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鄞州:着力打造新型城市经济新高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鄞州:着力打造新型城市经济新高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型城市经济是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中心城市在功能提升、产业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新兴经济形态,具有高智力性、高增值性和强辐射力特点,对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鄞州区紧抓撤县设区机遇,通过“七抓七创”,大力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南部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005年,规划建设南部商务区,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建设企业总部大楼。目前,总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34幢企业商务大楼明年将陆续投入使用,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14幢企业商务大楼将近期开工。预计未来3~5年,该区域将集聚数十家实力型企业总部和6万名白领,每幢大楼将产生1亿元以上的税收,有望成为全省最大的“高端商务集聚区”。

抓创新128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创意经济。2007年,规划建设以集聚创意、研发、设计、管理等现代生产业为目标的创新128园区,拟由165幢四层独立式庭院建筑和企业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研发中心组成。目前,一期4万平方米、43幢建筑已建成完工,二期10万平方米建筑正加快施工,现已引进创意企业30多家,注册资金8亿多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利税1.3亿元。

抓科技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孵化经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作用,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建成科技产业孵化平台6个、总面积9万平方米。目前,共有在孵企业87家,创造就业岗位1035个,自主研发或成果转化取得专利项目104项。近期,鄞州区与中物院合作建设的总投资5亿元、8万平方米的鄞州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鄞州创新中心已正式签约落户。

抓中小企业集聚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针对城区内中小型工业企业众多的实际,以政府为主,专门在新城区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鼓励中小企业入驻。目前,已建成商会国贸中心大厦、和邦大厦、麒麟大厦、广博国贸中心等11幢、51万平方米的楼宇,吸引788家中小企业入驻,入驻率和属地注册率分别达75.6%和73.9%,今年上半年创税收3.8亿元。

抓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以软件、动漫为主导,推进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前,全区有软件信息服务企业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40家,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9家。去年软件产业总收入达8.1亿元,服务外包总收入达5.5亿元,动漫产量达到5000分钟,列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并成功创建为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和宁波市首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另外,鄞州科技信息产业园正在抓紧筹建中。

抓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以发展企业电子商务作为带动整个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相继成功引进中国企业和全球采购商服务的网络贸易平台中国海商网、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国国旅电子商务平台和专门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提供支持的“中企新干线”,企业用户数已达数百家。目前,全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雅戈尔集团和奥克斯集团电子商务专项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发展电子商务标杆企业,网上贸易在鄞州已成为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

抓空港物流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抓住宁波机场的属地优势,2005年规划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去年该园区被列为省级综合物流示范基地,今年2月宁波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批准设立。目前,园区已引进荷兰PKS、中国移动等13家实力企业入驻,并与海尔物流、DHL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基本达成洽商入驻或合作意向。

为抢占发展新型城市经济的制高点,近年来,鄞州区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从而确保新型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建设机制。对新型城市经济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单体自建、公基统建”的模式,即政府统一确定区块规划设计总体方案,业主单位在同一时段完成各自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相关公共设施、共建配套项目由政府统一建设,实行共用共享。这一建设模式有效实现了集聚区建设中单体建设与区块整体建设的同步性和一致性,降低了建设成本,得到企业的积极支持。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运营机制。对新型城市经济集聚区的运营机制,积极倡导“业主持有、只租不售、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运作模式,即集聚区开发主体在项目建成后自主持有产权,不对外出售房产,并由集聚区运行商对集聚区实行统一管理,按照集聚区运行业态对外统一招商,并对承租者提供统一服务,各承租者在约定范围内自主经营。该运作模式既保持了经营者的活力,又避免了无序竞争。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土地供给机制。对列入重点的新型城市经济集聚区建设项目,实行项目供地与投资强度、品牌知名度、技术密集度和产业导向度相挂钩的土地要素供给新机制,即建设项目土地供给,按该项目的投资密度、技术含量、企业知名度和是否符合产业导向目录等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在严格规范运作前提下,按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供地。该供地机制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新型城市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腾笼换鸟”。通过“政府收购、自行转产”等办法,鼓励新城区和城镇建成区企业转型发展新型城市经济;通过“以地换地、以地换房”等形式,鼓励分散发展的企业集聚发展新型城市经济;通过“政府代建、逐年回报”等形式,鼓励行政村联合开发村级留用地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同时,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新型城市经济。目前,已有29家企业列入计划。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政策支撑机制。对发展新型城市经济企业,给予“投入奖励、经营补助、创新激励”和重点企业“树强扶优”、重大项目“一项一策”等全方位政策扶持。通过加大投入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新型城市经济;通过租金补贴、设备投入补助、业态开拓补助、信息化管理补助、租赁物业管理费补贴等扶持企业经营;通过实施服务业“双二十”工程,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在上市、融资和企业兼并和土地供应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鼓励引导新型城市经济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人才保障机制。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力度,专门建设面向企业供应的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配套建设500套IT人才驿站;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补助,鼓励人才以智力资本入股和分红,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对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给予适当补贴,着力营造留人、用人环境。

创新新型城市经济项目推进机制。为确保新型城市经济项目落实到位,围绕新型城市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把每一个项目都落实到区四套班子领导和责任部门身上,并签订责任状,每季度听取项目建设进度和招商情况汇报,每半年通报考核结果,年终把项目推进情况与领导干部考核评优紧密挂钩,较好地调动了干部抓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