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黄姜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黄姜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种植黄姜是贫困山区群众近年来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为山区群众增加了不少收入。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从黄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要领、提高单位产量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办法等方面对黄姜的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对于指导药农发展黄姜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黄姜 栽培技术 病虫害 防治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 俗称火头根,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多年生草质缠绕性藤本植物,是世界上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的植物种类。世界上薯蓣科共有10属650种,其中我国现有富含薯蓣皂苷元的黄姜17种,其横生根茎中薯蓣皂甙含量高达2~5%,最高可达16.5%。黄姜的栽培以及其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对其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黄姜栽培技术

1.选地及整地

1.1选地

选择排灌方便、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下湿地不宜种植黄姜。

1.2整地

整地环节对于黄姜的栽培以及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播种黄姜种子之前,应先将土壤深翻25cm以上,粉碎土块至平均粒径3cm以下,最大限度捡除土壤里面的石头和杂草。

1.3培肥土壤

翻地过程中伴以施肥,尿素5kg/亩、草木灰30kg/亩、磷肥50kg/亩,另外需要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kg/亩用作底肥进行起垄种植。

1.4土壤处理

播种时,用敌克松按照3kg/亩的用量对土壤进行处理。

2.选种及种子处理

2.1选种

所选的黄姜种子应是无霉烂、无冻害、有芽头、生命力强、萌发力强的一年生的黄姜。

2.2种子处理

将选出的黄姜切成3~5cm长的小块,每块保留2~3个健壮潜伏芽,制成黄姜种子。在切块的同时,及时用草木灰对分蔸掰下后的断面进行涂抹消毒。播种之前将黄姜种子置于20℃室温条件下,摊开晾置1~2天,等到黄姜种子切开断面初步愈合后,用稀释2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20min后晾干,再用生物钾肥或生物菌肥按照0.5kg/亩进行拌种,完成种子的预处理,保存待用。

3.播种

3.1播种时间

播种可选择春播(3月上旬)或秋播(9~11月),以秋播为最佳播种时间。

3.2播种技术

播种一般应选在晴天进行,采用开沟条播技术。种植深度8~10cm,种植密度12000~15000株/亩。

3.3种植模式

采用垄作种植,按135cm的行距进行开沟做垄。垄高15cm,垄面宽度120cm。每垄种植5行,行距20cm、株距20cm,呈三角形不对称放置种植。

4.田间管理

4.1除草

除草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人工除草和药物除草。

4.1.1人工除草在黄姜播种之前、生长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人工除草第一年需进行5~6次,第二年则可减至3~4次。

4.1.2物除草,主要用于黄姜出苗之前,每亩地用10%草甘磷水剂0.75kg, 50%丁草胺乳油200ml,兑水50kg混匀,进行喷雾即可;另外,在黄姜生长旺季,每亩地用10.8%高效盖草能10ml,兑水40kg进行喷雾,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黄姜增产。黄姜生长过程中每年一般要进行3~4次除草过程。

4.2搭架

为了增加光照面积、加强通风透气、提高产量,在黄姜株高30cm左右时要进行人工搭架。所搭架的高度为1~1.2m,3~4株黄姜为一组进行搭架,称之为一个窝架,支杆顶部固定于一起。每2~3窝架上部放置1个架杆,相互固定在一起。搭架后黄姜可以增产25~35%。

4.3追肥

实践证明,合理追肥是黄姜增产和高产的有效手段。具体作法是:①每年在黄姜萌发出苗期,各追施20~25%氮肥作提苗肥,促进地上茎叶的后续生长;②在每年黄姜根茎膨大期(7~9月),分别追施20~25%的钾肥,以促进地上部分的营养物质向根状茎转移。

4.4灌溉排水

黄姜根状茎含有75%左右的水分,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生育期内缺水会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干旱时应及时灌溉,特别是在黄姜花期和根状茎膨大期等需水临界期要加强水分的管理,但黄姜不耐积水,长期积水会引起根茎腐烂,从而导致整株死亡。要根据生长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灌溉和排水。

4.5中耕培土

黄姜为浅根系作物,根茎入土不深,在土壤浅层蔓延,纵横交错,常年的雨水冲刷,造成根茎,影响生根出芽。在生产上,结合中耕施用客土法进行培土壅蔸,以掩埋根状茎为宜。培土不仅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防止冬季过度低温引起根状茎冻害。

5.收获

人工栽培黄姜在种植3年后进入收获期,一般以秋末(11月份)及时收获为宜,此时收获的黄姜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好,且耐储藏。

二、黄姜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黄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和疫病等。

1.炭疽病

炭疽病是植物常见而重要的病害,黄姜生长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此类病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带。病菌从叶尖或叶缘侵入,病斑扩大后可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病斑呈深褐色至灰白色,有轮状斑纹,边缘黑褐色,稍隆起,病部中央散生或轮生褐黑色小点潮湿的天气出现粉红色胶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发黄而脱落。

黄姜生长过程中,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炭疽病发病初期,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高峰期。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可杀得2000”35~40g/亩,兑水50-60kg,混合均匀进行喷雾,连续喷雾3次;或者使用“小叶敌”100ml/亩,兑水50-60kg进行喷雾,喷雾3次;还可以使用“重茬剂”150g/亩,适量兑水,灌溉与黄姜植株根部或者对其生长土壤进行处理,均可达到除病效果。

2.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植物幼苗,部分植物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染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染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之后根部腐烂程度逐渐加剧,病情严重时,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黄姜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出现病状,6月下旬是其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使用根腐灵25g/亩,进行灌根或者喷雾;或者使用“可杀得2000”25~40g/亩,兑水50-60kg喷雾,连续使用3次;还可以使用“重茬剂”150g/亩进行土壤处理或灌根,均可达到除病效果。

3.疫病

黄姜疫病,主要指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植物染病后表现为叶斑、幼苗猝倒、根茎腐、冠腐、枝干溃疡和腐烂等,植株受害部位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坏死和腐烂,潮湿时,病部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疏松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疫病可导致对植物的毁灭性破坏。

黄姜疫病一般在5月中旬见病,6月下旬为高峰期,7月基本稳定。

防治方法:使用“雷多米乐”100g/亩,兑水50~60kg,进行喷雾;或者“克露”100g/亩,兑水50~60kg进行喷雾;还可以使用70%“托布津”按照100g/亩,兑水50~60kg喷雾,均可以达到除病效果。

作者简介:屈晓宇 :女,山阳县中药材研究所助理畜牧师,长期从事中药材种植栽培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