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6,上海话剧轮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6,上海话剧轮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上海话剧的动静,并不比往年大多少。不过,由于正值戏剧大师黄佐临百年诞辰,上海的话剧现象因此平添了许多深意。其中,有精心营造的热闹,更有苦心追求的气度。

《在床上》和《恋人》,这两台专言男女情感、专说都市生活的崭新跑车年初就早早发动了引擎。不过,这些被以往称为“白领戏剧”的戏,因被加注了更多的艺术剂而行驶得更加顺畅。《在床上》冲着贺岁而来,剧名自降品格,但演出的成色为其挽回了颜面。乘着情人节再度热演的《恋人》是根据网络小说《爸爸,我怀了你的孩子》改编的,场场爆满。小说的超人气直接吹向舞台,到了《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上演时,热门小说改编话剧已成为驾轻就熟的票房通行证。同时,它们又获得了一个刻意制造的新名词――时尚话剧。顾名思义,它们跟时尚密切相关――婚恋题材、情感纠葛、时髦风尚,经艺术手法的认真调度,以轻松随意的风格现身于小剧场。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根据李唯的同名小说改编,舞台布景完全按照一个真实的家打造。细腻的故事情节,多角的男女生活,调侃幽默的味道,演员的个性发挥,直指现代人不见阳光而带着体温的荒唐内里,达成了导演的意图――让观众在一个真实环境中看身边的故事。戏虽不大,人虽不多,却有着RAP主题歌、热闹的谢幕和动人的广告语,显得创意十足。既是艺术的,又是时尚的,这的确讨人欢喜。该剧于去年8月热演后于今年1月再度上演,依然座无虚席。时尚话剧,更像是都市男女在艺术名义下、在小剧场举行的一场欢乐派对――灵活流畅、效果热烈,轻松满足了娱乐需求,在审美与消费之间找到了一种欣赏的平衡、时尚的平衡。

2006年话剧商业演出的典范之作,首推有“百老汇最幽默最浪漫爱情音乐剧”之称的《I LOVE YOU…》沪上公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曾经放出 “三年内将整个百老汇的音乐剧产业带入中国”豪言的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合作,推出的这台《I LOVE YOU…》,不仅对上海话剧,而且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I LOVE YOU…》的制作小而精巧,用两架钢琴加上小提琴伴奏,近百件服装和道具与四个演员来表现约会、婚礼、孩子、家庭直至葬礼的各种男女关系。演员们须在恋人、父母、孩子等10多个角色和20多个片段中连唱带跳,搬动布景道具、频频更换服装,完成节奏极为跳跃的演出。这,才是音乐剧所要求的高度综合――舞步、歌唱、表演、舞美,丰富的场景,迅速的转换。《I LOVE YOU…》剧情幽默,音乐欢快,表演经过精心设计,力求演出“美国人”的感觉,体现了夸张与规范、俏皮和严谨的完美结合。除了连篇累牍的各种报道,该剧甚至在所谓“光棍节”(11月11日)举行与明星“共度单身夜”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观赏高潮,可谓动足了市场的脑筋。

以审美为圭臬的精英戏剧,包括名剧、实验等“经典名车”、“概念车”也纷纷上路。从4月的《牛虻》到10月的《萨勒姆的女巫》、《4.48精神崩溃》和《秀才与刽子手》,都是其中翘楚。

《牛虻》是2006年上海话剧界的首部大戏,编导将该剧着眼在信仰与人生的选择上,氛围凝重。不过,该剧的思想力度虽然得到了提升,但对诗性的迫切追求是否与观赏者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相契合,还是个疑问。所幸好东西总是令人谈论不已的,《牛虻》每场演出后举行的专家和观众对话、点评,就证明了艺术魅力的宝贵存在,其中关于精神的升华、思想的力度和话剧的诗性等等话题一再出现在对该剧的评论中。经典成了时尚,老爷车成了新款车,这部戏以“残酷色彩的史诗性悲剧”的面目,严峻要求与当下价值观进行思辨对话,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艺术欣赏”与“艺术消费”等不仅限于戏剧观念的思考。

美国当代经典戏剧《萨勒姆的女巫》在中国已几度上演,因为它是黄佐临第一个引进中国的,所以成为2006年纪念黄佐临百年诞辰活动中的首发剧目。执导该剧的郑大圣很有勇气地使用了一种“开放式”的演剧模式:从演员服装到舞台布景设置照搬平时排练的原样――将演出当成排练,并向观众开放排练场。创作者们避其政治讽喻不用,重在表现普遍人性和灵魂拷问。在这一主题面前,时代、地区和文化差异都退居其后,尊严、诚实、利益、人性等等人生本色被活生生地拎到人们的面前。

《牛虻》和《萨勒姆的女巫》都试图在严肃话题中苦心寻求与当今观众的沟通、理解。《牛虻》以“人的选择”作为牛虻的精神,并让主要角色以剧中人和叙述人的双重身份跳出来面对观众,进行叙评,以求引发观众思考;《萨勒姆的女巫》则将休闲服装、即兴议论插入法官袍牧师装的“美国古装戏”,引领观众进入交错的时空,并以幕间戏和戏中戏淡化戏剧情境,将戏剧的现实意义寄托在年轻演员的自由议论中。两出戏一紧一松,一正一反,却殊途同归。两出戏的舞台也是异曲同工,《牛虻》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十字架,《萨勒姆的女巫》则是凹凸不平的镜面。一切,都直指人心。在当下的多元时代,戏剧内核的呈现正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有着“极为个人”之称的英国直面戏剧《4.48精神崩溃》,以没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白的诗体剧形式,描绘抑郁症女性自杀的心理体验。丰富的意念和诗意的表达,使该剧具备了极高的哲理性,诸如“向死而生”、“在意外的时间里却没有意外,你没有选择,选择总后到”、“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等,使之超越了个人痛苦而获得了更广大的人文关怀。同时,开放的文本也为艺术探索提供了多样的解读和呈现方式。导演熊源伟在这出实验戏剧中艺术地体现了原作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为观众带来了崭新的审美体验。黑白灰的舞台,演员冷峻的表演,上千个气球,包括观众席地而坐的垫子,也成为该剧形式感的一分子。确实,丰富的剧本,高度的思辨,深刻的感受是足以让一切外在华彩褪尽颜色的。

黑色荒诞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则以饱满的剧本出发,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黄唯若以高度的诙谐和悲悯,在多种体裁的有机混合中把秀才与刽子手的异化悲剧出之以人间喜剧的表象,并刻意创造了人与偶的戏剧间离。导演郭小男则准确地把握了剧作意蕴和黑色喜剧风格,用“质朴里的夸张”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演剧情境。人偶同台演出和一桌二椅,将传统戏曲中的傀儡表演、民俗歌舞糅为一体,体现黑色喜剧写意的本质。

另外值得注意的轮印,还有《红星照耀中国》。这出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的剧目,因其不凡的立意而高于同类题材作品――着意在叙事回忆中表现1927年至1936年间“年轻而健康的红色世界”,并以其后的辩论来表达对“牺牲”和“信仰”的探求。一个外国人看中国革命,独特的视点使这出红色话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革命事件描述,也使另外一种朝向当下精神的献礼成为了可能。

2006年上海话剧的轮印,清晰呈现出文化审美、商业盈利和主流价值三道长而深的痕迹。这三道轮印,是任何国度、任何地域的戏剧都不可或缺的三个方向。人文艺术的欣赏、娱乐时尚的消费、以发散社会主体意识形态为宗旨的主旋律,它们在有意的戏剧战略或无意的市场洗礼中,适时地控制着各自的速度、把握着各自的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