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对完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和改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技能

自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后,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技能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差距也越大。在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的现象[1]。

一、国内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任务驱动式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共有两种方式:其一、在学习某个单元前,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任务。教师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后进行总结,并评价,讲解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同时锻炼其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每学习完一个单元知识,教师将布置一个任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能够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等。各章节单元的任务相互关联、逐渐深入,实现了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标准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学生能力评价、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开发与行业需求相适合的高技能IT人才能力标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中,对照能力标准进行培养。

(3)“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工结合”模式也可以称为“校企合作”,是学校教学与学生到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会带着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工作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返回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学工结合的基础上再进行毕业学年的顶岗实习,便会得心应手。

二、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问题解决能力差。工作后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未涉及的问题需要自学后解决。尽管各种不同模式均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实现起来有些困难,以后还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的比重较低。高职学生进入职场的优势应体现在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为企业节省培训开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是判断学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3.就业率逐年下降。避免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发生,学校在设定专业和专业课程时应进行调研,让学生的专业课知识满足企业需求。学校不应盲目开设计算机专业,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专业。

4.职业能力偏低。经过调查,一些企事业单位反映,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工作不够认真,缺少团队精神。作为院校,一方面要传播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

5.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合作越来越被重视,但许多地方还停留在表面,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企业派骨干到学校进行教授,带来最新的知识,让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生产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因此本文认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更适应当下市场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其中包含两条内涵:(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要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需要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此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2)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有办学特色,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既能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合格技术人才,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制定培养目标

既然以就业为导向,为确保就业率,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到企事业单位走访,了解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及数量。对当前各高校的专业、课程也要进行了解,对各类人才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预测,为学校制定培养目标提供数据支撑,使其更加合理科学。

(2)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专业设置方面还没有凸显“实践”的特点,特别作为计算机专业,操作性特别强,发展迅速,在院校设置专业时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专业设置要考虑企业的需求,与合作单位进行洽谈,调查目前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有计划的进行培养。还有一些其他的诸如全球经济情况、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等因素需要考量。

(3)课程方案的制定

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出社会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所学知识要具有实用性、职业性。随时引入社会急需的相关专业课程,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整个课程建设要体系完整,与社会接轨并要考虑到学校的自身条件和特点。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辅修课程,积极组织学校重点课程建设,多出一些精品课程、特色课程。

(4)教材的编订

教材是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作为施教主体的高职院校,其使命则在于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高职院校的教材编订应结合各自专业的特色、学生的特点,依据课程方案进行编写或订购。可直接引用经过论证的职业技能鉴定中比较成熟的考试大纲、考试教材,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修订、编制,与企业接轨,做到教材内容实用。

(5)“双师”队伍的培养

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保障,“双师型”教师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3]。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技能和应用能力,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是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核心。

(6)教学方法

高职人才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7)资格证书

在高职教学中要坚持以职业为本位,可以鼓励学生考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对将来就业提供帮助。学校可以以考取某些重要基础的资格证书作为考试内容,加大学生对职业资格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献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9,(1):56-58

[2]武|.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梁传金. 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职业, 2011,(9):72-73

作者简介:

徐强强,男,1981.01,就职于宁夏教育考试院,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研究,研究生学历,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