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柳市:中国电器之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柳市:中国电器之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柳市镇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乐清湾之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全镇区域面积49.88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6个社区,共有户籍人口11万,外来人口约17万。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5.57亿元,财政总收入17.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28元。改革开放以来,柳市镇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为起点,较早地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路子,被誉为“柳市现象”和“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三张金名片,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唯一乡镇先进集体,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经济强镇”、“中国百强名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镇”、“中国最具发展优势城镇”,综合实力连续十六年位居温州市第一位。近年来,柳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乐清城市南翼和柳象片区中心的定位,以“拓空间拉框架,抓投入促转型,重民生保稳定,强党建夯基础”为主线。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进,旧城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并重,民生实事与社会和谐并举,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拓空间拉框架,打造可持续

发展新平台

拉伸城市道路框架,突出交通轴线集聚。积极实施“六纵八横”和“南北拉开、东西推进”的城市建设战略、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建设了柳江路、溪桥路、柳翁路、柳青路、中心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并重点提升沿新104国道线的产业集聚带,形成了生产主导的发展主轴;贯通中心大道、棚J江路和外环线,形成了城市拓展、有机更新服务业态的带动轴;提升柳青路、柳黄路、柳翁路等城市主干道的商贸流通功能,形成了商贸人气、和生活服务新区块的呈现。

加快制造业北聚南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按照“北工南居”的格局,加快引导制造业向城镇北部的工业功能区集中集聚,改变以往过于分散和居住工业商贸混杂局面。努力形成“北聚南退、特色鲜明、功能清晰、联动发展”,新光工业区(一、二期)、沿国道总部经济带、湖头工业区(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为核心区块集聚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已完成的新光工业园区一期,建设面积920亩,入园企业86家,已入园生产企业72家,年产值达到80亿元。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按照“整洁、畅通、有序、美化、亮化”的基本要求,全面开展了“城市管理年”活动。对市民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重点开展市容市貌、环境整治、道路交通、河道整治等四项专项治理行动,对主次干道进行文化上墙和绿化带改造,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强镇扩权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总投资达400多万元的柳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11家窗口单位和65项办事事项进驻,全程实行一站式办公,为柳市及周边乡镇人民群众的各项行政审批、证照办理等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

抓投入促转型,实现经济

发展新跨越

实施项目带动,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近年来,柳市镇立足自身电气产业的实际,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浙江省工业电气产业集群示范区”为目标,加大项目投入,着力推进新光工业园区二期、沿国道总部经济带、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强化该“一区、一带、一基地”的产业集聚带动作用。2009年全镇新增工业性投入6.5亿元,2010-2011年还将大力推进22个建设资金达36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努力提升柳市的竞争力,以进一步确定柳市在片区的经济中心地位。

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2009年,全镇共创建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乐清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比重已达到20%以上。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全镇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成为温州市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镇,被浙江省工商局评为“浙江省品牌强镇”称号。2009年,兴乐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凭借质量与品牌的“绿卡”,在金融危机重压下依然赢得了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青睐,取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准人证。推进研发力量和外部优势技术资源整合。鼓励企业在部分关键领域与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乐清办事处、中科院电工所等科研院所联合研发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加大扶持引导,推进转型升级能力。扶优扶强。引导和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成为支持和带动行业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到2009年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436家,同比增长23.16%,其中正泰、人民、德力西、天正等企业跻身全国500强,14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85.27%,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核心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培优汰后。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提高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在产业内部形成类型兼备、结构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同时利用节能降耗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先解决了科技成长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快退二进三步伐,淘汰产能落后,资源的依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排忧解难。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柳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了“千名干部进千企、共渡难关促升级”和“双服务”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引导困难企业在危机中实现转型升级,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重民生保稳定,推进社会

事业新发展

加速社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认真抓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二中整体搬迁工作,一小危房改造、八小危房改造项目等进展顺利,协助做好柳市职业技术中学迁扩建前期工作,筹资近7000万元成功收购建桥中学用于五小搬迁。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河道整治、“清洁乡村”和“星级卫生村”创建等活动不断深入,2009年,6个村通过省级环境整治待整治村合格验收,6个村通过温州市环境整治合格村验收。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强镇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普及,全镇农民参合率达94.8%。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健全,全面落实低保、优抚、抚恤等政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全面推开,农村“32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进一步落实。2009年新增村级休闲体育活动中心5处,并顺利通过了省级体育镇复评。

加快平安柳市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柳市”建设,基层创安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反“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2009年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25%、连续实现实有吸毒成瘾人员负增长民间非法金融化解工作,成功化解28起民间非法金融案件,清退金额5400万元,核销非法高利4亿元。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年”活动,突出抓好危化矿山、居住出租房、“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和部位的安全隐患整治,共拆除简易棚屋5万多平方米;对26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三合一”企业进行落实整改。

完善新柳市人保障机制。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构建非公和谐企业”大型活动。通过在党委、人大、政协选举中安排新柳市人名额等措施,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通过制定新柳市人创业优惠鼓励措施,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开展技能培训,丰富新柳市人生活,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把关爱外来、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思想传递到了柳市的每一个角落,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具体行动落实到了柳市的每一个地方,也把新柳市人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在柳市、融合在柳市、发展在柳市,使其真正成为柳市人。