人的影响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他有着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一首歌听几次便可学得像模像样。

十几年来,眼看着姥姥姥爷为这几个孩子的事日夜操劳,海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王钱良、汪海波等人一商量,决定瞒着王宽老两口参加中国梦想秀,为姥姥姥爷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2015年,在中国梦想秀舞台上,在几个弟妹的伴奏下,王海龙深情地唱了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周立波等评委感动不已。完全不知情的王宽和王淑荣在现场听到王海龙和几个孩子的梦想是为他们的举行一个盛大的金婚婚礼时,禁不住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在不动声色的日子中,孩子们长大了,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这种幸福超越了想象。

参加中国梦想秀后,王海龙得到了25万元的梦想基金。王淑荣让海龙自己支配,海龙却把它全部捐给了西安一个需要换肾的病友。之后,海龙在酒吧找到了一个驻唱的工作,拿到第一个星期的900元工资后,他马上买了两辆轮椅,送给两个在街上卖唱的病友。爱与善良,犹如薪火,代代相传。

所有的荣誉,似乎都无法概括这17年来王宽和爱人所有的付出,但,看到眼前这些犹如白桦树一样的孩子,他却说:值了,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大爱无私的王宽,也希望孩子们在步入社会后,能与人为善,不忘初心,力所能及,造福社会,本分做人。这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向孩子们传导的人生理念。

时光缓缓流淌,一晃,17年过去了,当年懵懂的孩子们都已长大,老大海波已经成婚,前良、文胜也都中专毕业参加工作,最小的汪欣今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汪雯娜也于去年9月份订婚。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受到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孩子们也都成了正直善良的人,他们自食其力,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并像爷爷奶奶一样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学的时候,每到暑假,汪雯娜都会和爷爷奶奶回到淮阳老家,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唱戏、乐器演奏和舞蹈。而每当爷爷奶奶说哪里有个义演需要他们时,孩子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赶去。

有人说:“你的获得决定了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你的付出,却决定了你生命的意义。”也许,王宽的故事,会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明白,付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