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ECFA签署与台湾经贸战略的发展走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ECFA签署与台湾经贸战略的发展走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贸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既有利于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又推进了两岸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及其保障机制。文章通过分析ECFA签署对两岸以及对台湾经贸发展战略的影响,进一步判断未来台湾经贸战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ECFA 经贸战略 愿景

ECFA签署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正向且显著地影响台湾的GDP增长率的变化,表明ECFA的签订对台湾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正面与迅速的,但这种影响是单方向进行的,台湾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并没有获得突出的表现,这主要源于台湾经贸“国际化”战略必须通过对外签订经济协定的方式来实现,但问题在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后ECFA时代,台湾只有克服对外签订经济协定的天然“缺陷”,才能真正实现其所谓的“国际化”战略。

ECFA对祖国大陆GDP增长率的变化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目前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台湾地区对大陆进出口的依存度很高,且逐年提高,但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进出口的依存度相对稳定,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未来如何体现出ECFA对大陆经济的正面促进作用还需要时间进一步验证,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势必会随着ECFA的签署而发生调整;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ECFA本身并不是一份完全平等的两岸经济协作框架协议,更多地是照顾台湾地区人民的利益和体现“台湾获大利,大陆获小利”的两岸特色,所以ECFA实施效果并不会马上得以显现,后续的“ECFA效应”释放将更多着眼于两岸彼此的法律与制度的对接和兼容。

ECFA签署对台湾经贸发展的影响

随着ECFA实施的不断深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ECFA将会给大陆经济带来更多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台湾经济各个层面的影响也会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但因为ECFA只是两岸合作的框架协议,作为区域经济整合的框架协议,通常分为四阶段:一是自由贸易区;二是关税同盟;三是共同市场;四是经济同盟。

两岸签署ECFA是为达成自由贸易区而做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加上后续ECFA协商,如服务贸易、货品贸易、争端解决、签建立货币清算机制、推动海基会与海协会互设办事机构等事宜,但这些问题不再像之前签署那样简单,它涉及的不仅是双方各自的利益,还有双方各自不同法律体系的衔接,不再是单纯的“让利”之说,后续ECFA协商将会在曲折中前进,做好ECFA签署后的政策配套与衔接才是关键。总之,ECFA的签署对台湾经贸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首先,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位分布将加快呈现出“北上”趋势。长三角和珠三角目前仍是台商投资的主要地区。据台湾方面统计,2011年江苏(包括上海)、广东、浙江利用台资金额占总金额比重达到66.3%。但自ECFA签署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主战场”逐步转向华东沿海地区,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在“ECFA效应”催化下台商为了因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自身的血缘与地缘优势关系率先抢占祖国大陆市场“制高点”的战略需要所致。

根据台湾“投审会”统计资料显示,随着ECFA签署后的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力度正不断的加大,区域辐射范围也不断延伸,台商投资主要区域由最初的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地区逐步转向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等地。

目前,苏州成为台商投资的主要聚集地,累计引进台资合同金额达170亿美元。从目前台商投资的区域趋势来看,台商投资区域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辐射,由华南、华东、华北逐步深入到大西南、大西北和东北腹地,最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投资格局。

其次,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在后ECFA时代,两岸相继签署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以及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继ECFA之后又一重要里程碑式的协议,代表两岸经贸与投资的制度化,确保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保障进入了一个更加法治化与制度化的阶段。

协议在投资待遇、透明度、便利化与逐步减少限制等方面都做了适应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的适当表述与规定,体现了ECFA原则,而其中“追溯既往”等条款的达成对于大陆而言则是带有明显的民族情感和两岸特色的人性化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台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信心,为台资企业进一步拓展在大陆的经济版图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台湾当局拓展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空间提供了制度借鉴。

最后,台湾经贸国际化战略将进一步提速。“重商主义的本质是为国家建设或增加国家整体利益而存在的”①,“不论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国家干预的商务竞争策略,其核心概念都在政府应如何透过经济行为强化国家实力”②。一直以来,国际间贸易协定的本身都带有高度的政治色彩,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的商务行为非常活跃,国家与国家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更属常见之事,不过碍于过去两岸关系的政治障碍,台湾在与祖国大陆有正式外交关系的WTO成员且是台湾的主要经贸伙伴洽签FTA的努力迄今没有任何进展。

虽然台湾与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等所谓的“邦交国”签署了FTA,但这些国家与台湾的贸易总额仅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0.159% ,效益有限。因此,现实中的台湾岛内各类型企业对于与其他国家洽签FTA显得期待重重,而祖国大陆则是台湾企业最盼望能签订FTA的地区。

ECFA成为台湾壮大自身实力向外拓展的前哨站,一方面两岸之间签署ECFA本身有强大的互补性和潜在的需求性,另一方面ECFA似乎也成为台湾与国际FTA体系接轨的政治关卡的除去者。

对台湾而言,所有的对外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似乎都以经济关系来隐藏,一旦商务合作愈发密切,台湾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关系,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所以台湾方面把ECFA与“务实的国际参与”做了一个连结,而这种参与和政治上的突围实为“一体两面”。

台湾当局一方面加速与大陆签署ECFA,期待早期收获,减少“东盟+1自由贸易区”对台湾经贸竞争力产生的冲击,节省时间及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希望借助ECFA作为其链接世界的“跳板”,加快与美国、日本、韩国、东盟、新西兰、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等重要贸易伙伴签订相关的贸易协定,加快推动与签订跨太平洋经济伙伴之间的协定。试图通过“ECFA战略”来打通与其他经济盟友的政经关系,防止台湾在国际社会中被“虚无化”,保持“中华民国”所谓的“”地位。

后ECFA时代的愿景

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发表六点看法时提出:“两岸可以为此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共同“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显示出在后ECFA时代,为因应全球化及区域化浪潮的挑战,台湾当局的经贸战略需要与大陆一同合作,共同寻求两岸一起参与全球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可行途径,扩大彼此的经贸空间。透过与双方主要的贸易伙伴洽谈经济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彼此的比较利益优势,实现两岸经贸融合的双赢目标。

台湾经贸发展战略是整个中国经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祖国大陆签署ECFA之后,融入东亚区域整合的过程对于台湾维系其经贸实力将大有裨益,通过两岸经济深化合作,增强两岸共同竞争力,求得彼此利益的最大化。ECFA的签署对两岸经贸关系特别是对台湾未来的经贸战略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伴随着“ECFA效应”的不断发酵与释放,其衍生出来的对台湾社会各个面向的“边际效益”和“外溢效果”都将在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正面的作用,并在两岸关系从“低阶”向“高阶”迈进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者为深圳市社会主义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讲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2年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重点委托课题“CEPA 与ECFA实施绩效评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T201207)

注释

①Joshua S.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3, p306.

②Robert B. Ekelund Jr., Robert D. Tollison, Politicized Economies: Monarchy, Monopoly, and Mercantilism, College Station, Tex.: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97, p3~4.

责编/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