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烽火角水闸纪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烽火角水闸纪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从广海到田头,路过烽火水闸,只见闸西头,楼宇林立,小街井然,人头攒动,交易火热,如城镇集市一般。过了水闸往东进发,路两旁莲塘千口,蔗林茂密,果树丛丛,稻浪千重,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海滩,潮来白茫茫,潮退结盐霜,有田耕不得,有水不能用,是个典型的旱、涝、咸土地,人们称这里“三天不雨,水车成龙;海潮一涨,十种九空”。1960年,我在广海中学读书时,水闸虽建好了,但三夹河还未截流改道,每当涨潮,便无路可行,只能用木棍探路,与同学相挽扶,朝渡口摸索前进,途中还有被荆棘刺伤或掉入水中的危险。

1976年,从部队回乡度假,故地重游,这里变了模样,昔日这片烂海滩被改造成为万亩良田。兴之所致,曾吟诗二首:“茫茫南海一支流,三夹河畔绕绿洲。绿洲皆系沼泽地,烂泥蜂鸟荆刺稠。星期半月上学去,水涨船高无路行。扶木与友相探路,坐棚观舟水中游。”“十多春秋旧路行,泥路不见道康平。江河改道烽火过,螺旋飞龙江中腾。沼泽不见绿洲见,灿烂金片连。收割机声轰轰起,军民丰收在田园。”

烽火角。位于台山广海城东3公里处,山上有烽火台而得名。这里,是三夹河的出口(三夹河,是大隆洞河、斗山河、潭窖河三河汇合而成)。河两岸,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原是一片荒芜的海滩,由于受旱、涝、咸的威胁,大部分土地无法耕种,人们早就有治理它的愿望。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良好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寄托于神仙。这里流传过一个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神仙见海潮上涨,淹田毁屋,想把三夹河口堵住。他命令鬼神从端芬那潮谭屋对面的山头截出半座山,搬向三夹河口去。可惜,山未搬到,雄鸡已经三唱了。鬼神见不得太阳,弃山而走。被遗弃的半座山,就立在广海城东北,叫旗坛山;留下的一半,是谭屋的现在的崩山。

“烽火边城大海头,长风鼓浪起江鸥。水移波转宏图壮,三夹江河一闸收。”著名诗人芦获这样吟唱烽火角的变迁。是的,人们梦寐以求的“三夹江河一闸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在烽火角兴建一项能抗潮、抗咸、蓄淡、灌溉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1959年至1965年。数千名民工、战士在这里战天斗地,建成了一座长200多米,48个大闸孔的排水闸;一条8公里长的拦海大堤;一条5公里长,200多米宽,4米深的引河。将三夹河堵截,河水从引河经水闸流向南海。

峻工之日,人们欢欣雀跃,庆祝这一宏大工程的成功,写下了不少很有气魄的对联、歌赋。其中有一联日:“烽火映红旗英雄大擂跃进鼓;银河流碧野军民高唱丰收歌。”从此,南海之滨,烽火角边,一座雄伟的水闸,尤如长龙卧波,挡住海潮,咸水不能进内。两岸不再受旱、涝、咸的威胁,年年丰收,岁岁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