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声乐演唱中的呼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声乐演唱的呼吸重要性及其原理

呼吸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还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根本。日常的呼吸称之为自然呼吸,它是一种自由的、下意识的生理活动,自然呼吸的变化和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其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并且在大多数时间内,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声乐演唱中的呼吸则与自然呼吸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受约束的、有意识的生理活动,其变化与演唱者的生理机能无关,其目的在于发声,并且受到大脑的严格控制,演唱者需要考虑如何呼吸,何时呼吸,吸气要吸到什么位置,吸多少气,呼多少气,什么时候换气等等因素,一首歌曲演唱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演唱者对呼吸控制是否熟练自如。如清朝的王德晖、徐沅徵在《顾误录》中所言“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如阳音以单气送之则薄,阴音以双气送之则沸。将收鼻音,先以一丝之气引入,而以音继之,则悠然无运矣。”由此可见,呼吸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重要性早在几百年前就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原动力,而呼吸原理则将这种动力转化为悦耳的演唱。首先要对呼吸所涉及的器官进行介绍,人的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喉、肺等等,涉及呼吸的肌肉群可分为吸气肌肉群(包括胸锁乳突肌、前后斜角肌、胸小肌、胸大肌、前锯肌、腹直肌、提肋肌等)和呼气肌肉群(包括下锯肌、胸横肌、中间腹直肌、腹内斜肌等等)。演唱的呼吸可以分为吸气、保持、呼气和发声四个过程。

1、吸气,决定了发声的时间延续、音量高低等。吸气时,吸气肌肉群收缩,使肋骨抬高展开,内脏的位置改变,横膈膜放松下坠凸起,胸腔扩大,肺叶准备充气。空气从口、鼻同时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肺叶的底部,并把空气推向腰部即“腰围扩张”。

2、保持,空气吸入后要注意保持状态,胸腔要有继续扩张的感觉横隔膜和腹肌要有一个对抗的力量,吸气肌肉功能不能一下子松懈,身体处于积极向上的稍兴奋状态。

3、呼气,影响演唱质量的重要一步。呼气时,呼气肌肉群使两侧下肋逐渐回收,腹部肌肉保持紧张状态,横膈膜就逐渐拉紧伸平,中部下坠,肺里的空气通过气管送入声门。呼气就像沉重的叹息一样将气息缓慢均匀地呼出。要有控制地将空气呼出,如同吹口哨或吹蜡烛时的感觉。歌唱时不是要准备大量的气息,而是把吸入肺部的气息有计划地合理分配。

4、发声,演唱的最终实现。空气通过声带并磨擦声带引起振动,发出声音。为了实现对声音的控制,需要找到呼吸支点,即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有机配合的力量,呼吸支点可以使发声走上正确的轨道。呼吸支点是由两种力量对抗产生的,即吸气肌肉群收缩产生向下向外的力、呼气肌肉群收缩产生向上向里的力。通过调节两种力之间的对抗程度,实现对呼吸支点的控制,就可以得到合适的声音。

演唱呼吸的四个步骤没有严格的界定,它们是相互交融、不断反复的过程。此外,上述呼吸过程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理性的阐述,但是演唱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发声,那么与机器的声音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发声要讲究“气息”,“气息”是“气”和“息”的结合体,“气”偏重于精神领域,带有连续、贯通、发展等意思,“息”则包括了呼吸的全部内容。同时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气”是建立在“息”之上的,也就是呼吸之上,“息”又融于“气”,即精神融于声音之中。

二、声乐演唱的呼吸方法

声乐演唱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即

1、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气息的支持点较高,容易造成颈部周围肌肉和喉部紧张,吸气量较小,横膈膜和腹肌都不能积极调动,歌唱时感觉气短,声音紧、干、直,缺乏弹性;

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气吸得较深,较沉重,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声音缺乏灵活性,中低声区音色沉闷,高音时感觉气息不够用;

3、胸腹式联合呼吸,它吸收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弥补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的缺点。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利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气息,产生合理的呼吸支点,扩大音域的范围,协调高、中、低三个声区。

三、声乐演唱的呼吸运用

不难看出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声乐演唱的正确呼吸方式,该方法的本质在于合理地控制气息从而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这里所说的控制主要是针对气息的流速、压力、容量三个重要因素的控制,流速决定了演唱时节奏的快慢,压力决定了演唱时音调的高低,容量决定了演唱时音量的大小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乐演唱中呼吸的运用,就是演唱者通过发声器官对气息的流速、压力、容量控制,根据不同的作品,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呼吸。压力的大小决定了歌唱的音高,压力越大音高越高,气压越小音高越低。流速速度的快慢决定了音乐的戏剧性、抒情性。容量的多少又决定了音量的大小,因为歌唱与讲话不同,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意缩短、停顿或休止,但是唱歌要按着乐谱发音,声音的美与高、低、长、短、强、弱等等,都需要足够的、连贯的气息来支持。如“音高”,这要靠加强气息的压力来支持,而不是身体上下不规则、没有调节的气力,如靠气力压迫声带只能造成害处。这种动作要轻柔、自然、均匀、慢慢地从声门有秩序地通过,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人体内的气息必须用方法控制,使它徐缓、均匀地流出,能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参与这种动作的肌肉是很复杂的,一部分是胸肌、肋肌,一部分是腹肌,但大部分都是横膈膜。当呼气时,突出的腹肌渐渐收缩,将横膈膜向上推,当横膈膜慢慢地向上升的时候则会将胸部逐渐推起,歌唱者应该感到胸部的挺起是腹部收缩而引起的自然、直接的结果。

此外,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气息的控制不仅是简单的各个呼吸器官的机械工作,更应该根据声乐作品情感变化对气息进行控制。例如当旋律要达到高潮时,气息要下沉,正所谓“气沉丹田”,呼入的气息要饱满,并保持一段时间,从而保证呼出时增部的“压力”,提高音量,从而产生震撼的感觉;当节奏比较紧凑时,需要加快换气速度,频繁地呼吸,吸气相对要浅,为保证吐字的清晰,减少保持的时间,并在呼气时集中胸部力量,从而产生明快的效果;当乐曲进入不断推进的阶段时,要求声音延续较长时间,并保证情绪的连贯,这就要求气息不间断,连续吸气,并保持呼气的均匀,适于表达坚定的信念等情感;当乐曲进入低潮,吸气需要带有抽泣的感觉,这种做法并不常用,其目的在于贴切地表达悲伤的情感。

四、练习声乐演唱呼吸要注意的问题

1、在声乐演唱的呼吸练习中,要把气息中的“气”放在首位,即精神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以兴奋带动气息”是呼吸练习的核心要领,“头如顶碗立如松,直背收臀要展胸,眉宇舒展心畅快,凝目远视神志清。”。这个“提神”口诀就是把歌唱的精神状态在形体上的具体化、规范化。要想将众多不同题材、内容、风格的声乐作品唱得有生命、有活力、有感染力、能传神,需要灵活的气息支持,而这一点单凭练习肌肉是不可能完全获得的,需要精神引导下的各发声器官的协调运动。要求歌唱者在掌握了基本的呼吸方法后,加强“气”的修养,也就是精神修养。演唱作品包含的情感内容的不同,而“气”有深、浅、长、短、明、暗、急、缓、强、弱变化,具备这样气息的演唱者歌唱时能保持一股极其敏感的、持久的、随时可以爆发的内在力量。

2、吸气要求口鼻并用,而且协调配合。为了保持歌唱的连贯性、完整性,吸气要深而松。深是指吸气的容量,松指吸气时肌肉规律活动感觉。吸气时上胸一定要放松,吸气量并非越多越好,吸气过多,甚至达到了饱和,上胸以及喉部肌肉就会紧逼,导致其他发声器官都不能灵活规律地活动,歌声也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3、呼气时要缓慢、均匀、稳定、流畅而有控制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主要的是找到呼吸支点。呼吸支点本质上是两种肌肉配合力量的感觉,找到了它,呼吸练习就容易走上正确的轨道。并且,还需要根据低音、中音、高音、强音、弱音以及连音、断音等不同的需要,逐步训练呼吸肌肉群,做有规律的配合运动。根据演唱各种歌曲旋律的进行及歌曲情感的表现又须作相应的、灵活的协调和配合。

4、换气是由“呼”转“吸”的中间环节,换气会影响演唱的进行,影响演唱的质量,以及影响歌曲内容,思想情感的表现。换气要注意两个主要方面:(1)换气部位,当唱完一个乐句后需要换气时,必须要在正确的换气部位上进行,不能轻易挪动换气部位,如果上调换气部位,会导致越唱越浅越紧,产生气不顺、气不足等现象。(2)换气时机,这需要根据歌曲内容及音乐表现而定。可以根据旋律乐句或者歌词的表现而换气,但不能无计划地换气。

以上对声乐演唱中关于呼吸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了演唱呼吸的原理、重要性、方法、运用以及练习中的问题。演唱中的呼吸其实是呼吸器官以及相关肌肉群协作有针对性地控制气息从而发声演唱,其中,气息的控制不仅是演唱者肉体上的控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过声音表达感情的效果。

(作者单位:空政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