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诊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诊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胆汁淤积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并探讨茵枝黄对迟发型母乳黄疸的疗效。方法 ①以50例诊断为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测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②将50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24例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A组),26例茵枝黄加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B组),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①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的TBA、GGT、AL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关键词】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胆汁淤积;茵枝黄

母乳性黄疸于1960年由Arias和Carther等首先报道[1],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推广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母乳性黄疸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2],为了解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胆汁淤积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进行检测。并分组使用茵枝黄治疗,评价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我科共收治母乳性黄疸患儿93例,其中50例为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男33例,女17例,胎龄(38.3±3.8)周,日龄15~27 d,平均日龄(16.6±2.5),均符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依据[3],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胎龄(38.7±3.5)周,日龄14~26 d,平均日龄(16.3±2.9),均为同期住远的足月新生儿,不伴有黄疸、感染、窒息、遗传病,其日龄、胎龄、性别与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50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分别治疗,两组在血清胆红素、日龄、胎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于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自凝,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日本产日立牌7180血液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IBILTBAGGTALTALP. ②A组24例,维生素C0.25 /d加入5%葡萄糖10 ml中静脉点滴3~5 d,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B组26例,茵枝黄5 ml/d加入5%葡萄糖10 ml中静脉点滴3~5 d,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入院3 d后清晨空腹抽血复查IBIL。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TBAGGTALTALP.结果比较见表1。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组TBAGGT AL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B组在治疗3 d后复查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原因,临床分为早发型与迟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产妇母乳量少,新生儿摄入不足,肠蠕动较慢,胎粪排出延迟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增高。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肠腔内母乳中含有活性较高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将进入肠肝循环的结合高胆红素血症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吸收入血,提高了胆红素水平。迟发型常紧接着生理性黄疸发生,多在生后6~8 d出现黄疸,胆红素峰值常在生后7~14 d出现,持续2~3周,甚至2~3月才消退。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试停母乳,改喂配方奶3~5 d,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以上,可考虑母乳性黄疸[4]。

胆汁酸(TBA)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随胆汁分泌致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少量进入血循环,胆汁酸测定不但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分泌功能,而且与胆道排泄功能有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均来源于肝脏,常作为胆道疾病肝脏疾病的指标之一。血清中TBAGGT ALP的 升高,常常提示存在肝内外胆道的阻塞,胆汁排泄障碍。

朴梅花[5]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和生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对比研究,认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是影响母乳性黄疸的主要机制,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在本文中对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TBAGGT ALP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参 考 文 献

[1] 杨波,李宝云,李刚,等.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03-104.

[2] 刘芳,杜志芳,郑一博,等.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482例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201-203.

[3] 金汉珍,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4-277.

[4] 李淑敏,杨英伟.母乳性黄疸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91-393.

[5] 朴梅花,李在玲,李莉,等.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关系的观察.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