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促进皋兰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促进皋兰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论述了皋兰县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其差距,从而提出了皋兰发展休闲农业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规划布局、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创新发展机制、注重名牌产品培育、强化管理人员培训。

关键词:皋兰;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0-0008-02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题,利用农事活动、科技展示、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和农村生活等资源,满足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需求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可提高农业效益、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皋兰休闲农业发展重点以什川镇为代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农牧、旅游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取得初步成效,探索出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思路。本文重点就皋兰休闲农业发展经验、模式和突出特色进行探究。

1 发展优势

1.1 区位优势明显

皋兰地处兰州、白银和兰州新区三角辐射中心地带,是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联带,也是兰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境与省城兰州、铜城白银和兰州新区零距离接壤,县城距兰州35 km、白银29 km,距兰州新区30 km,是兰州1 h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1.2 内外交通便捷

皋兰居于西北交通枢纽地带,境内民航、铁路和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具有“一河五线”(黄河、兰白高速、国道109线、中川高速、包兰铁路、兰渝铁路)的交通关联优势。水运便利,兰州至什川黄河游轮航线正常运营。

1.3 农耕文化深厚

铺压砂田、果树栽培、设施种植、高扬程提灌等农耕文化沉淀深厚。梨树栽培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百年古梨树苍劲古朴、春蓓绽雪、秋实累累,果树嫁接、“三膜一砂”等传统农耕技艺记载着皋兰农民秉承传统,科学种植的历史。

1.4 农业稳步发展

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提升农业、发展农村”的原则和“抓龙头、育产业、带基地、创组织、建队伍、拓市场、增效益”的要求,抓住基地、园区和龙头企业3个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着力推进高原夏菜、富硒白兰瓜、红砂洋芋等5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和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1.5 开发进程加快

作为兰州乡村旅游的品牌景区,什川生态古镇是百里都市黄河风情旅游线的延伸段,旅游开发和品牌推介成效显著,荣获多项殊荣。西电高新农业示范园、九合万亩桃园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县委、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1.6 技术创新彰显

在县、镇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户在瓜菜品种更新换代、温室种植换土倒茬等栽培技术上探索创新,使引种繁育、集约化育苗、茬口调整、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等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学用新技术的理念得到发展延伸。

2 主要差距

2.1 缺乏政策支持,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皋兰县休闲农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投入渠道单一,政府在财政上缺乏实质性的扶持,发展动力贫乏。同时由于实施农业、承包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投入、影响发展。

2.2 缺乏整体规划,项目简单类同

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项目简单效仿,粗放管理、粗放经营。缺乏统一的功能布局和规划,设点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服务项目单一、层次低,主要以喝茶、打牌、就餐为主,没有很好地结合本地的农业资源。

2.3 缺乏地方特色,建设水平不高

休闲农业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一,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缺少系统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农耕文化内涵的挖掘,并且受农业季节性瓶颈制约而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带动力弱。

2.4 缺乏经营理念,设施配套落后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供水、农村供电、公路客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正确指导等原因,有些休闲农业项目缺乏规划,道路、停车场、卫生厕所及其他必要的设施过于简陋。

2.5 缺乏管理人才,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休闲旅游农业的经营性项目,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培训;经营者对服务人员的雇佣方面也不够规范,没有就业协议,服务人员的利益缺乏保障。

3 措施与对策

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把发展休闲农业列入工作日程,统筹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协调农业、科技、旅游、工商等部门,联合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建立起紧密的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标准制定、典型推广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休闲农业的学习、宣传和推介,切实统一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什川镇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坚持科学规划布局

从规划入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筛选确立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做到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有序发展。坚持在生态功能、科教功能和载体功能上下工夫。生态功能上要突出生态、安全特色,形成独特的生态度假平台;科教功能上,要不断打造以高原夏菜种植、设施栽培基地、万亩梨园等生产、科研、休闲观赏、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品种展示平台;载体功能上,通过举办兰州白兰瓜节等系列瓜果采摘节,打造合作、宣传、交流、开发的平台。

3.3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围绕解决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项目,增添游客休闲娱乐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3.4 不断创新发展机制

休闲农业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开发,属于“接二连三”的产业,产业化发展是必经之路。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以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民和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休闲农业,农民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农家乐等小型企业,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建设大型的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引入农业科研、企业单位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

3.5 注重名牌产品培育

提高休闲农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休闲旅游农业的产业基础,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培育乡村游、农家乐品牌,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品牌特色,开发休闲农业要在“特”字上做文章,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特色休闲项目引入休闲旅游企业,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形成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品牌。

3.6 强化管理人员培训

休闲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和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组织聘请专门的教授、专家对有关人员进行休闲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休闲农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