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实验自我效能感 提升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实验自我效能感 提升学生自主实验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其对学生自主实验的影响,尝试从言语激励、榜样示范、成功体验、积极归因等方面来培养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以提升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自主实验能力

Improve Self-efficacy in Experiment, Enhance Students’ Self-test Ability in Experiment//Mao Xiaomin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self-efficacy chemical experiment and the impact on students’ self-test experiment, tries verbal stimulus, model demonstrati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ositive attribution to develop self-efficacy in 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to enhance student self-test ability.

Key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self-efficacy; self-test experiment ability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有着十分丰富而又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化学实验能力又是中学课程标准中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然而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胆小懦弱、缺乏操作技能、不熟悉操作程序等原因,在实验时犹豫不决,生硬地模仿周围的同学操作,导致丢三落四,甚至不敢动手,只作“旁观者”,根本谈不上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因此,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仅仅重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和完成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预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能感,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内涵

自我效能,也称自我能力有效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它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化学实验的主观判断[1],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化学实验操作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自我效能感;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化学实验操作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化学实验操作行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不仅与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且与一个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也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体验紧密联系。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适当的自信,能战胜困难,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表现出自卑,影响其自身能力正常的发挥,降低学生取得成功的概率。培养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感最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

2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实验的影响

1)影响实验心态。化学实验难免用到有毒、有强腐蚀性的物质,难免碰到飞溅、爆炸等令人担忧的意外情况发生,不同实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面临化学实验时的心身反应是不一样的[2]。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为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心情愉快,因而实验操作较顺手,实验能顺利完成。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信念不足,缩手缩脚,在实验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或者碰倒试剂瓶等危险的情况,即使简单容易的操作,也会怀疑自己能否成功,情绪焦虑、恐惧,因而实验效率低下,甚至不能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例如浓硫酸有强腐蚀性,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因担心触及浓硫酸而被腐蚀,在操作中出现手指发抖等现象。

2)影响实验难度选择。自我效能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实验难度上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并能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简单容易的任务,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便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成功,表现出缺乏信心,不敢尝试或完全放弃。

3)影响实验进程。自我效能感不同的学生也会影响实验进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前清楚掌握实验步骤,熟悉每一步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中比较耐心细致地完成每一个操作,力求完美。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实验中总怀疑自己操作不当,或操作步骤混乱,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完成相应实验。如银镜反应的实验中,溶液还未澄清就停止滴加稀氨水;好不容易配好银氨溶液,却忘记加乙醛就开始水浴加热,这都与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关系。

3 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提升自主实验

能力的实施路径

1)言语激励,增强实验信心,提高自主实验意识。班杜拉认为,在人们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显示出自己有能力时,言语激励等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能促进对任务的完成,激励人们去努力学习,同时外部提供的信息也让人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功都要给予积极关注,给予积极评价,有利于增强实验信心,提高自主实验意识。

如在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中,学生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制备。但在操作中有学生将少量的氯化铝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得到沉淀,就以为自己做错了,怀疑自己的实验能力。教师发现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过程,得出反应已生成偏铝酸钠,若在此溶液中滴加酸液,即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加赞赏,并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实验。学生喜形于色,继续完成实验。在课后,该学生告知教师,他得到另一种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就是将氯化铝溶液不断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就会生成沉淀。可见,该学生受教师言语激励后,增强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信心,提高了实验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自主实验意识的提高。

2)榜样示范,感知实验过程,激发自主实验动机。研究表明,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在自我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中的他人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会为个体带来替代性效应,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判断。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教师应首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演示实验中要做到对步骤心中有数,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程,出现意外现象不慌乱,泰然处之,还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的这种权威性榜样作用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影响较大。但同伴的榜样也不可缺少,有时甚至比教师的榜样效果更好,因为这会让学生觉得同龄的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成功。

如在氨气的喷泉实验中,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感知实验操作过程,并共同分析形成喷泉的原因,学生在参与分析过程中拓宽思路。由此学生提出氯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也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喷泉实验,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去验证假设,并注意实验操作。此时学生能较准确把握实验操作过程而无需反复强调。可见,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了学生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动机。

3)成功体验,激发积极情绪,形成自主实验能力。科学实验证明,个体亲历的成功经验在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最有力的作用。不断获得的成功体验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而不断的失败则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使学生丧失自己的能力信念,不断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化学实验时,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设定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促进形成正确的认知,重新给自己定位,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形成自主实验能力。

如在银镜反应中,让学生明确控制氨水用量的原因,在操作中学生会非常仔细地配制银氨溶液。在最后获得光亮的银镜时,学生因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欣喜,激发积极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得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又推动学生自主地进行化学实验,从而促进形成自主实验能力。

4)积极归因,促进自我肯定,发展自主实验能力。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结果原因的解释。归因方式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判断,而且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发展自主实验能力。

如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学生在实验中边滴边振荡,并未看到所谓的白色沉淀,怀疑自己做错了,并怀疑自己的实验能力。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不振荡的情况下继续滴加,果然得到久违的白色沉淀。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知,原先不是操作失误,也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生成的三溴苯酚沉淀溶解在苯酚中。教师继续引导: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学生通过实验、反思,并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可提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操作是非常有趣而吸引人的,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实验自我效能感来提升其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既能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又能体验美好的情感,这应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田莲,等.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