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儿童构建书香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儿童构建书香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习语文,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儿童早期阅读发展不充分,后天更难弥补,故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儿童构建一种书香文化,让他们乐读,善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提供精神食粮,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 书香文化 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且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笔者认为,正是读的缺乏,导致许多人精神世界的匮乏。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而阅读是获取知识、集信息、取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

所谓的“书香文化”可以理解为与书交友,与文交友的文化。它不仅是学生之间,也是老师之间的,更是师生两代人之间通过交流的一种文化。其中的“香”的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领略书中精美的文化元素,包括高尚的思想情感和普通的生活哲理;二是通过阅读,要营造一种文明健康、优雅高尚的氛围;三是要构建起自身欣赏美、创造美,愉快阅读的心灵殿堂。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要舍得花费较多精力去为学生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让他们乐读、善读,从而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其大概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一、“扩时空”――造书景

日前,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公布一组调查数据表明,时下孩子最想要的“三大权利”是:玩、睡觉、自由阅读。青少年问题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们对“三大权利”的要求都指向同一问题:学习压力大、自主空间少。孩子只有在“我想学”的主动学习情绪下,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否则,只能算是“无效学习时间”。我想阅读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那课外阅读也只是留于形式,同样可算是“无效阅读”。

所谓阅读的“扩时空”,是指让学生学会各种有别于课本学习的快速阅读方法,有宽裕的时间阅读,除了有一半固定的阅读篇目外,还要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余地。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变得轻松宽裕。针对如今学生所面对的无奈:每天要上课,在学校,一节接着一节的课,课后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回到家,等家庭作业完成时已是华灯初上等困境。每周我抽出两个中午,各安排半个小时作为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每人自带一本书,在教室中进行阅读,学生可以读自己带来的书,也可以与同学交换着读。此外,每周还有一节课,让他们走进图书室,到浩瀚的书海中去遨游。每到这段时间,校园内书香四溢。除在校园内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读书外,平时,我还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尽量减少无意义的机械抄写,作业尽量安排在学校完成,以保证学生在家中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读书环境。

二、“大朋友”――传书旨

吕叔湘先生在回忆自己学习过程时,说自己所得,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籍时,不仅推荐名著,也推荐他们乐于接受的童话、小说、漫画书等。然而,课外阅读如何保证?我们就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与学生家长沟通,说明家长做孩子的“大朋友”,与孩子一起来阅读、一起探讨,还可以邀请读得好的家长到班级乃至全校师生面前来谈读书心得。这样,既营造了家庭的读书氛围,使书香由校园向家庭延伸,又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和家长自主探讨、张扬个性的快乐过程。

三、“侃大山”――激书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学生的兴趣流向与之自我需求达成一致时,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而“侃大山”这一形式充分地体现了这点。

“侃大山”是深受我班学生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我在每周两堂课文课结束前都要抽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来“吹牛”。当然,这种“牛”不是胡乱调侃的,必须得围绕一定的话题有序展开。每到这个时间段,主侃的学生将结合自己阅读的内容,侃侃而谈。或简介内容,或谈阅读感受,既生动精彩,又要点到为止。往往是“吹”者陶醉其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听”者欲罢不能,求知欲油然而生。此时,阅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求,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如在一次练习中就“项羽系‘五虎上将之首’,为何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展开讨论,一些喜爱《三国演义》的男生有了用武之地,七嘴八舌,所答的问题质量很高,其原因就是“侃大山”传播了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又提高了阅读质量。

四、“动手做”――悟书道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弱,如科学实验中,不会划火柴。事实上,小学生是最好动的,也是最有活动潜力的,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和动手活动结合,以领悟阅读的内容。如阅读了科普读物后,要求学生根据介绍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在这个交流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阅读的领悟程度。又如,学生在阅读了一些孝敬长辈的书籍后,在家中尝试着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不同角度的领悟。

五、“学会玩”――找书香

“玩是儿童的天性。”学生都喜爱玩,会玩的学生,即使玩也是在无声地“阅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方式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每年的春秋游是学生在玩中阅读的最佳时机。学生徜徉在花草间,流连于山水中,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将眼前的美景与课上学到的知识、书本中讲到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此时,对文本中作者的描写会有更深的体会。对作者的选材、遣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法也会有更深的理解。此外,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风俗、地理;参观科技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这些有组织的“玩”都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使学生来更好地了解社会这本“大教科书”。

六、“明主题”――化书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面对众多的图书,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穿行的小学生应该做如何选择?其实阅读和写文章一样,要有个主题,明确了主题,才能分详略、定层次,循序渐进。如果不明确目标,则会有迷失之虞。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很鲜明,教师每学期可以根据其中的两到三个内容,设计相关主题的阅读方案。

如苏教版的许多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动物世界、环保、战争与和平等相关专题,教师可在开学初就根据教材做出相应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余自行选择阅读书籍,教师在合适的时候举行主题读书的报告会。如在学课文《人类的老师》之前,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还有哪些是人类的老师?”没想到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原来学生得益于“动物世界”这一主题阅读,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找到了许多相关的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对答如流,既增加了自信心,也享受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喜悦。可见,有了鲜明主题内容的阅读,就能使“书香”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阅读与探究有机结合。

以上仅是关于构建“书香文化”的小小做法。如今阅读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也被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们坚信:为儿童构建一种书香文化,定能使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他们的生活内容,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