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阶段的德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阶段的德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注重小学阶段价值观的教育

价值观是一切观念的核心,它为人们提供理想目标和行为规范,也为人们的一切价值判断提供标准和尺度。可以说,人们的言行都必然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有的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但更多的是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小学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依旧存在着看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认识不到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与其生活的时代精神有关,另一方面,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还与其心理水平有关。小学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小学时期的儿童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儿童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等,影响到他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对事物存在意义的理解,因而决定了其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小学教育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基础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讲关键不在于学习多少科学知识,关键在于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培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更应该给予重视和探究。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体验的探究和分析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和老子等人就开始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他们各自的“良心”学说和“赤子之心”学说开创了中国道德心理思想的先河。但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学生心理动机的探究和心理过程的分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品德教育就是要把握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要素,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多元体验,促进“自省、认同、内化”这一道德孕育的心理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利他”行为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效应及愉悦的内化历程,让德育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能生根发芽。

三、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在我国“听话教育”已成为一种传统的理想化教育,教育的最佳目标似乎就是培养听话的下一代,在这种教育之下,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不一样的声音,它反映了我国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中隐藏的许多教育问题,同时它也制约了孩子们天真淳朴心灵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能力,使他们不必事事听话,而是能够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无疑对我们德育工作开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且给予孩子的好奇心以机会和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我们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高自己的见解,以达到对事和物更好的理解。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心得,以便相互学习,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达到学校、社会的统一和谐。

四、追求德育实效性

德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反思传统的德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把保守的狭隘的课堂教育观,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因此,德育的效应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我们可以采取许多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师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学习的氛围,使德育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五、“情感”+“爱心”是德育的基础

俗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德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教师真正地用“情”、“爱”触摸到教育中生命个体的思想,并用自己的心灵贴近教育中生命个体的灵魂时,教育就会真正意义地在生命个体中来过、发生过、交互过。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渴望教师、家长、社会的尊重、体谅、鼓励和帮助,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可亲的称呼,都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教育者的“情”和“爱”。

我们用“情”小心地呵护,我们用“爱”小心地贴近他们,就可以为他们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让他们昂首自信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具备一颗真诚的爱心,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