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写作:素材的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作离不开素材,素材是形成文章内容的重要依托。时至今日,高考命题者始终在寻找一种可能,那就是将作文命题置于一种让考生既熟悉又陌生,既有话可说又不曾思考,既有观点又无现成素材的境地,成功瓦解考生的作文备考,以考查学生在无任何准备情形下的作文水平,从而更好地杜绝考场作文的抄袭与套作,比较准确地检测出考生真实的作文能力。不得不说,这是高考“指挥棒”之于写作的近年实践,虽然在摸索中步履维艰,但是我们依然可见高考赋予写作的“正能量”。比如在这种命题思想引领下的作文内容,对于那种仅凭死记硬背作文素材粗糙拼加的作文备考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这自有其背景,时至今日,作文备考已经非常成熟,各种版本的作文素材,各种高考作文高分的“范例、秘诀、模式、策略”等层出不穷,堆满了书店的角角落落,这种备考成熟的现状令人忧虑。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言为心声”,是张扬学生思想与个性的舞台,是一种本真情绪与内在价值观的主动表达与传递,是一种“真”“善”。我要说的是,作文备考越成熟,对真正的写作戕害越大。比如,作文素材的快餐化,各种励志的、爱国的、奉献的、传统美德的汗牛充栋,学生在海量的素材堆中迷失了自我,看多了所谓典型的鲜活素材,反而内心更加麻木;记多了所谓的有效素材,反而一到考场就遗忘;再加上高考命题有意回避学生易知易用的素材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还不能认清高考的导向与学生自身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写作教学肯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构成作文内容的素材,越来越需要有学生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体验是一种亲历,一种真实的接触与碰撞,一种必由的体认过程。素材少了体验,内容就少了血肉,素材越生吞活剥,内容就越干瘪无味。相反,素材越源自内心,内容就越丰润饱满;素材越贴近思想,内容就越光彩照人。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高考的阅卷小组长,对作文的研究既宏观也微观。今年尤其注意到了素材的体验愈发重要,我们不妨从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为例,来说说素材体验的意义。
先来看原材料: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的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这段文字,根据考场评分细则,评卷员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要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照片/科技”,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的记忆/情感”,二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照片”;如果从“含意”的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也可以是指其他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但是谈科技和其他相似事物,都要从照片谈起,谈照片是一种科技,或照片与某种事物类似: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感。
结合上述的立意思路,如果我们从素材的角度加以分析,就会发现由“照片”发轫的素材链,基本避开了考生常用易用的素材领域,因为“照片”本身极具生活化、个性化,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宏大事件或精英人物,考生如果没有素材体验的本领,则必然望题生畏,小题无法小作,更遑论小题大作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考场上无素材、素材胡编乱造、素材空洞等现象比比皆是。这让我想起2013年广东卷作文题的核心词“慈善”,很多考生也是束手无策,缺乏或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素材积累,也成为得分的瓶颈。我想,这也是广东考生高考作文平均分始终在38~39分(总分60分)左右徘徊的主要原因。看来,对素材的体验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了。那么,素材的体验如何在考场中彰显呢?
一、矫正素材搜索的角度,让体验介入。
长期以来,素材的积累以记忆为主,这是有悖于作文实质的。好的素材,其最佳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受者具有内心的触动,而“触动”大多源自受者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体验是一种认知过程。拿到“相片”这一核心词,如果我们及时矫正素材搜索的角度,让体验介入,则可能因此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因为“照片”大家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搜索精选有体验的素材,写成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或者说理散文,当然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有个考生写“数码照片”带给自己美好的回忆,他这样写道:
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的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的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了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这篇作文在考场得分55分,是标杆作文卷的第二篇,其示范意义我认为就是素材的体验意义,上述段落援引“扫街”照相的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之所以在心中形成“美好回忆”,我想主要是因为考生亲身体验了老城区的两家老字号,以及老字号小店传递的古朴之美触动了内心。这样的素材,是体验之后的精华再现,是编不出、炮制不出的,针对这样的生活化、个性化的作文题,在搜索素材时矫正角度,不以宏大事件或精英人物为主导,让体验介入,也许正是获取高分的法宝。
二、真正建立主体的意识,让体验发散。
要完成800~1000字的高考作文,常常要形成具有体验的素材链,才会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这就要求考生建立真正的主体意识,将写作完全建立在张扬自我生活、个性与思想的基础之上,以一种积极的本我意识参与到写作素材的搜集中来。体验的发散是有价值素材的获取方式之一,它会让整篇作文的内容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与思想,富有血脉的动感与思想的鲜活,文章也更为动人。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而略微泛黄的相片,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新奇的渴望,那是因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的大集会。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便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地凝望,或是相爱地偎依。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的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轻。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过,我总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深沉的微笑。
这是今年广东作文标杆卷首卷,得分58分。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考生建立了完全的主体意识,以自己外曾祖母照片的体验进而拓展到父母的婚纱照、“我”与父亲的合影,显得真实、真切,富有真情。再比如,有些考生由数码照片的快餐式体验进而拓展到书籍阅读的快餐式体验,进而来证明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就让文章更贴近考生的思想本质,读来更为动人。
三、调动内心敏感的神经,让体验多元。
考生的直接体验有时还很狭隘的,毕竟大家大多过着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有的体验是间接的,比如来自书本、教材、媒体、视频等素材,并非自身亲历,但感同身受,特别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由于并非亲历,所以更强调内心敏感神经的调动,设身处地,角色互换,使得内心真正碰触素材,进而形成间接素材的体验认知,使得间接体验成为一种可能。我们来看下面一段:
还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在连堂课的课间秀起了自己儿子的相片,看着那一张张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照片,我的同学跟老师一样总会挂上一丝的微笑,记录着日常生活点滴的照片,也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随着照片一张张的切换,突然之间冒出了一张老师的全家福,我和我的同学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感受,然而我却能感受到老师与之前看那些照片时不一样的感情在里面,像是回忆,但是总能从她的眼中读出一种只属于她的幸福。照片增多,并不会影响我们对那些时刻的感觉,因为那些时刻的记忆与感觉总会保存在我们心中最深的地方,当我们重新发现时,总会从心中激发出来。
这是一篇议论散文的精彩段落。老师在课间放有关儿子的图片,如果该考生内心比较“麻木”,肯定写不出此等精彩的文字。在这里,作者以最大的内在敏感,去尝试体验一位教师播放儿子图片的心理,最终写出了“记忆与感觉总会保存在我们心中最深的地方”,“当我们重新发现时,总会从心中激发出来”等极富哲理的句子。敏感,对于写作来说从来不是一件坏事,心灵敏感,则万象有灵,万事有情,万物有魂。以主体的意识,敏感的神经,去体验丰富的生活与多彩的社会,则内心世界必然风起云涌,多元的体验形成的素材之源必然汩汩流淌。
四、平时加强针对的训练,让体验高效。
其实,个体的体验在时间维度上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参差不齐的表达呢?除了先天的个体性格、资质、品性等要因之外,还在于后天的有针对性体验的训练上。高考作文备考,很大程度上也是作文素材的备考,素材的备考不能简单粗暴,而应注重学生内在的体验,有人说,如今的高考已渐变为后“素材”时代。细想也不无道理,因为光靠死记硬背素材来写高考作文,情感空洞,理据常常牵强,也易套作。笔者认为,作文备考加强间接体验的针对训练尤为必要,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陈光标、李嘉诚、比尔・盖茨的内心世界,学生才有可能对“慈善”怀有更强烈的间接体验,内心才可能更赋以鲜活的血肉与思想;只有让学生走进那些伟大摄影师的经典作品,调动起内心的感触,学生才有可能对“照片”寄予无限的热情,在考场的瞬间,体验唤起表达欲望,从而妙笔生花!
(广东省佛山市教学研究室;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