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校企一体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创新性地提出了“四大改革”“六大创新”的职教改革思路,其中“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校企一体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它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许志军指出,校企一体不同于以往的校企合作,是以企业全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特征的校企合作的新阶段。学校与企业已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在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下,将企业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制度、形象等基本企业文化要素移植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得到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这是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职业意识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实现校园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校园;专业中的景点,景点中的专业;课堂中的实训,实训中的课堂”的办学布局。围绕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专业,学院将整个校园取名为华夏民族风情园,并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还成立了学院专属的文化公司———湖南光大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经营与管理景区。学院将景区和公司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园,这是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模式的大胆尝试,也是有别于其他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之处。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调查现状分析

为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的情况,我们在2013年9月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旅游航空系旅游管理专业13级3个班的同学进行了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了心理学家Crites提出的职业成熟度用量表,检测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选择等因素。以上数据表明两成以上的同学急需提高职业意识,四成以上的同学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这些都说明了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模式探索

依托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旅游航空系与光大公司通力合作,将1301、1302、1303班作为实验对象,展开了以“双师双能”的师资建设为龙头,以“体验式•参与式”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融合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和融入企业文化的校本实训教材开发为载体的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一)“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核心力量,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质量。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融为一体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有利于大幅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双师”指拥有企业行业丰富经验和技能,又能传授学生能力的教师。在学校的双师称之为校内指导教师;在企业岗位的双师称之为为企业导师。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下,企业导师以景区现场主管为主,一线员工为辅,主要负责学生专业技能指导和职业核心意识培养;校内指导老师以专任教师为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为辅,他们与企业导师密切配合,做好学生在读期间的专业课程教学、情感联络与职业心态的调试。“双能”要求“双师”在指导学生时除了具备技能培养的能力,还必须拥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具体来讲“双师”须参加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所启动职业核心能力测试认证项目(简称CVCC)的培训,取得师资资格,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意识,促进职场情商和智商同步增长。“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学校的共投共建。一是要达成一致,共同研讨并确定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及其细节,并为校企师资轮岗互换打通渠道,建立平台。让校内指导老师通过参与光大公司组织的晨会、晚会、专题会议、企业文化活动,或直接顶岗员工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触企业。二是宏观调度,培养计划落实过程中,现有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制度、秩序将受到各种冲击,此时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协作,发挥团队智慧,促成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缓解和化解各种冲突,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资源支持,主要指人、财、物等方面。校企高层管理者需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并统一全体成员思想,要求他们全力配合计划的实施,避免断层;确定培养期师资建设、教材研发、课程开发、实训指导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相关费用的分摊比例,企业投入应占主要部分,学校应自筹或争取相关财政支持。

(二)“体验式•参与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突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解决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并循序渐进的模式。以“体验式•参与式”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依照职业岗位情境认知———现场“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全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的培养路径,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实现职业意识的提高,为今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做好铺垫。1.职业岗位情境认知这是学生初步了解旅游行业及职业的必要环节。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带领他们完成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半日游、岳阳一日游和景区岗位认知这两个“体验式•参与式”的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师生共同策划,设计线路和导游词,并通过老生或优秀毕业生担任导游,新生担任游客,让新生感受旅游行业与旅游职业,并要求新生在此环节中仔细观察导游的工作流程和仪表仪态。第二个环节安排新生到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景区的售票、检票、讲解、导购等各个岗位进行为期5天的轮岗体验。要求学生了解各个岗位环境和基本掌握景区岗位的工作流程,并完成《岗位情境认知登记表》、《景区岗位体验评估表》的填写。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老师将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新生此环节的客观评价,并指出需要改进的部分。2“.体验式•参与式”现场教学由于职业认知环节时间短,较为零散,且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难以使学生对行业与职业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还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取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组成拍档,共同承担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企业导师主要负责技能方面的授课,引入与职业意识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旅游。最重要的是将学生带入景区,展开现场模块教学,充分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顾客心理分析,促使学生逐步学会换位思考,并用恰当的语言服务顾客和处理突发事件。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所学的知识点,更要理解措施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的领会技能背后蕴藏的“游客至上”“快乐服务”的职业理念。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教学整体框架的设计和理论部分教学,并在企业导师授课时旁听,以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授课能力。3.景区全真实训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将学生带入景区展开全真实训,完成校内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实训。例如,利用春游和秋游两个旺季,组织班级轮流开展景区接待服务实践活动周活动。在景区现场主管和校内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将班上几十名同学分成讲解、导游、检票、售票等若干小组,并设定组长、助理等职务,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共同完成接待任务。整个接待活动因需要各组成员的相互沟通,彼此帮助,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将会得到提高,并学会忍让和包容。例如,主、副团带团时讲解的景点分配,秩序维持与安全引导,游览线路的执行与细节调整等都需双方提前协商。但不少学生因为年龄小,又是独生子女,阅历少见识浅,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因此在完成以自我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凡事都需要与人多沟通,工作节奏紧张到连饭都顾不上吃的转变时,会有许多学生表现出排斥、放弃、消极等不良情绪。此时便需要辅导员与当天授课的任课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适并予以引导与鼓励。企业员工也可与学生分享作为一线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帮助学生舒缓不良情绪,激励学生发扬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职业精神,为他们走出校园适应职场打下基础。此外,5S现场管理理念的运用,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4.职业技能大赛校企一体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增强企业忠诚度和职业自豪感的有利措施。例如,开展“光大杯”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导游风采大赛,企业冠名,注入运作经费,提供相应兼职和就业岗位作为奖励,系部师生组织、参与和实施。技能大赛将进一步加强校企一体化,密切校企关系。5.顶岗实习基于前阶段的铺垫,学生此时进入光大公司顶岗实习,完成从社会人到职业人,从消费者到服务者角色转换比直接进入企业快且适岗性更强。顶岗实习期企业应指定专人担任实习管理老师,校内指导老师应不定期走访在企业工作的学生,经常与他们开展谈心,并搜集实习期的问题,将集中性的问题帮助他们向企业及时反馈,并和实习管理老师一起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终身学习目标,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后的留任率。

(三)校本实训教材开发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校企一体共同研发融入了职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的校本实训教材,这将有利于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的需求保持一致。教材实训环节职业意识评价标准采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教材中图片采用景区的现场场景,增强真实感;将工作过程中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制作成素材库、题库;将企业管理制度、规定编入到教材,使日常授课有章可依。

四、研究成果及启示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和职业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积淀的结果,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全程化与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过程需要得到学校、旅游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等多方的支持,实现“以企养教,以教促企”,形成学校与企业积极构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体系,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长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增强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认同感,缩短毕业时融入企业和社会的不适应感,从而使学生的价值观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使所培养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为旅游行业欢迎的人才。

作者:郭静 皮晖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旅游航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